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犁底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犁底層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名詞解釋

犁底層又稱「亞表土層」,是位於耕作層以下較為緊實的土層,由於長期耕作經常受到犁的擠壓和降水時黏粒隨水沉積所致。一般離地表12—18厘米,厚約5—7厘米,最厚可達到20cm。

土壤特點

犁底層對耕作土壤來說,具有不太厚犁底層對保持養分,保存水分還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犁底層過厚(20cm)、堅實,對物質的轉移和能量的傳遞,作物根系下伸,通氣透水都非常不利的,這種情況必須採取深翻或深松辦法,改造、消除犁底層。

犁底層的存在,降低了土壤的通氣性和透水性。在北方半乾旱地區,由於降水少,降雨集中,受犁底層的影響田間降水很難進入下層土壤,特別是山旱地,易形成地表徑流,對田面造成嚴重的土壤侵蝕,土壤有機質流失嚴重,農田地力顯著下降。此外,堅硬的犁底層限制了農作物根系的下扎,根系生長受限,一些農作物發生倒伏,影響作物產量。

結構性質

其結構多半為片狀、大塊狀或層狀結構,腐殖質顯著減少,容重大,總孔隙度小並且多毛管孔隙,造成土壤通氣性差,透水性不良,根系下扎困難。

預防措施

緊實的犁底層對土壤養分有效性和作物根系生長的限制是當前作物高產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預防和打破犁底層,構建合理耕層結構的有效辦法有:

1.輪作:作物輪作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打破和防止犁底層的方法。選擇不同深度根系的作物進行輪作,例如,禾本科作物與豆科作物輪作。禾本科作物根係為鬚根系,毛根數量多,對土壤的分割、纏結作用大,有利於團粒、團塊結構的形成。其垂直的根在作物體內水壓的作用下能穿透犁頭所不及之處,從而打破犁底層,減輕局部壓實。豆科作物根係為直根系,主根發達,根部生長豎直向下,入土較深,可以疏鬆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壓實土壤,為後茬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2.深耕:深耕的深度一般為20至30厘米,超過犁底層分布深度,能有效打破堅硬的犁底層,疏鬆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加厚耕層,貯存更多的水分和養分,促進作物根系生長發育,明顯增強抗倒伏能力,進而大大提高作物產量。農田土壤不適合連年深耕,一般隔2至3年深耕一次。

3.增施有機肥:增施有機肥不僅可以為作物生長提供所需養分,還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有機質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土壤中足夠的有機質含量能夠穩定土壤結構,增強土壤抗壓能力。秸稈還田可以保持土壤有機質平衡,促使土壤團粒結構更好發育,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的結構性和耕性,增強土壤的穩水保肥性能。

4.保護性耕作:保護性耕作可以通過免耕少耕直接減少人為耕作次數和強度,減輕農機具對下層土壤的壓實;另外,保護性耕作可以減少地表徑流和土壤水分蒸發,從而促進作物生長、根系發育,並改善土壤生物數量以及土壤菌群密度,對於提高地力和改善犁底層有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