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牧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牧谿

圖片來自pinterest

牧谿(1210年?-1270年?)[1],俗姓法名法常牧谿四川人,初的禪僧、畫家。生卒年月不詳,南宋滅亡後圓寂。牧谿的作品在當時並未受到重視,在日本卻得到極大的尊崇。在中國繪畫史上,他是中國對日本影響最大、最受喜愛與重視的一位畫家。

生平

關於牧谿生平的記載不多。其作品《觀音·猿·鶴圖》三幅中有牧谿現今僅存的落款——「蜀僧法常謹製」,由此可以推斷牧谿生於四川。據流傳於日本的元代畫家吳太素所著《松齋梅譜》記載,牧谿曾因抨擊當朝權貴賈似道而遭到追捕,逃往浙江省紹興市,拜高僧無准師範門下法嗣,活動於臨安(今杭州),為西湖六通寺的開山[2]理宗度宗時(1225-1270年)在西湖長慶寺當雜役僧。個性喜歡喝酒[3]

南宋畫家,擅長畫佛像、人物、花果、鳥獸(如龍虎、猿鶴、禽鳥)、山水、樹木等,拙稚粗細,自由放逸,因而後世褒貶互見。但現存作品多流落在日本,備受推崇,日本古籍《松齋梅譜》中評價牧溪的繪畫「皆隨筆點墨而成,意思簡當,不費裝綴。」牧溪甚至被評為「日本畫道的大恩人」。其畫筆墨淋漓,頗具意。牧溪的畫作由於太過自由且有悖傳統而在中國不被欣賞,其灑脫不拘泥於形式的風格反而在日本備受推崇。

代表作

  • 「老松八哥圖」(瀟湘八景圖卷)(分藏於東京根津美術館、畠山紀念館、吉川家等)
  • 「觀音猿鶴圖」三幅對,絹本墨畫淡彩(京都大德寺藏)
  • 「柳燕圖」一幅,絹本墨畫(東京德川美術館藏)
  • 「蜆子和尚圖」(個人像)一幅,紙本墨畫{東京日野原家家藏)
  • 柿圖」{京都龍光院藏)
  • 煙寺晩鐘圖(畠山記念館藏) 一幅 紙本墨畫 傳牧谿
  • 漁村夕照圖(根津美術館藏) 一幅 紙本墨畫 傳牧谿
米友仁筆「寒山圖卷」(卡夫蘭美術館)の構圖と近似。
上記4點と下記の「江天暮雪圖」「洞庭秋月圖」「瀟湘夜雨圖」は、元元瀟湘八景圖卷として各圖に詩を付け、それを4圖ずつ收錄する全2卷の畫卷の斷簡(殘り1つは所在不明で模本のみ殘る)。足利義滿によって8幅の掛物に改裝され、德川家康松平不昧などの時の權力者や文化人の所藏を經て傳來した。德川吉宗は1728年7月、當時大名家に分藏されていた八景圖を一堂に集め賞玩を試みている(「有德院殿御實記付錄」卷十六、『德川實紀』)。
  • 龍虎圖(大德寺藏) 二幅 絹本墨畫淡彩 1269年
  • 龍虎圖(大德寺藏) 二幅 絹本墨畫 傳牧谿
  • 芙蓉圖(大德寺藏) 一幅 紙本墨畫 傳牧谿
  • 栗圖・柿圖(龍光院藏) 二幅 紙本墨畫
  • 羅漢圖(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一幅 絹本墨畫
  • 竹雀圖(根津美術館藏) 一幅 紙本墨畫 傳牧谿
  • 蘿蔔蕪菁圖(三の丸尚藏館藏) 二幅 紙本墨畫
  • 老子像(岡山縣立美術館藏) 一幅 紙本墨畫
  • 布袋圖(個人像) 一幅 紙本墨畫
  • 江天暮雪圖(個人藏) 一幅 紙本墨畫
  • 洞庭秋月圖(德川美術館藏) 一幅 紙本墨畫
  • 瀟湘夜雨圖(個人藏) 一幅 紙本墨畫
  • 出山釋迦圖(個人藏) 一幅 紙本墨畫
  • 寫生卷,傳牧谿(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參考文獻

  1. 周閱. 日本人心中的牧溪. 學者風采. 中國文學網.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2). 
  2. 陳清香. 牧豁. (編) 典藏版資料. 中華百科全書. 中國文化大學. 
  3. 李霖燦. 牧谿. 中國美術史稿. 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