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玄參屬(Scrophularia ),是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管狀花目玄參科的一屬,,為一年生或多年生、常有臭味的草本植物。該屬分為二個組,玄參組Sect. Scrophularia和礫玄參組Sect. Tomiophyllum,該屬共有200餘種,分布於北溫帶。其中玄參(S. oldhami Oliv.) 為著名國藥之一。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狀草本,稀一年生草本;葉對生或上部的互生,常有透明的斑點。[1]

花排成圓錐花序式或密錐花序式的聚傘花序(有時退化僅存1花),單生上部葉腋或可再組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穗狀花序或近頭狀花序。花萼4裂;花冠通常.唇形,上唇(在我國種類中)常較長而具2裂片,下唇具3裂片,除中裂片向外反展外,其餘4裂片均近直立:發育雄蕊4,多少呈2強,內藏或伸出花冠,花絲基部貼生於花冠筒。

花葯匯合成一宰,橫生於花絲頂端:退化雄蕊微小,位於上唇一方;子房周圍有花盤,花柱與子房等長或過之,柱頭通常很小,子房2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蒴果室間開裂。種子多數。

產地生境

本屬約200-300種,分布於歐、亞大陸的北溫帶,地中海地區尤多,在美洲只有少數種類,我國約30種。

相關介紹

該屬分為二個組,玄參組(Sect. Scrophularia)和礫玄參組(Sect. Tomiophyllum),它們非但在形態上和地理分布上均有區別,也得到細胞遺傳學上的支持(Vaarama,A. and Hiirsalmi,H. 1967和Carlbom,1969),並認為前一組較為後起。就已研究過的種類而言,玄參組種類的染色體均為多倍體(4倍體或更高),而礫玄參組的種類均為2倍體,這是玄參組被認為較後起的主要根據。大概由於玄參組種類系多倍體,並且可以自交親和(selfcompatible),所以該組的種類分化比較強烈,往往產生多型種(polytypic species)。根據Carlbom對北美種類(只有10個種,均屬玄參組)細胞遺傳學研究的結果,發現它們之間在遺傳上並沒有(或只有很微弱的)隔離,按照生物系統學的觀點,它們只能是一個多型種,因此他建議將10個種合併為2個種。

中國種類雖沒有經過細胞學上的研究,但考慮到北美種類的情況,因此作者在對玄參組劃分種類時持特別慎重態度,凡形態上和地理(或生態)上確有明顯區別(間斷)的方認為一個種,尤其對同域種更需要它們在區別特徵的變異幅度上有明顯的間斷。例如西南高山地區的大花玄參S. delavayi Franch.的一些類型,曾被不同作者先後描述為7個種,我們研究了原先作者們所依據的特徵的變異性,又考慮到這個地區容易產生多倍體這一因素,因此只承認了三個種,即大花玄參(S. delavayi Franch.)、岩隙玄參(S. chasmophila W. W. Sm.)和高山玄參(S. hypsophila Hand.-Mzt.)。

下級分類

岩玄參 Scrophularia amugensis

楔葉玄參 Scrophularia formosana H. L. Li

東北玄參 Scrophularia mandshurica Maxim.

腋花玄參 Scrophularia maximowiczii Gorschk.

台灣玄參 Scrophularia yoshimurae T. Yamaz.

玄參組 Sect. Scrophularia

礫玄參組 Sect. Tomiophyllum Benth.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