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沙漠玫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沙漠玫瑰
原圖鏈接

沙漠玫瑰(拉丁學名:Adenium obesum.),沙漠玫瑰雖名「玫瑰」[1] ,卻是地地道道的多漿植物,別名天寶花戈壁石,科屬為夾竹桃科沙漠玫瑰屬,喜歡高溫,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不耐蔭蔽,忌水濕,適合生長在富含鈣質、排水通氣良好的土壤中。沙漠玫瑰必須有充裕的陽光配合其生長,它非常的害怕寒冷,到了冬季必須移至到室內過冬,並將植株放到能夠接收到光照的溫暖位置。


簡介

並不是生長在沙漠地區的玫瑰,與玫瑰也沒什麼近緣關係或相像之處。 又名:天寶花夾竹桃科,這是一種夾竹桃科的植物。天寶花屬多肉植物,也稱多漿植物。多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4.5m;樹幹腫脹。單葉互生,集生枝端,倒卵形至橢圓形,長達15cm,全緣,先端鈍而具短尖,肉質,近無柄。喜高溫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酷暑,不耐寒,因原產地接近沙漠且紅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原產地為非洲的肯尼亞坦桑尼亞,花盛開時美麗,常栽培觀賞。多肉灌木小喬木,高達4.5m;樹幹腫脹。單葉互生,集生枝端,倒卵形至橢圓形,長達15cm,全緣,先端鈍而具短尖,肉質,近無柄。花冠漏斗狀,外面有短柔毛,5裂,徑約5cm,外緣紅色至粉紅色,中部色淺,裂片邊緣波狀;頂生傘房花序。
沙漠玫瑰花形似小喇叭,玫瑰紅色,非常艷麗。繖形花序三五成叢,燦爛似錦,四季開花不斷。因原產地接近沙漠且紅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沙漠玫瑰單葉互生,倒卵形,頂端急尖,長8厘米~10厘米,寬2厘米~4厘米,革質,有光澤,腹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著花10多朵,喇叭狀,長6厘米~8厘米;花冠5裂,有玫紅、粉紅、白色及復色等。5月~12月是沙漠玫瑰的花期,花有紅、玫紅、粉紅、白等色。南方溫室栽培較易結實。種子有白色柔毛,可助其飛行散佈。

生長習性

沙漠玫瑰
原圖鏈接  

性喜高溫、乾旱、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喜富含鈣質的、疏鬆透氣的、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不耐蔭蔽,忌澇,忌濃肥和生肥,畏寒冷,生長適溫25-30℃。
夏季可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不必遮陰,充分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但不能積水。冬季需節制澆水,越冬溫度維持在10℃以上,使其落葉休眠。栽培中每年酌情施有機肥2次至3次。
繁殖可在夏季選擇10厘米左右的1年至2年生枝條截取,待切口稍乾後扦插於沙床中,3周至4週即可生根。也可在夏季用高空壓條法繁殖。如果能採集到種子,還可進行播種繁殖。

沙漠玫瑰耐旱[2],原產於東非的乾旱地和近沙漠地,因花色如紅玫瑰,故稱「沙漠玫瑰」。沙漠玫瑰屬於植物界的「蛇蠍美人」,全株均含有毒質,乳汁毒性最強。幼兒或家畜誤食莖葉或乳汁,將造成心跳加快,心律不整心臟疾病,應儘速送醫治。

分佈情況

原產東非至阿拉伯半島南部。原產非洲的肯尼亞、坦桑尼亞,分佈於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北非國家。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引入中國華南地區栽培後,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佈,如:廣東福建廣西內蒙古等。

種植方法

常用扦插、嫁接和壓條繁殖,也可播種。扦插,以夏季最好,選取1-2年生枝條,以頂端枝最好,剪成10厘米長,待切口晾乾後插於沙床,插後約3-4週生根。嫁接,用夾竹桃作砧木,在夏季採用劈接法,成活後植株生長健壯,容易開花。壓條,常在夏季採用高空壓條法,在健壯枝條上切去2/3,先用苔蘚填充後再用塑料薄膜包紮,約25天生根,45天後剪下盆栽。夏季播種,發芽溫度21℃。

主要價值

  • 園林價值

沙漠玫瑰植株矮小,樹形古樸蒼勁,根莖肥大如酒瓶狀。每年4-5月和 9-10月二度開花,鮮紅妍麗,形似喇叭,極為別緻,深愛人們喜愛。南方地栽佈置小庭院,古樸端莊,自然大方。盆栽觀賞,裝飾室內陽台別具一格。

  • 藥用價值

沙漠玫瑰花內服治反胃、痢疾、脫肛、吐血、下血、痄腮、白帶過多等,外敷可治療瘡癤腫
沙漠玫瑰屬於夾竹桃科天寶花屬,具有一定的毒性,其乳汁毒性較強,如誤食沙漠玫瑰,會引起心跳加速、心率不齊。

騰訊視頻


沙漠玫瑰這樣養,不僅分枝多,「肚子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