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消化道出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症候群,可由多種疾病所致。消化道是指從食管到肛門的管道,包括食管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盲腸結腸及直腸上消化道出血[1]是指十二指腸懸韌帶(Treitz韌帶,譯為屈氏韌帶)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以及胰管和膽管的出血。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下的腸道出血統稱為下消化道出血[2]。隨着內鏡技術的發展,新名詞「中消化道」改變了對消化道的傳統分段概念的認識。新定義以十二指腸乳頭、回盲瓣為標誌,將消化道分為「上消化道」(十二指腸乳頭以上)、「中消化道」(十二指腸乳頭至回盲瓣)和「下消化道」(盲腸、結、直腸)。

基本信息

西醫學名:消化道出血 主要病因:胃及十二指腸的潰瘍和黏膜糜爛,腸道的憩室炎,等 多發群體:下消化道出血多見於老年患者 傳染性:無傳染性 發病部位:食管,胃部,十二指腸,小腸,結腸,直腸 主要症狀:嘔血,便血,等

病因

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機械性損傷、血管病變、腫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鄰近器官的病變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1.上消化道出血

2.中、下消化道出血

(1)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瘺。 (2)直腸疾病潰瘍性直腸炎、腫瘤(息肉)、類癌、鄰近惡性腫瘤或膿腫侵入直腸、感染(細菌性、結核性、真菌性、病毒性、寄生蟲)、缺血等。

(3)結腸疾病感染(細菌性、結核性、真菌性、病毒性、寄生蟲)、潰瘍性結腸炎、憩室、腫瘤(息肉)、缺血和血管畸形、腸套疊等。

(4)小腸疾病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結核克羅恩病憩室炎潰瘍腸套疊腫瘤(息肉)血管瘤血管畸形、缺血等。

臨床表現

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取決於出血病變的性質、部位、失血量與速度,與患者的年齡、心腎功能等全身情況也有關係。急性大量出血多數表現為嘔血;慢性小量出血則以糞便潛血陽性表現;出血部位在空腸曲氏韌帶以上時,臨床表現為嘔血,如出血後血液在胃內瀦留時間較久,因經胃酸作用變成酸性血紅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嘔血的顏色是鮮紅色。黑糞或柏油樣糞便表示出血部位在上胃腸道,但如十二指腸部位病變的出血速度過快時,在腸道停留時間短,糞便顏色會變成紫紅色。右半結腸出血時,糞便顏色為鮮紅色。在空、迴腸及右半結腸病變引起小量滲血時,也可有黑糞。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導致急性周圍循環衰竭。失血量達大,出血不止或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機體的組織血液灌注減少和細胞缺氧。進而可因缺氧、代謝性酸中毒和代謝產物的蓄積,造成周圍血管擴張,毛細血管廣泛受損,以致大量體液淤滯於腹腔骨髒與周圍組織,使有效血容量銳減,嚴重地影響心、腦、腎的血液供應,終於形成不可逆轉的休克,導致死亡。在出血周圍循環衰竭發展過程中,臨床上可出現頭昏、心悸、噁心、口渴、黑朦或暈厥;皮膚由於血管收縮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濕冷;按壓甲床後呈現蒼白,且經久不見恢復。靜脈充盈差,體表靜脈往往癟陷。病人感到疲乏無力,進一步可出現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甚至反應遲鈍、意識模糊。老年人器官儲備功能低下,加之老年人常有腦動脈硬化、高血壓病、冠心病、慢性支氣管等老年基礎病,雖出血量不大,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死亡危險因素。

一、一般狀況

失血量的估計對進一步處理極為重要。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變,但隱血試驗就可以為陽性,50~100ml以上出現黑糞。以嘔血、便血的數量作為估計失血量的資料,往往不太精確。因為嘔血與便血常分別混有胃內容與糞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貯留在胃腸道內,仍未排出體外。因此可以根據血容量減少導致周圍循環的改變,作出判斷。

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輕度減少,可由組織液及脾貯血所補償,循環血量在1h內即得改善,故可無自覺症狀。當出現頭暈、心慌、冷汗、乏力、口乾等症狀時,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暈厥、四肢冰涼、尿少、煩躁不安時,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繼續,除暈厥外,尚有氣短、無尿,此時急性失血已達2000ml以上。

二、脈搏

脈搏的改變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標。急性消化道出血時血容量銳減、最初的機體代償功能是心率加快。小血管反射性痙攣,使肝、脾、皮膚血竇內的儲血進入循環,增加回心血量,調整體內有效循環量,以保證心、腎、腦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一旦由於失血量過大,機體代償功能不足以維持有效血容量時,就可能進入休克狀態。所以,當大量出血時,脈搏快而弱(或脈細弱),脈搏每分鐘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計為800~1600ml;脈搏細微,甚至捫不清時,失血已達1600ml以上。

有些病人出血後,在平臥時脈搏、血壓都可接近正常,但讓病人坐或半臥位時,脈搏會馬上增快,出現頭暈、冷汗,表示失血量大。如果經改變體位無上述變化,測中心靜脈壓又正常,則可以排除有過大出血。

三、血壓

血壓的變化同脈搏一樣,是估計失血量的可靠指標。

當急性失血800ml以上時(占總血量的20%),收縮壓可正常或稍升高,脈壓縮小。儘管此時血壓尚正常,但已進入休克早期,應密切觀察血壓的動態改變。急性失血800~1600ml時(占總血量的20%~40%),收縮壓可降至9.33~10.67kPa(70~80mmHg),脈壓小。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時(占總血量的40%),收縮壓可降至6.67~9.33kPa(50~70mmHg),更嚴重的出血,血壓可降至零。

有時,一些有嚴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胃腸道內的血液尚未排出體外,僅表現為休克,此時應注意排除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或過敏性休克,以及非消化道的內出血(宮外孕或主動脈瘤破裂)。若發現腸鳴音活躍,肛檢有血便,則提示為消化道出血。

四、血象

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血細胞壓積可以幫助估計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於血濃縮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償機制,上述數值可以暫時無變化。一般需組織液滲入血管內補充血容量,即3~4h後才會出現血紅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後32h,血紅蛋白可被稀釋到最大程度。如果病人出血前無貧血,血紅蛋白在短時間內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大出血後2~5h,白細胞計數可增高,但通常不超過15×109/L。然而在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時,白細胞計數可以不增加。

五、尿素氮

上消化道大出血後數小時,血尿素氮增高,1~2天達高峰,3~4天內降至正常。如再次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尿素氮增高是由於大量血液進入小腸,含氮產物被吸收。而血容量減少導致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則不僅尿素氮增高,肌酐亦可同時增高。如果肌酐在133μmol/L(1.5mg%)以下,而尿素氮>14.28mmol/L(40mg%),則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1000ml以上。

六、判斷是否繼續出血

臨床上不能單憑血紅蛋白在下降或大便柏油樣來判斷出血是否繼續。因為一次出血後,血紅蛋白的下降有一定過程,而出血1000ml,柏油樣便可持續1~3天,大便隱血可達1周,出血2000ml,柏油樣便可持續4~5天,大便隱血達2周。有下列表現,應認為有繼續出血。

1.反覆嘔血、黑糞次數及量增多,或排出暗紅以致鮮紅色血便。

2.胃管抽出物有較多新鮮血。

3.在24h內經積極輸液、輸血仍不能穩定血壓和脈搏,一般狀況未見改善;或經過迅速輸液、輸血後,中心靜脈壓仍在下降。

4.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繼續下降,網織細胞計數持續增高。


診斷與鑑別診斷

(一)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早期識別

若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急性周圍循環衰竭徵象的出現先於嘔血和黑糞,就必須與中毒性休克過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以及子宮異位妊娠破裂、自發性或創傷性脾破裂、動脈瘤破裂等其他病因引起的出血性休克相鑑別。有時尚須進行上消化道內鏡檢查和直腸指檢,藉以發現尚未嘔出或便出的血液,而使診斷得到及早確立。

消化道出血檢測

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嘔血和黑糞首先應與由於鼻衄、拔牙或扁桃體切除而咽下血液所致者加以區別。也需與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肺癌二尖瓣狹窄所致的咯血相區別。此外,口服禽畜血液、骨炭、鉍劑和某些中藥也可引起糞便發黑,有時需與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黑糞鑑別。

(二)出血量的估計

上消化道出血量達到約20ml時,糞便隱血試驗可呈現陽性反應。當出血量達50~70ml以上,可表現為黑糞。嚴重性出血指3小時內需輸箅1500ml才能糾正其休克。嚴重性出血性質又可分為大量出血(massive bleeding)即指每小時需輸血300ml才能穩定其血壓者;最大量出血(major hemorrhage)即指經輸血1000ml後血紅蛋白仍下降到10g/dl以下者。持續性出血指在24小時之內的2次胃鏡所見均為活動性出血,出血持續在60小時以上,需輸箅3000ml才能穩定循環者。再發性出血指2次出血的時間距離至少在1~7天。如果出血量不超過400ml,由於輕度的血容量減少可很快被組織過500ml,失血又較快時,患者可有頭昏、乏力、心動過速和血壓偏低等表現,隨出血量增加,症狀更加顯著,甚至引起出血性休克。

對於上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計,主要根據血容量減少所致周圍循環衰竭的臨床表現,特別是對血壓、脈搏的動態觀察。根據病人的血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及血細胞壓積測定,也可估計失血的程度。

(三)出血的病因和部位的診斷 1.病史與體徵 消化性潰瘍患者80%~90%都有長期規律性上腹疼痛史,並在飲食不當、精神疲勞等誘因下並發出血,出血後疼痛減輕,急診或早期胃內鏡檢查即可發現潰瘍出血灶。嘔出大量鮮紅色血而有慢性肝炎、血吸蟲病等病史,伴有肝掌、蜘蛛痣、腹壁靜脈曲張、脾大、腹水等體徵時,以門脈高壓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為最大可能。45歲以上慢性持續性糞便匿血試驗陽性,伴有缺鐵性貧血者應考慮胃癌或食管裂孔疝。有服用消炎止痛或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史或嚴重創傷、手術、敗血症時,其出血以應激性潰瘍和急性胃粘膜病變為可能。50歲以上原因不明的腸梗阻及便血,應考慮結腸腫瘤。60歲以上有冠心、心房顫動病史的腹痛及便血者,缺血性腸病可能大。突然腹痛,休克,便血者要立即想到動脈瘤破裂。黃疸,發熱及腹痛者伴消化道出血時,膽道源性出血不能除外,常見於膽管結石或膽管蛔蟲症。

2.特殊診斷方法 近年來道出血的臨床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除沿用傳統方法一-X線鋇餐或久灌檢查之外,內鏡檢查已普遍應用,在診斷基礎上又發展了血治療。

(1)X線鋇劑檢查:僅適用於出血已停止和病情穩定的患者,其對急性消化道出血病因診斷的陽性率不高。

(2)內鏡檢查

(3)血管造影

(4)放射性核素顯像:近年應用放射性核素顯像檢查法來發現活動性出血的部位,其方法是靜脈注射99m鍀膠體後作腹部掃描,以探測標記物從血管外溢的證據,可直到初步的定向作用。


治療

根據原發疾病不同、出血量及速度不同,治療原則各異。

1.上消化道出血

2.中、下消化道出血

(1)對症治療慢性、小量出血主要是針對原發疾病(病因)治療。急性大量出血時應該臥床休息、禁食;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保持靜脈通路並測定中心靜脈壓。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避免嘔血時引起窒息。並針對原發疾病採取相應的治療。

(2)補充血容量急性大量出血時,應迅速靜脈輸液,維持血容量,防止血壓下降;血紅蛋白低於6g/dl,收縮血壓低於12kPa(90mmHg)時,應考慮輸血。要避免輸血、輸液量過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腫或誘發再次出血。

(3)內鏡治療結腸鏡、小腸鏡下止血作用有限,不適用急性大出血,尤其對瀰漫性腸道病變作用不大。具體方法有:氬離子凝固止血(APC)、電凝止血(包括單極或多極電凝)、冷凍止血、熱探頭止血以及對出血病灶噴灑腎上腺素、凝血酶、立止血等藥物止血。對憩室所致的出血不宜採用APC、電凝等止血方法,以免導致腸穿孔。

(4)微創介入治療在選擇性血管造影顯示出血部位後,可經導管進行止血治療。大部分病例可達到止血目的,雖其中部分病例在住院期間會再次發生出血,但其間改善了病人的全身情況,為擇期手術治療創造了良好條件。值得指出的是,腸道缺血性疾病所致的消化道出血,當屬禁忌。一般來說,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在動脈置管後不主張採用栓塞止血方法,原因是栓塞近端血管容易引起腸管的缺血壞死,尤其是結腸。

(5)手術治療在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不明確的情況下,不主張盲目行剖腹探查,若有下列情況時可考慮剖腹探查術:①活動性大出血並出現血流動力學不穩定,不允許做動脈造影或其他檢查;②上述檢查未發現出血部位,但出血仍在持續;③反覆類似的嚴重出血。術中應全面仔細探查,必要時採用經肛門和(或)經腸造口導入術中內鏡檢查。由內鏡專科醫生進行,手術醫生協助導引進鏡、並可轉動腸管,展平黏膜皺襞,使內鏡醫生獲得清晰視野,有利於發現小而隱蔽的出血病灶。同時,手術醫生通過內鏡透照,有時亦可從漿膜面發現病灶。


預防

1. 應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消化性潰瘍及肝硬化等。

2. 生活要有規律。飲食要定時有節,切忌暴飲暴食,忌酒忌煙,不要飲用濃茶和咖啡。

3. 注意藥物的使用,應儘量少用或不用對胃有刺激性的藥物,如必需使用時,應加用保持胃粘膜藥物。

4. 要定期體檢,以期發現早期病變,及時治療,在出現頭昏等貧血症狀時,應儘早上醫院檢查。

以上就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預防方法,其實很簡單,都是我們平時應該注意的習慣。


視頻


消化道出血與這4因素密不可分 患者飲食上要注意這些


有這些症狀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 千萬不能忽視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