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澎湖景福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澎湖景福祠
圖片來自bluezz

澎湖景福祠,奉祀土地公(福德正神),舊稱下街土地公,或南土地公,創建年份可推估為光緒13年(1887年)前。

沿革

景福祠位於今澎湖天后宮東南側、馬公市中央街與惠安路交會處;據傳清季時該處有條連結海濱的水溝,舢舨能經此航行,西抵澎湖水仙宮前的渡頭街,北循可至四眼井汲水。

景福祠確切創建年代不詳;從祠內「介爾景福」匾額落款為「光緒丁亥年」推測,景福祠在光緒13年之前便已存在。

景福祠前身為「下街土地公」,乃相對中央街末端另外一間「頂街土地公」而得名。「頂街土地公」因光緒11年(1885年)澎湖之役法國將領孤拔率領軍艦砲轟媽宮(馬公市舊稱)、兼之台州廣東兵勇趁亂洗劫媽宮街坊,廟身遭兵燹之禍毀壞,戰後亦無重建。

民國37年(1948年),景福祠改建成二層樓式建築、民國71年(1882年)天后宮前道路擴寬,景福祠有三分之一的廟地被徵收,只得拆除重建,翌年改建成佔地不足三坪大的土地公祠,廟務並由澎湖水仙宮、昔日臺廈郊會館鄉紳的後代吳明錚兼管迄今。鄰近文石店的老闆娘在民國71年(1982年)景福祠改建之前,土地公曾顯靈託夢予人在新竹市工作老闆娘,表示廳堂漏水請求老闆娘幫忙,老闆娘即刻趕回澎湖,參予土地公景福祠重新起建的事業。

民國102年(2013年)台南市安南區新宅濟福寺」落成,主祀觀音佛祖保生大帝,而前殿「景德祠」的土地公則係由澎湖景德祠分靈而出。[1]

土地祠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土地廟在中國大陸曾由於「文革」作為「四舊」大部分被搗毀。隨著「改革開放」和開始信仰自由[2] 以後,自1980年前後有蒸蒸日上的恢復民間信仰和社會的逐漸發展,便有一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這些土地廟多由農民自發組織建設的信仰中心,屬於微型建築,高度從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積大小小則幾平方米,大則十幾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陸官方和媒體一直密切關注這股建設土地廟的浪潮,就以當時農村小學基礎教育設施落後為藉口和理由,來呼籲鄉民多關注鄉村基礎教育,集中精力投資建學校,不要熱衷於「迷信」,但仍舊無法破壞民間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復興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然而實際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台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與農村地區的土地廟相對的,是供奉城市守護神的城隍廟

土地神

土地神又稱「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一般稱為「大伯公」。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眾之一,流行於漢族地區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屬於中國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漢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地位較低,也是與人民較親近的神祇

土地廟的造型

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俗稱「磊」型土地廟。也有簡單以水泥或磚塊砌成,現今台灣甚至有工廠開模以水泥灌製大量生產,也有土地廟因香火鼎盛,逐漸中大型化者。

中國大陸土地廟

潮汕土地廟

土地神在潮汕俗稱為伯公。土地廟亦稱伯公廟或寫作福德老爺廟、福德古廟。每家每戶家中都會有伯公神位,商鋪也不例外。伯公廟規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為普遍,田野、山嶺、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爺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爺夫人,是和藹可親的形象。

參考文獻

  1. 寺祠沿革. 新宅濟福寺景德祠. [2018-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9) (Chinese (Taiwan)). 
  2. 信仰自由,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