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豬說(佟炳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豬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豬說》中國當代作家佟炳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豬說

一篇《狗說》,好評如潮,那就再來一篇《豬說》吧。狗說、豬說,其實句子倒裝,說狗、說豬而已。 童年隨母打豬草,母親將小豬帶到田野,讓小豬當老師,小豬吃什麼草,我們就采什麼草,當然只帶一兩回足矣。那幾年正是困難時期,家家戶戶吃糠咽菜,一小把大米配一大鍋豬草,煮熟,人吃。一大把糠頭配一大鍋豬草,煮熟,豬吃。老媽說,豬能吃的,人就能吃。

小豬是在大冶磡頭買回來的,是老爸搭車專程買回來的。他去買小豬的那天,礦井放炮,炮煙中毒上百人,還犧牲一位救人英雄汪英華。上級領導緊急救治中毒礦工,還想方設法調劑豬肉慰問中毒礦工。老爸沒有參加救人,沒有分到一斤豬肉。鄰居發小三哈子端着碗吃肉來饞我,我回到家裡埋怨老爸為什麼不去救汪英華。

家裡小豬很可愛,在它肚皮上摳痒痒,它立馬躺地哼哼哼哼耍無賴。養了七八九個月,長了百二三十斤,春節前殺年豬,請來鐵匠姜師傅。姜師傅殺豬不要錢,只要兩刀腰扭肉。豬腸心肝肺豬血和酸菜,一大鍋殺豬菜,吃了一個禮拜。豬頭豬爪豬尾巴做滷菜,年三十吃到初十五。豬肉醃製半拉豬,半拉的半拉送親朋。老爸拿着一刀兩三斤的送禮肉,說是坐車去下陸,送給管廠長。是管廠長在東北招工,把老爸招到湖北來的。

揪住少年尾巴,十六七歲算是知識青年的我們,在鄉下也養了半年豬。生產隊長指導我們不要買豬娃,豬娃不好養,養到過年也養不大,買半大不小的糙子豬,價格貴是貴一點,但好養活,養七八個月,就有百把斤,正好殺年豬。我們買了糙子豬,插紅苕、種南瓜,好餵豬。扯豬草,買糠頭,還知道了豬最愛吃麥麩。養了四個多月,那豬怕有六七十斤。我們被招工回城,把豬白送給生產隊長,生產隊長說殺年豬請全隊人吃。

我被招工到蒲圻的三線建設工程,中國人民解放軍2348工程二處一大隊十四連。所謂三線建設,是1964年到1980年,中國在中西部13個省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我們住在大山裡的農民家裡,每天整隊行軍五六里到大山裡頭,炸石頭,搬磚頭,卸水泥,挖地基,開始建設新工廠,春節不放假,年三十都不放假。累了一天的年三十,年夜飯多想吃幾塊紅燒肉,可惜只吃到紅燒蘿蔔乾——指導員下山去弄豬肉,第二天才弄回來。

農民老鄉家的豬圈和廁所在一起,我們上廁所,豬以為餵食,急哄哄地搖頭擺尾。青工小豹對着豬嘴泚尿,老豬張合大嘴吧唧吧唧,小豹歡欣雀躍大喊大叫「豬喜歡喝尿耶!」老鄉家殺年豬,醃製好些臘肉,晾曬後不久被人盜竊了幾塊。老鄉告狀,鄉民不可能偷肉,要偷就是連隊青工。連長和指導員明察暗訪,聞到某青工行李木箱有臘肉香味,青工坦白偷肉到山上無人處燒烤,由此被開除回家。

國中八十年代以前,能吃飽飯就不錯了,能吃到豬肉,就是過年。城裡豬肉憑票供應,一個人一個月能有一斤豬肉?在那個年代,為了買肉,常常要天不亮就起來排隊,而且大家都一致的喜歡買肥肉,越肥越好的那種。那個年代,青年人的就業理想是「開刀的、開車的,要麼就是賣肉的。」賣肉的肯定要比別人多吃到一點豬肉。

印象中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敞開供應豬肉了,據說最早敞開供應豬肉是四川省。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在百姓中曾流傳着兩句話,「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粉碎「四人幫」以後,他們兩個人一個在安徽當省委第一書記,一個在四川當省委第一書記。他們帶頭打破左的禁錮,打響農村改革第一炮,勇敢探索農村改革之路,大膽支持農民包產到組、包產到戶,讓農民重新獲得生產自主權,糧食增產,很快吃飽肚子。而四川農民把吃不完的糧食多拿來餵豬,豬肉很快敞開供應。

改革開放之後,國人見面,不會再問「你吃了嗎?」八十年代以來,國人不再為吃豬肉發愁。但是,可是,還是有「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的現象。

2023年7月8日[1]

作者簡介

佟炳文,高級經濟師,1953年遼寧本溪出生,1954年隨父母來到新冶銅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