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瑞昌市銅城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瑞昌市銅城學校,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三批國防教育特色學校[1]

校園諮詢

縣區園地】瑞昌市銅城學校:戲曲進校園 綻放新芳華

抬頭挺胸、腳跟壓腳尖、跟上音樂節奏,一二三四……」11月2日,在瑞昌市銅城學校的舞蹈室內,瑞昌市採茶戲保護中心演員汪茶英正在帶領學生練習採茶戲的動作要領。14個學生腳踩小生靴,手捏蘭花指,在悠揚婉轉的戲曲伴奏中,依次變換壓步、存身、長身等戲曲跑法。

2021年,瑞昌市採茶戲保護中心帶着瀕危劇種——瑞昌採茶戲走進銅城學校,為師生們講解採茶戲的基本知識,帶來花槍、扇子等道具,讓學生們體驗穿戲服的感覺,在玩的過程中,同學們對採茶戲產生了濃厚興趣。

瑞昌採茶戲曾廣受當地群眾喜愛,這種融合湖北黃梅戲和瑞昌民俗風情的戲曲,唱腔抒情柔美,表演簡練樸實,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2008年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2]遺產名錄。然而近年來,受流行文化等因素的衝擊,瑞昌採茶戲日漸式微,在2021年被列為國家級瀕危劇種。

去年5月,瑞昌市文廣新旅局指導瑞昌市採茶戲保護中心,在銅城學校創建瑞昌採茶戲傳承中心,讓採茶戲走進校園,傳承地方非遺。

「我們把採茶戲作為學校的特色課,學生可以根據興趣自主報名。」銅城學校校長陳敬黨介紹,「學校提供了200平方米的場地,打造專門的舞台、化妝間和舞蹈室,還在校內外特聘4名教師。」

作為特聘教師,汪茶英開設了戲曲理論、戲曲表演、戲曲基本功訓練、戲曲實踐等課程,從學生中選出好苗子重點培養,為瑞昌採茶戲的長遠發展「造血」。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下,學生們很快學會了《梁祝姻緣·十八里相送》《送茶香》等經典劇目,新鮮血液的新演繹,讓瑞昌採茶戲在省市縣各類文藝演出上頻頻亮相。去年12月,這些孩子們帶着瑞昌採茶戲,參加第二十六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大賽,獲得「小梅花集體節目」稱號。

「學習採茶戲不僅讓我多了一項技能,還讓我站上更高的舞台。我還想繼續學下去,讓更多人知道瑞昌採茶戲,傳承家鄉文化。」飾演梁山伯的學生談然然說。

令汪茶英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學生愛上了瑞昌採茶戲。銅城學校今年秋季新開的特色班中,有20多名學生選擇了瑞昌採茶戲。

「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要進校園,還要留在校園裡。」陳敬黨認為,年輕群體的加入,讓古老的戲曲重新煥發活力。銅城學校還將打造瑞昌採茶戲名師工作室,充實教師力量,拓展戲劇曲目,讓更多學生成為家鄉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