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叔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叔英(?-1402年),字原採,號靜學黃岩亭嶺(今太平小河頭村)人。

洪武年間與楊大中葉見泰方孝孺一同被徵召,洪武二十年(1387年)被推薦為仙居訓導,改德安教授。遷漢陽知縣,有德政[1]。學醇行正,與方孝孺為至交。建文時,召為翰林修撰,並薦楊士奇入翰林[2]

靖難之役時,叔英奉旨到安徽廣德募兵。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兵陷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叔英自縊於廣德祠山玄妙觀銀杏樹下,由道士盛希年葬於祠山之麓。兩個女兒投井自盡,「二女井」為紀念王叔英的女兒而建。成化十年(1474年)進士周瑛重修王公墓,「墳墓陵夷,鞠為邱莽,所可識別者,僅有楊公之碑而已。」又作《修撰王公墓記》[3]

思想評析

王叔英的思想比較開明,注重實際,並善於總結歷史經驗。他的文章多講道德修養,其論綱常仁義,源於漢儒,但比較地通達切近,不象宋儒那樣迂執。在《資治八策》中,雖然總的來說未脫離儒家的傳統思想,有些觀點比較片面保守,如對工商業的歧視和排擠,但也有不少觀點比較深刻,並能針對時弊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如關於「富」、「庶」、「教」的論述,提出從經濟的角度去鼓勵人們從事農業生產等等。他在《送孫生序》談到君臣關係時,從現實的利益和人之常情出發,勸說讀書人忠君報國,比空談綱常倫理更為入情入理。又如在《與方正學書》中,他反對方孝孺恢復井田制的主張,表現出來的思想具有注重實際,因時制宜特點。 [2]

文章《與方正學書》

仆於執事別十餘年,其間情慕之淺深,書問之達否,曰事之細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惟執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進退、天下之幸不幸與焉。側聞被召,計此時必已到京,獲膺大任矣。茲實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說以進於左右焉。

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難,自用其才者尤難。如子房之於高祖,能用其才者也;賈誼之於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何則?子房之於高祖,察其可行而後言,言之未嘗不中,高粗得以用之,而當時受其利。故親如樊、酈,不可得而間;信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蕭、曹,不可得而奪。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賈誼之於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且又言之太過,故大臣絳、灌之屬,得以短之。於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賈誼所以不獲用其才也。方今聖天子求賢用才之意,上追堯、舜,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執事致君澤民之術,遠方皋、夔,亦非子房、賈誼可倫。真所謂明良相逢,千載一時者也。將見吾君不問則已,問則執事必能盡言;執事不言則已,言則吾君必能盡用。致斯民於唐虞雍熙之盛者,在是矣。豈非天下之幸歟!

雖然,天下之事固有行於古而亦可行於今者,亦有行於古而難行於今者。如夏時、周冕之類,此行於古而亦可行於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類,可行於古而難行於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則人之從之也易;難行者而行之,則人之從之也難。從之易則民樂其利,從之難則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貴乎得時措之宜也。執事於此,研諸慮而藏話心者非一日矣,措之猶反掌耳,尚何待於愚言之贅哉!然仆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思者千慮,必有一得。故不能無言於左右耳。

夫人情愛其人之深,而慮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於未患之先。苟待其既失而後救之,是乃愛之淺而慮之疏也,其得為忠乎?天下知執事之深,愛執事之至,如仆者固多矣,竊謂忠於執事,未有能有過於仆者,伏惟稍垂察焉。

詩選

《孤桐生崇岡一首贈友人》

孤桐生崇岡,托根亦已高。 嚴冬風雪繁,枝葉成蕭條。 根本具生意,又逢雨露辰。 未□終憔悴,勿為樵牧侵。 韶英如可作,遲爾為瑟琴。 [4]

參考文獻

  1. 明史》(卷143):「王叔英,字原采,黃巖人。洪武中,與楊大中、葉見泰、方孝孺、林右並征至。叔英固辭歸。二十年以薦為仙居訓導,改德安教授。遷漢陽知縣,多惠政。歲旱,絕食以禱,立應。建文時,召為翰林修撰。上《資治八策》,曰:「務問學、謹好惡、辨邪正、納諫諍、審才否、慎刑罰、明利害、定法制」。皆援證古今,可見之行事。又曰:「太祖除奸剔穢,抑強鋤梗,如醫去病,如農去草。去病急或傷體膚,去草嚴或傷禾稼。病去則宜調燮其血氣,草去則宜培養其根苗。」帝嘉納之。」
  2. 陳紀:《三台文獻·王修撰先生事述》記:「一日出郊迎使,遇楊文貞公士奇於旅舍,索而見之,傾蓋如故,即以王佐之才薦於朝。」
  3. 明史》(卷143):「叔英與孝孺友善,以道義相切劘。建文初,孝孺欲行井田。叔英貽書曰:「凡人有才固難,能用其才尤難。子房於漢高,能用其才者也;賈誼於漢文,不能用其才者也。子房察高帝可行而言,故高帝用之,一時受其利。雖親如樊、酈,信如平、勃,任如蕭、曹,莫得間焉。賈生不察而易言,且言之太過,故絳、灌之屬得以短之。方今明良相值,千載一時。但事有行於古,亦可行於今者,夏時周冕之類是也。有行於古,不可行於今者,井田封建之類是也。可行者行,則人之從之也易,而民樂其利。難行而行,則從之也難,而民受其患。」時井田雖不行,然孝孺卒用《周官》更易制度,無濟實事,為燕王藉口。論者服叔英之識,而惜孝孺不能用其言也。」
  4. 王叔英的詩文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