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隆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姓名 王隆遜
別名 國琛,號退一步齋主人槐園
出生年 1906
死亡年 1973
教育背景 漢學師事澎湖宿儒洪少陵
出版作品 《槐園集》、《燈謎之解剖》與《槐園謎集》

王隆遜(1906-1973),字國琛,號退一步齋主人槐園,高雄人。

生平

大正年間曾任三塊厝(今三民區)保正。漢學師事澎湖宿儒洪少陵。除吟詩外,兼擅書法及謎學,是猜謎及製謎的高手,昭和9年(1934),曾協助新竹吳靜閣創謎社「的社」。戰後曾任第一屆三民區長、高雄市參議會參議員、高雄市文獻委員會委員。民國42年(1953),高雄「壽峰詩社」成立,擔任副社長,所居「槐園」經常為壽峰詩社等詩友吟詩聚會之所。

著作

著有《槐園集》、《燈謎之解剖》與《槐園謎集》。

七言律詩

西子灣聽濤
名灣浴罷立斜暉[1],乍聽隆隆起遠磯[2]。鮫室鰲鳴毋乃是[3],吳宮屧響[4]想應非。勢傾山嶽寒心膽,氣壯風雷動鼓旂[5]。海未枯時胥尚怒[6],洶洶環宇我安歸[7]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王隆遜《槐園集》。西子灣為高雄港外的天然灣澳,北倚壽山、南面旗津,傍晚時分夕照極美,「西灣夕照」為日治時期「高雄八景」之一。清初西子灣也稱作「斜灣」或「洋路灣」、「洋子灣」,因為臺語諧音,逐漸被稱作「西子灣」。西子灣屬礁石海岸,海浪衝擊,氣勢磅礡,自古是文人雅士觀海聽濤的絕佳地點。詩人在觀賞「西灣夕照」之際,透過四個角度的想像,描寫大海的壯闊聲勢,藉此反襯個人的渺小,以及身處在宏大的時空中,不知何所依歸的感慨。

【延伸閱讀】
1. 卓肇昌〈斜灣樵唱〉,《全臺詩》第貳冊。
2. 林臥雲〈西子灣晚眺〉,《臥雲吟草初集》。

七言律詩

秋日登春秋閣
天高地迥[8]值秋辰,乘興登臨眼界新。荷長一池[9]堪躍鯉,經藏雙閣[10]莫嗟麟[11]。南看鳳鼻[12]生佳氣,西望龜山[13]歷劫塵[14]。愧我無才難作賦,滕王序[15]好羨前人。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王隆遜《槐園集》。春秋閣位於高雄左營蓮池潭畔,乃附屬於「啟明堂」的兩座樓閣。啟明堂創建於明治31年(1898),祀奉蜀漢關羽,金身塑像莊嚴,建築富麗堂皇。每逢關公誕辰,鄉人張樂設祭,盛況空前。民國42年(1953),在正堂對面建築兩座中國宮殿式樓閣,一稱「春閣」,一稱「秋閣」,合稱「春秋閣」。兩樓閣各為四層八角,綠瓦黃牆,宛如寶塔,古色古香的塔影倒映水中。登上樓閣並可遠眺群山,搭配清澈的蓮池潭,游魚可數,其間有九曲橋相通,蓮花搖曳生姿,遊人每有脫世超俗之感,是高雄著名的旅遊勝景。王隆遜半生處於日治時期,鬱鬱不平,觀覽之餘,頗見其悲時憫亂之胸懷,隱約有嗟歎無奈之憾。

【延伸閱讀】
1. 陳文達〈蓮潭夜月〉,《全臺詩》第壹冊。
2. 鄭用錫〈蓮池泛舟〉,《全臺詩》第陸冊。

註釋

  1. 斜暉:斜陽。
  2. 乍聽隆隆起遠磯:隆隆,海濤聲。磯,海岸突出的岩石。
  3. 鮫室鰲鳴毋乃是:鮫室,傳說中人魚居住的地方,亦作「鮫宮」。鰲,指海中的大龜。毋乃:莫非、豈非,表示推測的語氣。這裡用鮫室鰲鳴來形容西子灣的濤聲。
  4. 吳宮屧響:屧,音ㄒㄧㄝˋ,後即用指木屐。此藉春秋時吳王夫宮中鋪設梓木的廊道,行走時發出聲響來寫濤聲。
  5. 鼓旂:旂,音ㄑㄧˊ,一種畫有龍紋、竿頭懸鈴的旗幟,亦泛指各種旗幟。古代作戰時以搖旗鼓勵士氣、壯大聲勢,此藉以形容濤聲之雄壯。
  6. 胥尚怒:胥,指「胥濤」。春秋時楚將伍子胥為吳王所殺,屍投浙江,成為濤神。後人因稱「浙江潮」為「胥濤」。後來也用來泛指洶湧的波濤。怒,海浪洶湧。
  7. 洶洶環宇我安歸:洶洶,水流騰湧的樣子。環宇,指宇宙。安,何處。意指海面波濤洶湧,偌大的宇宙,何處才是我的依歸?
  8. 天高地迥:迥,遙遠。指天地極其廣闊。
  9. 荷長一池:指蓮池潭中長滿荷花(即蓮花)。康熙25年(1686)鳳山知縣楊芳聲建文廟時,以蓮池潭為泮池,在池中栽植蓮花點綴。每值炎夏,蓮花盛開,清香四溢,「泮水荷香」為 鳳山八景之一。
  10. 經藏雙閣:春秋閣原是因關羽讀《春秋》經而名,左營春秋閣則是指兩棟樓閣,並無藏經,詩人應僅是據名引伸。
  11. 嗟麟:為麟被捕獲而嗟嘆。《春秋經》載,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窮矣!」後以「傷麟」感嘆不得其時,不能施行正道。
  12. 鳳鼻:指的是鳳鼻山。是鳳山的支脈,約在左營南方20里的鳳山丘陵南端,亦稱「鳳鼻頭」。
  13. 龜山:位於左營舊城內,與半屏山遙遙相對,位於蓮池潭西側。
  14. 歷劫塵:經歷戰亂浩劫。指的是左營舊城在乾隆52年(1787)林爽文事件中被攻破,日治時期在左營建軍港,並將舊城和龜山劃為軍區,強迫居民遷離,城內文物蕩然無存,亦是一場劫難。
  15. 滕王序:唐王勃的〈滕王閣序〉,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滕王閣是江西南昌贛江畔的樓臺,臨觀之美,瑰麗絕特,有「江西第一樓」之稱。王勃登覽吟詠,成就千古名篇。此處欲將春秋閣比美滕王閣,凸顯勝景逸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