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珠三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珠琳鎮位於廣南縣西部,距縣城67千米,是通往廣南硯山邱北三縣的交通要道,東臨舊莫鄉,南與五珠鄉和硯山縣阿猛鎮交界,西與硯山縣阿基村和邱北縣天星鄉相連,北接者兔鄉。全鎮國土面積496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6.4攝氏度,年降水量1040毫米,適合種植烤煙、玉米、水稻、花生等農作物。全鎮轄11個村委會、176個村小組,2007年末共有人口12575戶62840人,其中農業人口12463戶60637人,占全鎮總人口的。[1]

珠琳鎮-農業

珠琳鎮

2009年,廣南縣珠琳鎮實施的「兩個千畝」連片示範樣板分別安排在飛機落片區1000畝淨種雜交玉米高產創建樣板,麻粟沖片區1000畝辣椒套種雜交玉米示範樣板。

為完成樣板任務、提高樣板區質量、體現種植規模化、規範化、生產標準化,起到好的輻射帶動作用。5月3日在農業局王副局長、農技中心陸主任、植保站農站長的帶領下,珠琳農技站全體職工在樣板沒栽種之前對樣板區進行統籌規劃。在公路垂直畫線分墒、請人拉溝,1000畝辣椒套種雜交玉米示範樣板區全部以2.6米開墒,墒兩邊套種玉米,玉米行距40厘米。1000畝淨種雜交玉米高產創建樣板區按7000株/畝:(大行2.4尺×小行1尺) ×株距0.5尺;6000株/畝:(大行2.4尺×小行0.9尺) ×株距0.6尺;5000株/畝(大行2.4尺×小行1尺) ×株距0.7尺和行距2尺×株距1.2尺四種 規格畫線拉溝。經過幾天的努力,截至5月10日,基本完成「兩千畝」示範樣板的畫線、分墒、拉溝任務,為今年樣板的規範化栽培奠定了基礎。

珠琳鎮-基礎設施

珠琳鎮

路。村莊主幹道和入戶路全部硬化,有路沿石或支模澆灌,線形美觀,路面平整,暗溝排污村內道路兩傍、公共場所和農戶房前屋後院內栽樹種草進行美麗化綠化。

電。實施農村電網改造,戶通電率達100%,實現農村與城市同網,同價。

水。戶均1口小水窖(或通自來水),人畜飲水衛生安全。

房屋。民居特色鮮明、抗震能力強,人畜分居,整潔實用。

沼氣。戶均建有1口以上沼氣池,並與改廄、改廁、改廚相結合。

珠琳鎮-社會事業

珠琳鎮

活動室。每村建一個科技文化活動室、一塊活動場地和一間公廁。分為2—4個村民小組的,根據實際情況,本着適用、實效和村民自願的原則,合建一個科技文化活動室。

科技培訓。開展勞動技能培訓,戶均掌握1門以上適用科學技術。

教育。能就地就近上學,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衛生。加強村醫培訓,村民新農合參合率100%。

廣播電視。建設地面衛星電視接收站或安裝閉路電視網絡,能收看8套以上電視節目。

通信。在不通手機信號的,每村至少安裝一部「致富通」固定電話。

珠琳鎮-精神文明

珠琳鎮

文明建村。在示範村中大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婦女之家」「青年之家」、「平安村」「無毒村」創建評比活動,將所有示範村建成生態文明村。

移風易俗。優生優育、無計劃外生育。破除迷信,移風易俗,婚喪嫁娶新事新辦,加強培訓和引導,提高村民文明程度,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促進家庭團結、鄰里和睦、社會和諧。

文體活動。每村組建1支業餘文藝隊,充分利用活動室、活動場地,發揮村文藝隊的作用,積極開展各種文體活動,用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宣傳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豐富農民文化生活,讓群眾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示範村的建設、管理和發展中來。

珠琳鎮-生態保護

珠琳鎮

封山育林。實行封山育林,保護生態自然環境和植被,促進生物多樣性和諧發展。

植樹造林。搞好村內綠化美化,提高植被覆蓋率。

節柴改灶。引導群眾樹立良好的生活用能習慣,增強生態環境意識,煮飯做菜用沼氣池,烤煙用煤,豬生喂,減少砍柴燒柴。

淨化。村內豬雞牲畜不亂放養,「四堆」(柴堆、草堆、糞堆、垃圾堆)堆放整齊規範。公共場所衛生有人經常打掃,保持乾淨。

珠琳鎮-基層組織

珠琳鎮

組織建設。加強村黨支部和村小組班子建設,把責任心強、能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能人選入班子,使班子成為帶領群眾發展生產、建設新農村的組織者。健全村內婦女、共青團、民兵、治安等組織,並能正常開展活動。

村務公開。村政務、財務要適時公開,特別是示範村建設的資金、物資補助、分配、使用和結算情況,要及時給予公示、公開,確保扶貧資金使用落到實處,發揮效益。

村規民約。制定《村規民約》、《衛生公約》,規範群眾行為,增強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能力。對村內公益項目,要建立後續管理制度,管好用好發揮效益。

「雲嶺先鋒」工程。把「雲嶺先鋒」工程、農村黨員先進性教育與扶貧開發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班子建設、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同步前進。

衛生、文化、廣播電視

衛生保健事業穩步推進,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防病治病能力不斷提高,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門診4432人次,住院756人次,治癒好轉率達86.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62%,兌現住院補償資金587677.68元,受補償1045人次,兌現門診補償資金61942.27元,受補償9446人次。認真做好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挖掘和整理工作。組織苗族蘆笙隊、壯族民歌和回族青年文藝隊參加廣南縣「花街節」和阿哈銅鼓參加省、州展覽。廣播電視事業進一步發展,村級地面衛生接收站發展到62座,廣播室發展76個,廣播電視覆蓋率達85%。

人口、資源、生態

認真落實「獎、優、免、補」政策,年內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9‰,持證生育率達93.7%,出生率16.7‰。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207本,其中有60戶按時足額領取了一次性獎金,共計59000元;有47名獨生子女享受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一費制」;有74名60—70周歲獨生子女家庭領取了養老補助金。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格採伐審批手續,保護森林資源,搞好小流域治理,保持水土流失,加強宣傳和管護力度,全鎮森林覆蓋率21.4%。

財稅、金融

積極開展稅法宣傳、加強征管,堅決打擊偷稅、騙稅、抗稅行為,做到應收盡收,圓滿完成各項財政稅收任務。堅持「三農」服務方向,轉變作風,改進服務,千方百計籌集資金,盤活存量,優化增量,降低風險,保證了全鎮農業生產資金的需求。信用社各項存款餘額3100萬元,比上年末淨增了200萬元。其中:儲蓄存款餘額為2900萬元,比上年末淨增了7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2300萬元,比上年末淨增646萬元。全年累計投放貸款1065萬元,比上年同期多投211萬元。

土地、城建、工商

對違法占地、非法採石場和小煤窖進行專項治理,共查處各類案件56起。受理山林山界土地糾紛68起,全部調處完畢。辦理建房手續76件,地籍調查95宗,發證95本,發證率100%。狠抓集鎮環境衛生工作,整治集鎮髒、亂、差。先後為24戶建房戶進行規劃放線,為3戶個體私營企業規劃審批。制止違章建築6起,拆除超線建築2戶。全年共查處無照經營7件,限期辦理登記38戶。在開展市場監管執法中,共出動執法人員125人次,出動車11輛次,檢查經營主體246戶,檢查集市4個,查處違法違章案件6件,沒收各種假冒偽劣商品物資678件。

農民負擔、民政、勞動保障

認真貫徹農村稅費改革精神,落實優惠政策措施,在上年的基礎上,農業稅又減免了18萬元。全年共拔付各種救濟口糧70000斤,衣服1634件(套),被子24床,發放低保金188700元,辦理婚姻登記104對。實施「打工經濟」戰略,通過宣傳、動員、引導,2004年常年在外打工有6087人,打工人員通過郵政寄回珠琳的勞務收入達720萬元。

安全生產

嚴格執行道路交通安全催辦制,以邱北1.26特大交通事故為反面教材,組織人員配合公安、交警上路執勤,嚴禁農用機動車違章載人。加強對農村用電、用火安全知識宣傳,做到安全生產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全年未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

自身建設

按照「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文明」的要求,加強自身建設。鎮人民政府先後被州人民政府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榮獲集體二等功;在農村稅費改革工作中,我鎮被州委、州政府表彰的先進個人2個,被縣委、政府表彰獎勵的先進個人10人,同時,還被授予「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先進鄉鎮」稱號;在烤煙生產工作中,被州委、州政府表彰獎勵的先進個人2人,被縣委、政府表彰獎勵的12人,同時,還被州政府授予「2004年烤煙生產先進集體」稱號。

相關視頻

珠琳鎮中寨 家鄉片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