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澳門友誼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友誼大橋
圖片來自travel.qunar

友誼大橋葡萄牙文Ponte de Amizade),又稱新澳氹大橋,是澳門第二條連接澳門半島氹仔的跨海大橋,也是澳門三條大橋中最長的,總長4,700米[1],闊18米。大橋是連接關閘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國際機場路氹城的主要公路

歷史過程

友誼大橋於1990年6月動工,1992年5月建橋期間因為樁柱等問題而出現進度延緩。1993年6月曾發生「籠𨋢」(地盤臨時吊籠式升降機)下墜事故,導致7人受傷[2]。1994年3月落成並正式通車。

隨著澳門汽車數目不斷增加,以及路氹快速發展,使很多居住在澳門半島的市民需要跨區工作,加上大橋是連接關閘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國際機場路氹城最便捷的通道,便捷性也超越了嘉樂庇總督大橋,因此也有大量的發財巴酒店及娛樂場客運專車)行駛,使道路變得日趨複雜,嚴重意外頻傳,尤其是電單車意外,因此被公認為澳門最危險的道路,也因此有說友誼大橋已不再「友誼」。

2019年11月10日,澳門友誼大橋附近引道因橋面出現裂縫,當局於晚上需封橋修理。[3]

工程結構

這條橋屬鋼索斜拉吊橋,以混凝土塊建成,呈波浪形。友誼大橋是澳門三條澳氹大橋中最長的一條,跨海段長度3900米,同時設有800米的高架引橋,總長度為4700米;大橋中段有兩處隆起,頂部離海面大約30米;四條車道全寬15米,兩旁各另設1.5米寬的行人道供維護人員使用。澳門入口有兩個,分別為友誼大馬路水塘東側和友誼橋大馬路處;而氹仔入口亦有兩個,在北安大馬路高勵雅馬路

地理位置

氹仔島位於澳門半島以南,面積6.2 平方公里。東西向狹長形,形如一鯨魚,東西有大氹山、小氹山,中部為一大片淤積及填海而成的平地。氹仔雖是離島,但與澳門間現有三條大橋連接,分別是嘉樂庇總督大橋(俗稱澳氹大橋)、友誼大橋(俗稱新大橋)及於2004年12月落成的西灣大橋。其中西灣大橋更是澳門首條雙層行車跨海大橋,於颱風來襲時下層通道將會開放,以維持澳氹間的交通不被中斷。嘉樂庇總督大撟長2.6公里,友誼大撟長4.4公里。澳門八景之一的"鏡海長虹"。「鏡海」本是澳門的古地名之一,泛指澳門半島與凼仔島之間的海面,幾百年來一直為澳門對外貿易的航道。澳凼大橋和友誼大橋,兩橋似「長虹」橫跨「鏡海」,不僅成為澳門的交通大動脈,也是澳門極為壯觀的一處美景。

從家樂庇大橋看友誼大橋夜景
圖片來自mapio.net

名稱由來

澳門的第二座跨海大橋——友誼大橋,原稱新澳凼大橋,為連接澳門半島和凼仔島的跨海公路大橋,1990年4月開工,1993年12月竣工。大橋主橋長4414米,匝道橋長1108米,主橋面寬18米,雙向4車道。大橋主橋全部位于波濤洶湧的大海上,雄偉壯觀,儼若游龍,伸向海灣彼岸,是澳門地區一條亮麗的風景線,成為中葡友誼的象徵。葡萄牙總理席瓦為大橋剪彩時,將大橋命名為「友誼大橋」。

法例

友誼大橋現時受《嘉樂庇大橋、友誼大橋及引橋規章》所管制。大橋通車初期的速度限制為最低時速30公里至最高時速40公里,現時限制則為最低時速40公里至最高時速80公里;而一般行人不能通行。

影片

澳門友誼大橋

參考文獻

  1. 澳門虛擬圖書館 - 書目 - 澳門知識叢書    澳門地理. www.macaudata.com. [2020-05-19]. 
  2. 新澳氹大橋斷纜墮籠𨋢七傷 澳督下令徹查肇因防止重演. 星島日報22版. 1993年7月1日. ()
  3. 緊急維修友誼大橋引橋晚上7時起封閉. [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