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猿尾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猿尾藤
圖片來自痞客邦


猿尾藤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猿尾藤

‧英文名稱: Bengal Hiptage、Trinity Tripterocarp

‧學名: Hiptage benghalensis (L.) Kurz. Bannisteria benghalensis L. Hiptage madablota Gaertn.

‧科名: 黃褥花科( Malpighiaceae)猿尾藤屬(Hiptage)

‧別名: 猿尾藤,風車藤、虎尾藤、牛牽藤、紅藥頭(臺灣)、風箏藤、風箏果、黃牛葉、紅龍

‧原產地: 印度、馬來西亞、中國南部、台灣全島、蘭嶼及綠島。

‧分佈: 台灣全島低至中海拔 1,500 公尺以下林內。

‧莖: 質大藤本,莖伸長,長 20~30 公分,徑 10~12 公分,木質,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灰褐色;小枝近似直立或斜上昇,帶綠色色澤,小枝明顯具多數皮孔,幼株嫩葉赤褐色,老莖黑褐色,樹皮薄。

花-猿尾藤
圖片來自 NCNU

‧葉: 葉單生,對生,有短葉柄,形狀及大小常隨環境變異,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12~17 公分,寬 4~6 公分,先端漸尖至銳尖,基部略為楔形或鈍,通常有二枚腺體著生於背面,革質或亞革質,邊緣背部常有腺點,表面為有光澤綠色,背面光滑無毛;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6~7 枚,彎曲,一直延伸至先端;葉柄長 0.6~0.8 公分,帶綠色色澤;托葉小,腺體狀。

‧花: 花多數,白色,中型,開放時徑 2~2.5 公分,頂生,總狀花序;花序長 10~15 公分,帶綠色色澤,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花柄長 0.7~0.9 公分,有關結,細長;花萼深刻缺狀,基部有一暗色的腺體;花瓣五枚,卵形至卵圓形,長 1.5~2.5 公分,寬 1.2~1.8 公分,先端鈍,邊緣為長毛緣,瓣緣細裂,基部有短爪;雄蕊 10 枚,長度常有變異,從 0.2~1.9 公分均可見到,其中 1 枚明顯較長;花絲基部略合生,子房三室;花柱伸長,長 1~1.8 公分;柱頭銳尖。花期 3~4 月。

‧果實: 果實為翅果,有三側生革質的翅,形狀及大小多變異,中央者較大,成熟時帶褐色色澤,光滑無毛;種子球形,徑 0.3~0.4 公分,帶有光澤。


用途:

1. 綠廊用:是良好的綠廊棚架植物

2. 蝴蝶幼蟲食草:葉片是淡綠挵蝶鸞褐挵蝶幼蟲的食草,雌蝶習慣將卵產在粗枝條上,孵化後的幼蟲會自行爬到葉片上造巢棲身。

3.藥用:性味:藤:澀、苦、溫。效用:藤:溫腎益氣,澀精止遺。可治腎虛陽萎,遺精,尿顏,自汗盜汗,風寒濕痹。葉汁為有效之殺蟲劑,多敷治疥瘡,亦治哮喘。治久年傷痠痛,骨折疼痛,接骨復原,風濕疼痛:紅龍頭根及莖浸酒服或研粉內服。

特性:

常綠木質大藤本,小枝明顯具多數皮孔,幼株嫩葉赤褐色,老莖黑褐色,樹皮薄。葉全緣,亞革質至革質,長橢圓至長橢圓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7~15公分,寬 3~7公分,先端漸尖至銳尖。托葉小,腺體狀。總狀花序。黃白色,具芳香,花瓣 5 枚,有爪,瓣緣細裂。雄蕊中 1 枚明顯較長;萼 5 深裂,基部 5 腺體。翅果,有 3 革質翼,中央者較大,淡紅褐色,成熟時褐色,脫落後會隨風旋轉,向直昇機的螺旋槳一樣。[1]

猿尾藤
圖片來自 A.PAO designSTUDIO


關於猿尾藤

「猿尾藤」是台灣原生植物,因其紅色嫩葉長得像猿猴的屁股而得名。它除了可做為優美的綠廊植物,也是蝴蝶、蜜蜂等昆蟲的蜜源植物

弄蝶的蟲癭
圖片來自 人間福報

猿尾藤跟許多植物一樣,會被小昆蟲寄生,它的寄主是弄蝶。雌蝶將卵產在嫩葉、花朵上成為「蟲癭」,常被人誤認為是猿尾藤的果實。

猿尾藤的花朵因其花瓣邊緣細裂,就像是白天鵝正在展翅飛翔,也似乎在宣告:再過不久我將會隨風去尋找理想的歸宿。

猿尾藤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約兩個月,成熟的翅果為褐色,像直升機上的螺旋槳,借風力飛到他處傳宗接代(如果沒有風把手高舉放開種子,它就會旋轉下降)。

目前正是果實成熟期,將種子帶到學校及圖書館兒童室讓小朋友玩,小朋友覺得這種果實很有趣,並帶回去給兄姐或弟妹玩。

由於猿尾藤的繁殖力很強,在非原生種的澳洲、美國已引起外來入侵的災害,就像外來種入侵台灣的小花蔓澤蘭、菟絲子福壽螺

因此國際自然物種存續保護聯盟(SSC),已將猿尾藤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台灣因為也是猿尾藤的原產地之一,目前與生態環境都能達成平衡,因此並未造成危害。[2]


視頻

猿尾藤上蟲癭

猿尾藤

淡綠弄蝶/長翅弄蝶 從蟲巢出來吃猿尾藤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猿尾藤,認識植物網站
  2. 猿尾藤,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