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螵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螵蛸,中藥名,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的乾燥內殼。其多分布於浙江、福建、山東等地。具有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濕斂瘡之功效。常用於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胃痛吞酸等症狀。 [1]

性味歸經

【性味】咸、澀,溫。

【歸經】歸脾經、腎經。

用法用量

1.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2.5~9g。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3.內服:煎湯,10-30g;研末,1.5-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或吹耳、鼻。

禁/宜人群

陰虛多熱者不宜多服;久服易致便秘,可適當配潤腸藥同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砸成小塊。

地理分布

1.我國分布於南北沿海,以浙江、福建產量最大。

2.我國分布於北方沿海,山東南部沿海產量較大。

3.我國分布於浙江舟山群島以北沿海。

4.我國分布於東南沿海。

5.分布於台灣、福建、廣東等沿海。

6.分布於福建南部及廣東沿海。

延伸知識

海螵蛸烏賊亦稱墨魚、墨斗魚,烏賊目(Sepioidea)海產頭足類軟體動物, 烏賊與章魚和槍烏賊近緣。現代的烏賊出現於2,100萬年前的中新世,祖先為箭石類。特徵為有一厚的石灰質內殼(烏賊骨、墨魚骨或海螵蛸,可入藥)。烏賊約有350種,體長2.5~90公分(1~35吋),最大大王烏賊體長逾20米。烏賊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沿岸淺水中,冬季常遷至較深海域。常見的烏賊在春、夏季繁殖,約產100~300粒卵。

烏賊的身體像個橡皮袋子,烏賊有一船形石灰質的硬鞘,內部器官包裹在袋內。在身體的兩側有肉鰭,體軀橢圓形,共有10條腕,有8條短腕,還有兩條長觸腕以供捕食用,頸短,頭部與軀幹相連,有二腕延伸為細長的觸手,用來游泳和保持身體平衡。頭較短,兩側有發達的眼。頭頂長口,口腔內有角質顎,能撕咬食物。烏賊的足生在頭頂,所以又稱頭足類。頭頂的10條足中有八條較短,內側密生吸盤,稱為腕;另有兩條較長、活動自如的足,能縮回到兩個囊內,稱為觸腕,只有前端內側有吸盤。烏賊主要吃甲殼烏賊類、小魚或其他軟體動物,主要敵害是大型水生動物。它是頭足類中最為傑出的放煙幕專家。在遇到敵害時,會噴出煙幕,然後逃生。

採收和儲藏

於4-8月間,將漂浮在海邊或積于海灘上的烏賊骨撈起,剔除雜質,以淡水漂洗後曬乾;或在5月左右待成群烏賊游到海島附近產卵時,大量撈捕,除去軟體部分,將烏賊骨收集後,洗淨,曬乾。

形態特徵

無針烏鰂的內殼呈長橢圓形而扁平,邊緣薄,中間厚,長9~14厘米,寬約2.5~3.5厘米,中部厚約1.2~1.5厘米,腹面白色,有水波狀紋,自尾端至中央最厚處,占全長的1/2或1/2強。背面磁白色而略帶暗紅色,有不明顯的細小疣狀突起,中央有1條明顯的隆起,表面有一層硬脆皮膜,角質緣呈半透明狀。末端無骨針。

體輕,質鬆脆,易折斷,斷面有明顯的微向背面彎曲的平行層紋。除背部硬膜外,其它部分可擦下細粉。氣微腥,味微咸。

金烏鰂的內殼呈長橢圓形而扁平,中間厚,邊緣薄,長13~20厘米,寬5~7厘米,中部厚0.7~1.5厘米。腹面潔白,有水波狀紋,自尾端至最厚處約占全長的5/6~4/5。背面磁白色,微帶淡紅色,密布小疙瘩狀的突起,中央有1條較明顯的隆起。末端有1骨針。以上藥材均以身干、體大、色白、完整者為佳。

化學成分

海螵蛸含碳酸鈣80~85%,殼角質6~7%,粘液質10~15%,並含少量氯化鈉、磷酸鈣、鎂鹽等。

1.無針烏賊,內殼含碳酸鈣85%以上,其煅品含量增大,還含殼角質6%-7%,粘液質10%-15%,少量磷酸鈣、氯化鈉及鎂、鉀、鋅、銅、鋁等10多種無機元素。此外,內殼中含蛋氨酸、天冬氨酸、穀氨酸等17種氨基酸。

2.金烏賊,內殼含碳酸鈣85%以上,其煅品含量增大,還含殼角質6%-7%,粘液質10%-15%,少量磷酸鈣、氯化鈉及鎂、鉀、鋅、銅、鐵、錳、鋁等10多種無機元素。此外,內殼中含蛋氨酸、天冬氨酸、穀氨酸等17種氨基酸。

3.針烏賊,內殼含碳酸鈣80%-85%,甲殼質6%-7%,並含少量磷酸鈣、氯化鈉及鎂鹽等。

藥理作用

海螵蛸1.烏賊骨中所含的碳酸鈣,可作止酸劑。新鮮烏賊中所含5-羥色胺及另一種物質,可能是一種多肽類(腦、腮、心含量較多)。人食烏賊中毒可能即此物質引起腸運動的失調所致

2.抗輻射作用:對海螵蛸水煎液的抗輻射作用進行了室驗研究,以鈷-60為輻射源,劑量率158.5一172轉/分鐘,照射劑量為700轉,小鼠為625轉,結果海螵蛸對照時動物30天存活率明顯提高,對血中5-羥色胺的含量也顯示有益的作用,而對血小板數量和骨髓DNA含量均無明顯改善。

3.促進骨缺損修復作用:在家兔雙側橈骨中1/3處用手鋸造成1cm全缺損,分別植進高壓消毒的陳年海螵蛸、新鮮海螵蛸,不植任何物體和植自體骨進行比較。術後2周、4周攝X線片檢查,8周時宰殺,標本剝除軟組織後攝片並做病理切片檢查。發現海螵蛸有明顯的促進骨缺損修復作用,其中陳年海螵蛸的這種作用更為明顯。

功能主治

[2] 除濕,制酸,止血,斂瘡。治胃痛吞酸,吐、衄、嘔血,便血,崩漏帶下,血枯經閉,腹痛症瘕,虛瘧瀉痢,陰蝕爛瘡。收斂止血,澀精止帶,用於胃痛吞酸,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潰瘍病。外治損傷出血,瘡多膿汁。

①《本經 》:主女子漏下赤白經汁,血閉,陰蝕腫痛,寒熱症瘕,無子。

②《別錄 》:驚氣入腹,腹痛環臍,陰中寒腫(一作丈夫陰中腫痛》),又止瘡多膿汁不燥。

③《藥性論 》:止婦人漏血,主耳聾。

④《唐本草 》:療人目中翳。

⑤《食療本草》:主小兒大人下痢,炙令黃,去皮細研成粉,粥中調服之。

⑥《本草拾遺》:主婦人血瘕,殺小蟲。

⑦《日華子本草》:療血崩。

⑧《綱目》:主女子血枯病,傷肝,唾血下血,治瘧消癭。

研末敷小兒疳瘡,痘瘡臭爛,丈夫陰瘡,湯火傷,跌傷出血。

燒存性,同雞子黃塗小兒重舌、鵝口,同蒲黃末敷舌腫血出如泉,同銀硃吹鼻治喉痹,同麝香吹耳治聤耳有膿及耳聾。

⑨《要藥分劑》:通經絡,去寒濕。

⑩《現代實用中藥》:為制酸藥,對胃酸過多、胃潰瘍有效。

藥材選方

①治胃痛,吐酸:一海螵蛸五錢,貝母、甘草各二錢,瓦楞子三錢。共研細末。每次服二錢。二海螵蛸一兩(研末),阿膠三錢。共炒,再研末。每次服一錢,每日三次。(《山東中草藥手冊》)

②治胃出血:海螵蛸五錢,白芨六錢。共研細末。每次服一錢五分,日服三次。(《山東中草藥手冊》)

③治吐血及鼻衄不止:烏賊骨,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二錢。(《聖惠方》)

④治鼻血不止:烏賊魚骨、槐花等分。舉生半炒,為末吹鼻。(《世醫得效方》)

⑤治積年腸風下血,面色萎黃,下部腫疼,或如鼠你,或如雞冠,常似蟲咬,痛癢不息:綠礬二兩(燒令赤),烏賊魚骨一兩(炙令微黃),釜底墨一兩。搗羅為末,用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煎赤糙米湯下三十丸。(《聖惠方》)

⑥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一錢。生地黃汁調服。(《經驗方》)

⑦治婦人漏下不止:烏賊骨、當歸各二兩,鹿茸、阿膠各三兩,蒲黃一兩。上五味治下篩。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服。(《千金方》)

⑧治婦人久辦白帶下:烏賊骨一兩(燒灰),白礬三兩(燒汁盡),釜底墨二兩。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聖惠方》)

⑨治跌破出血:烏賊魚骨末敷之。(《仁齋直指方》)

⑩治各種外傷出血:骨粉、海螵蛸、蒲黃炭各等分。研細末,過150目篩,混合即得。撒於創面,稍加壓即可凝固止血。(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⑾治外傷出血:海螵蛸、煅豬皮、人中白各一兩,石灰一兩半。共研細粉。消毒,撒於創面處,包紮即可。(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⑿治血枯:四烏鰂骨、一蔖茹。二物併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素問》)

⒀治哮喘:海螵蛸,焙乾研成細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錢五分,溫開水送服。(徐州《單方驗方新醫療法選編》)

⒁治諸疳瘡:海螵蛸三分,白及三分,輕粉一分。為末。先用漿水洗,拭乾貼。(《小兒藥證直訣》白粉散)

⒂治癧瘍:三年醋磨烏賊骨,先布摩肉赤,敷之。(《千金方》)

⒃治小兒臍瘡出膿及血:海螵蛸、胭脂,為末,油調搽之。(《聖惠方》)

⒄治頭上生瘡:海螵蛸、白膠香各二錢,輕粉五分。為末。先以油潤淨乃搽末。(《衛生易簡方》)

⒅治耳底出膿:海螵蛸半錢,麝香一字。為末。以綿杖繳淨,吹入耳中。(《澹寮方》)

⒆治陰囊濕癢:烏賊骨、蒲黃、撲之。(《醫宗三法》)

⒇治目中一切浮翳:烏賊魚骨,細研和蜜點之。(《食療本草》)

(21)治疳眼:烏賊魚骨、牡蠣等分。為末,糊丸如皂子大。每服用豬子肝一具,藥一丸,清米泔內煮,肝熟為度,和肝食,用煮肝泔水下三兩服。(《經驗方》)

(22)治下肢潰瘍:海螵蛸六兩,制甘石一兩,赤石脂二兩,熟石膏三兩。研細末,瓶貯備用,如瘡口局部肌肉烏紫者,取上藥百分之八十,加入肉桂粉百分之二十。將藥末撒於瘡口以不見肉為度,每早、晚各換藥一次,外貼適當軟膏。

第二次換藥時,創口不宜用水洗滌,用消毒棉球揩去陳藥,或用油料將陳藥塗濕後擦去。(《浙江中醫》(11):5,1965)

鑑別方法

性狀鑑別

(1)無針烏賊,內殼長橢圓形而扁平,邊緣薄,中間厚,長9-14cm,寬2.5-3.5cm,厚1.2-1.5cm。背面有磁白色脊狀隆起,兩側略顯微紅色,隱約見細小疣點狀突起,形成近平行半環狀紋理;腹面白色,尾端到中部有細密波狀橫層紋;角質緣半透明,尾部較寬平,無骨針。體輕,質松,易折斷,斷麵粉質,顯疏鬆層紋。氣微腥,味微咸。

(2)金烏賊,內殼較前者大,長13-23cm,寬約至6.5cm,最厚部分位於前半部,厚0.8-1.2cm。背面疣點明顯,略作層狀排列;腹面波狀橫層紋,占全體大部分,中間有有縱向淺槽;尾部角質緣漸寬,向腹面翹起,末端有一個骨針,多已斷落。

(3)針烏賊,內殼細長,雄性內殼長度為寬度的6倍,雌性內殼長度為寬度的4倍,內殼後端骨針尖銳突出。

(4)白斑烏賊,內殼厚大,長橢圓形。長約為寬的2.5倍,背面隆起,有粗大顆粒,腹面前凸後凹。後端具粗骨針,橫紋面中央有一條淺溝。

(5)虎斑烏賊,內殼與白斑烏賊相似。

(6)擬目烏賊,內殼與金烏賊相似,但橫紋面較短。

理化鑑別

(1)粉末滴加稀鹽酸,產生氣泡。

(2)取本品粉末10g,以濾紙紗布雙層包好,置於索氏提取器內,以石油醚150ml回流提取至無色,取提取液回收至干,殘渣以CHCL32ml溶解,得供試液I。取石油醚提取過的殘渣,置50ml圓底燒杯中,以水30ml煎煮2h,過濾,取濾液部分,得供度液Ⅱ。

① 取供試液I1ml於試管中,沿壁緩慢加入濃H2SO41ml,靜置10min,CHCL3層呈黃色,並有天藍色熒光,中層橙黃色環。(Salkowski反應)

② 取供試液Ⅱ1ml於試管內,加入等量的茚三酮試劑,水浴加熱10min,顯淡紫色。(氨基酸反應)。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類白色。顯微鏡下可見不規則透明薄片,有的具細條紋;另有不規則碎塊,表面顯網狀或點太紋理。

臨床應用

①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以烏賊骨為主,配合其他藥物內服,對潰瘍病及其引起的出血、穿孔,均有較好療效。一烏賊骨粉85%,浙貝母粉15%,混合。每服2~5克,每日3次飯前服。或於上述散劑中再加入大黃10%,以糾正烏賊骨易引起便秘的副作用。亦可用烏賊骨30克炒黃,配伍半夏3克研末混合。用法同上。用於潰瘍病有制酸、止血、止痛等作用。一般服藥後3~5日即開始生效,食慾轉佳,吞酸及上腹部疼痛減輕或消失,大便恢復為黃色。多數患者經1~3個月治療後症狀、體徵均消失或顯著改善,X線複查壁龕消失或有進步。

二烏賊骨粉與白芨粉等量混合,每日3~4次,每次3~5克,溫開水調服。用於潰瘍病出血,據數十例觀察,一般在3~7日內,即收到止血效果:嘔血停止,便色恢復正常,大便潛血試驗陰轉。曾試用於門靜脈高壓合併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食道憩室合併出血、傷寒腸出血等個別病例,亦均取得一定效果。三烏賊骨、白芨粉各1錢5分、氫氧化鋁凝膠25毫升。混合攪拌後用冷開水1次送服,每日3~4次。同時配合胃腸減壓、抗菌消炎、禁食等措施,用以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31例,結果治癒29例,好轉1例(原有大量腹水合併穿孔),死亡1例(女性,年老,飽食後穿孔,入院遲,觀察期間發生休克,又作修補術,術後死亡)。經上述治療,除個別用針灸止痛外,一般不需用麻醉止痛劑。疼痛多在治療後3~5小時明顯減輕,24~48小時消失,平均住院日數6~7天。治癒病例未發生膈下及腹腔殘餘膿腫以及其它併發症1輕度腸粘連者僅1例;無復發穿孔者。

上列三藥混合後有很高的粘稠性,在胃內形成膠狀膜,能幫助閉孔和保護胃粘膜,使胃內酸性液體得到中和,停止外溢,為大網膜等覆蓋穿孔創造有利條件;即使胃內容外溢,化學性刺激引起的劇痛也可減輕。但本療法有其一定適應症,不能完全代替潰瘍穿孔的早期手術治療(參見白及條)。

凡遇有下列情況之一均應及早考慮手術:潰瘍穿孔診斷不夠肯定者;用本療法後病情有惡化傾向者;術前鋇餐診斷為胃癌、潰瘍惡性變或疑有癌性穿孔者;穿孔前有暴飲暴食,穿孔後腹脹、腹膜炎嚴重,腹腔有大量積液,估計穿孔大而難以閉孔者;入院時有嚴重休克,經抗休克治療無效者。

②治療瘧疾用烏賊骨粉1錢,白酒或黃酒10毫升,混合後1次服完。一般只須1次,至多3次即能奏效。初步觀察45例,治療後症狀消失者39例;血檢23人,鏡檢陰性者20人。經7~10個月複查,復發率為9.09%。

③治療哮喘用烏賊骨1斤焙乾研粉,砂糖2斤,混合。成人每次5~8錢,兒童酌減,日服三次。一般用藥2周見效。治療8例慢性哮喘患者,病史3~27年不等,均曾經中西藥多次治療而無效。服此藥後7例得到控制,經多次氣候變化均未復發;1例好轉,症狀減輕。

④治療下肢潰瘍潰瘍面經用高錳酸鉀溶液洗淨後,撒上烏賊骨粉,紗布覆蓋固定。每隔2~3日換藥一次。12例用藥後創面滲出液減少,肉芽生長,最後結痂而愈。

⑤用於拔牙及鼻部手術止血以烏賊骨粉與澱粉製成膠性海綿,用於拔牙後止血,分別經50例和233例的觀察,一般在1~3分鐘即可止血。較之澱粉海綿及明膠海綿止血的效果快、可靠,再次出血機會少,且對組織無異體刺激,易被組織溶解吸收。對創口癒合亦無影響,在24~48小時後,創口內的海綿全被吸收,未見其它不良反應。對創口較大和急性期拔牙的止血效果亦佳,且再次出血機會少,有促進炎症迅速吸收和加快傷口癒合的作用。烏賊骨止血海綿用於鼻部手術止血,效果亦佳。據100例(包括鼻下甲部分切除術、息肉刮除術、上頜竇根治術、篩竇開放術、鼻衄)觀察,除5例術後滲血、1例擤鼻後繼發出血外,均稱滿意。海綿填塞後聽其自溶,不宜取出或沖洗。術後傷口粘膜光滑,多無夾膜生成,炎症反應亦輕微。

名家論點

1、《綱目》:烏鰂骨,厥陰血分藥也,其味咸而走血也,故血枯、血瘕、經閉、崩帶、下痢、疳疾,厥陰本病也;寒熱瘧疾、聾、癭、少腹痛、陰痛,厥陰經病也;目翳、流淚,厥陰竅病也;厥陰屬肝,肝主血,故諸血病皆治之。按《素問》云: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討時前後血,病名曰血枯,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或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治之以四烏鰂骨一蔖茹,所以利腸中及肝傷也。觀此,則其入厥陰血分無疑矣。

2、《本草經疏》:烏賊魚骨,味咸,氣微溫無毒,入足厥陰、少陰經。厥陰為藏血之髒,女人以血為主,虛則漏下赤白,或經汁血閉,寒熱症瘕;少陰為藏精之髒,主隱曲之地,虛而有濕,則陰蝕腫痛,虛而寒客之則陰中寒腫;男子腎虛,則精竭無子,女子肝傷,則血枯無孕;咸溫入肝腎,通血脈而祛寒濕,則諸證除,精血足,令人有子也。其主驚氣入腹,腹痛環臍者,蓋肝屬木主驚,驚人肝膽,則營氣不和,故腹痛環臍也。入肝膽,舒營氣,故亦主之。溫而燥濕,故又主瘡多膿汁也。

3、《本草蒙筌》:醫科切要藥。主女子漏下赤白,經汁血閉,陰蝕腫痛;治婦人寒熱症瘕,驚氣入臍,環腹疼痛。去目睛浮翳,收瘡口腐膿。

4、《本草乘雅》:背骨奇而無枝節,名曰螵蛸,形相似耳。上表堅薄如介,裹理輕而通,蓋維持者督,闔辟者任也。其口以腹,則其息以始矣。吸波饌墨以自衛者,此即藏精起亟,陽以陰為用,衛轉營為衛耳。主女子赤白漏下經汁者,辟者闔之也。血閉陰蝕腫痛,寒熱症瘕無子者,闔者辟之也。別錄諸家,用治男子驚癇、閡瘧、吐衄、熱中、瘡膿、痘疹。內經用治血枯,得之少年時,有所大脫血,或醉以入房,致中氣竭,肝血傷,月事衰少,不以時至者,當病胸肋支滿,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曰血枯。佐以蘆茹,和以雀卵,飲以鮑魚汁,所以利腸中,及益肝血也,悉屬營任之變眚,故相宜耳。月事衰少,在女子即月事不以時下,在男子即精氣不以時溢瀉矣。

基本出處

1.《雷公炮炙論》:凡使(烏賊魚骨),勿用沙魚骨,緣真相似,只是上文橫,不入藥中用。

2.《本草圖經》:烏賊魚,今近海州郡皆有之。形若革囊,口在腹下,八足聚生口傍,只一骨,厚三、四分,似小舟,輕虛而白;又有兩須如勞,可以自纜,故別名纜魚。其肉食之益人。

3.《綱目》:殲烏測,無鱗有須,黑皮白肉,大者如蒲扇,背骨名海螵蛸,形似樗?子而長,兩頭尖,色白,脆如通草,重重有紋。

相關營養

知識介紹

海螵蛸海螵蛸為烏則科動物無針烏賊、金烏賊、針烏賊等多種烏賊的內殼。

海螵蛸的採集在4至8月間,將漂浮在海邊或積于海灘上的烏賊骨撈起,剔除雜質,以淡水漂洗後曬乾。或在5月左右待成群烏賊游到海島附近產卵時,大量撈捕食,除去軟體部分將烏賊骨收集後,洗淨,曬乾。

1. 無針烏賊內殼長橢圓形而扁平,邊緣薄,中間厚,長9至14厘米,寬2.5至3.5厘米,厚1.2至1.5厘米。背面有瓷白色脊狀隆起,兩側略顯微紅色;腹面白色,角質緣半透明,無骨針。體輕,質松,斷麵粉質,顯疏鬆層紋。氣微腥,味微咸。

2. 金烏賊內殼較前者大,長13至23厘米,寬約6.5厘米,厚0.8至1.2厘米。背面疣點明顯,略作層狀排列。腹面波狀橫層紋占全體大部分,中間有縱向淺槽;尾部角質緣漸寬,向腹面翹起,末端有一骨針。

3. 針烏賊內殼細長,雄性內殼長為寬的6倍,雌性內殼長為寬的4倍,內殼後端骨針尖銳突出。

補充信息

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海螵蛸、炒海螵蛸、醋海螵蛸,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通風乾燥處。

食療作用

海螵蛸味咸澀、性溫,歸肝、腎經;質輕斂澀;具有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斂瘡的功效;主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創傷出血,遺精淋濁,赤白帶下,血枯經閉,胃痛吐酸,濕疹瘡瘍,風淚目翳。 食物相剋

海螵蛸惡白斂、白及、附子。

做法指導

1. 制酸止痛、收濕斂瘡時宜生用;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宜炒用。

2. 吐血咯血者,可與生大黃、白及配伍,以清熱止血。

3. 腎虛精關不固,遺精滑泄者,可與山萸肉、菟絲子、芡實、金櫻子等配伍,以增益腎固精之效。

4. 濕疹瘡瘍久不斂口者,可與煅石膏、煅龍骨、枯礬、黃柏、青黛、白芷等研末撒敷,以增斂瘡生肌之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