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詩

《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的作者是宋朝詩人蘇軾,精彩詩句: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這首詩的體裁是七言絕句。

與蘇詩一樣,蘇詞中也常常表現對人生的思考。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蘇軾雖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夢,但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着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1]粗體文字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

創作年代;宋

作品體裁;雜言古詩

作者;蘇軾

詩詞原文

《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

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

屋堆黃金斗量珠,運盡不勞折簡呼。

四方宦遊散其孥,宮闕留與閒人娛。

盛衰哀樂兩須臾,何用多憂心鬱紆。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

喬松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笑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清風時來驚睡余,遂超羲皇傲幾蘧。

歸時棲鴉正畢逋,孤煙落日不可摹。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2]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蘇軾的詩現存約兩千七百餘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3]

視頻

《百家講壇》 蘇軾(一)人見人愛蘇東坡

蘇軾趣味介紹

參考資料

  1. 蘇軾 頭條百科
  2. 蘇軾簡介 古詩文網
  3. 蘇軾生平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