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安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安港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海安港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徐聞縣境內。海安港務分公司始建於1954年,成立最初取名為海安航管站,後更名為港務站、港務所、港務局、港務分公司。現隸屬於湛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海安碼頭管理,海安至海口航線的貨物、車輛、旅客代理業務。目前,公司擁有員工500多人,分設14個部門。港區占地5萬多平方米,碼頭線1210米,分為客運、車渡、貨運三個作業區,便民服務配套設施完善。全港共有13個碼頭泊位,其中客船泊位2個,車渡泊位9個,貨船泊位2個,最深水位-4.0米,最大靠泊能力為2000噸級。

基本內容

中文名:海安港

貨船泊位:2個

客船泊位:2個

車渡泊位:9個

慨況

海安港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最南端,東含紅坎、排尾角,西嵌三塘角,北吞大水橋溪,南銜瓊州海峽,水面開闊,與海南島隔海相望。天氣睛朗時,登高南眺,碧波萬頃,千帆競發,海口市的景物隱約可見。港灣內舟影桅林,波光海色,相映成趣;濤聲浪語,楫響笛鳴,匯成海韻。港灣東岸,坡丘綿延,綠樹掩映;西岸,新樓林立,旅人熙攘,別有一番景致。古往今來,多少名人從此地渡海過瓊,留下足跡。

簡介

海安港位於雷州半島最南端,東含紅坎、排尾角,西嵌三塘角,北吞大水橋溪,南銜瓊州海峽,水面開闊,與海南島隔海相望。古往今來,多少名人從此地渡海過瓊,留下足跡。

自然條件

海安港距徐聞縣城約10公里,是大陸和海南島的重要交通樞紐。海安港是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港口,也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汽車輪渡港口,是大陸通往海南的重要通道。目前,大多數來自全國各地的貨源從海安港運往海南,而海南的各類產品也源源不斷地從這裡運出。

史記

據《雷州府志》記載,海安原名博漲村。明代以前這一帶有六大村莊,俱屬雷州府徐聞縣之太平鄉所轄,人丁眾多,物產豐饒,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但由於地處邊陲,三面環海,故濱海村莊常遭倭寇襲擾,來往船隻常被海賊截劫,人民生命財產毫無保障。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為防禦海賊、倭寇的竄犯,明朝廷在此建置了守御千戶所城,爾後設立寧海巡檢司。海安則寓「海晏河清」之意,本意為海面平靜、大水河的河水清靜、海疆安寧,故「海安」二字取代了博漲村的稱謂。

為適應陸路運輸的方便,海安鋪設了縱橫三條石道,其中一條直通城內,長達一華里。石道兩側建有諸多商行,以形成所謂「海安街」。商行有金錢行、糖行、秤館、老杉場,達13間之多,另還有海關、秤館。現遺存的碑刻、石雕(卐字紋石柱礎、招牌礎、上馬凳、石秤砣、石湖),都體現了濃厚的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

據《粵海關志》記載,清代海安港是廣東省的七大總口之一,名曰雷廉總口,現有遺存的碑文可證。清朝雍正年間就在此設立海安海關,海安海關是清代海關的分關之一,故址位於現海安村的南端。海關在當時主要是管理輪船,並對其輸出入的貨物徵稅。這樣一來,埠因海興,海因埠旺,這裡呈現出「帆檣蔽海、人貨幅湊,日夜不絕」的繁榮景象。當時,佛山鎮的瓷器,珠三角平原和越南、廣西的大米,潮州、福建的名茶,江浙的絲綢,海南檳榔、沉香、木材和徐聞的土糖、海鹽、南藥都在這裡集散。埠上金錢行、糖行、秤館、老杉場、酒樓、茶行、魚行、米行、肉店、煙店、貨棧碼頭、會館、驛站等等,比比皆是。

重要地位

海安港地處祖國大陸最南端,具有重大的國防意義,擔當起國家安全防範和公眾維穩的重要工作,受到國家領導、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建港以來,迎接了原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軍委主席華國鋒同志,原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同志,現任廣東省副書記、省長黃華華同志等領導蒞臨我港視察指導工作。公司多次被國家交通部、廣東省交通廳評為「先進集體」,下屬客運站被國家交通部授予「2002-2004年度二級文明客運站」。

自然優勢

徐聞海安港地處祖國大陸最南端,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攝氏度,氣候十分宜人,土地非常肥沃。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獨特的物產資源。徐聞盛產熱帶亞熱帶作物,有菠蘿、香蕉、芒果、木瓜、火龍果、良姜、蠶桑、茶葉等名優珍稀產品,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熱帶作物名優基地」。「愚公樓」牌菠蘿和「勇士」牌綠茶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徐聞還是廣東省重要海產品基地,盛產對蝦、珍珠、鮑魚、黃花魚等名貴海產品。礦藏主要有鈦砂礦、石英礦、褐鐵礦、硅藻土礦等。

地緣優勢

徐聞海安港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三面環海,距離湛江市150多公里,距離海口市只有18海里,是大陸通往海南的咽喉之地。徐聞交通四通八達,207國道和粵海鐵路貫穿南北,南部有中國最大的汽車輪渡港口(海安港)和亞洲第二大火車輪渡碼頭(粵海鐵路輪渡碼頭)。海安港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各國航線最短的港口,是對越小額貿易試點口岸。海安新港碼頭也即將興建,2005年,廣湛高速公路將通達徐聞。目前,海路可連通香港、澳門、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各國,乘快船40分鐘過海到海口機場可以飛往國內外各地。

安全管理

公司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把安全責任落實到個人,狠抓安全管理監督。公司特設危險品車場,對危險品進行嚴格監控檢測,並安排專人專船專航班運送。公司定期組織大規模安全演練,制定有效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有力地保障了過海旅客、車輛的生命財產安全。海安港建港55周年以來,實現了「零重大事故」。

優質服務

港口安裝了現代化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對船舶調度、客運售票、車輛計重計費全面實行了電腦自動化操作,為旅客、司機提供更為安全、快捷、優質的服務。目前,往返于海安港與海口航線的船舶最多達50多艘。公司自有船舶9艘,其中金紫荊輪(載客650人,載貨1250噸)和紫荊花輪(載客498人,載貨877噸)為公司目前最豪華的車滾船舶。海安港船舶運力充足,實施「限時配載」、「24×365」小時不間斷運營,為旅客車輛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務。

海安港務分公司在上級領導的熱切關懷和公司領導的科學管理下,發展勢頭強勁,運營創益明顯。2008年,海安港碼頭全年完成貨物總吞吐量1686萬噸,與1998年同期相比約增長了400%;進出港旅客468萬人次,比1998年增長了17%;進出港車輛80萬台次,比1998年增加了24萬台,增長了43%。近年來,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本着「安全運營,服務客戶,回報社會」的宗旨,勇於開拓創新,不斷發展壯大,正走向更美好、更輝煌的未來。[1]

參考文獻

  1. 海安搜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