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癇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癇證

以發作性神識恍惚,或突然昏仆、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或口中如有豬羊叫聲等為臨床特徵的神誌異常疾病。又稱癲癇、癲疾,俗稱羊癲風、羊癇風。多因七情失調,大驚大恐,或飲食失調,六淫所傷等引起,還與先天因素關係較密切。

病情有輕重不同,輕者發作持續時間短,發作間歇長,發作程度輕,僅見目直神呆,但無抽搐、昏仆等。

重者發作持續時間長,間歇時間短,發作程度重,證見卒然昏仆,抽搐涎涌等。

基本信息

  • 中醫學名: 癇證
  • 其他名稱: 癲癇,羊癲瘋
  • 主要症狀: 目光呆滯,抽搐涎涌
  • 傳染性: 無傳染性

臨床辨證證型

①肝風痰濁型癇證。證見突然昏仆,抽搐流涎,或喉中聲響,苔白膩,脈弦滑。治宜滌痰熄風,方用定癇丸。

②肝火痰熱型癇證。證見突然昏仆,抽搐流涎,平素急躁易怒,心煩口苦,舌苔黃膩,脈弦滑數,治宜清肝化痰,方用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加減。

③肝腎陰虛型癇證。癇證反覆發作,日久不愈,伴有腰酸耳鳴,頭暈目眩,舌紅苔少,脈細數。治宜滋補肝腎,方用六味地黃丸加味。

④脾胃虛弱型癇證。癇證日久,神疲氣短,納少便溏,伴有胸悶嘔惡,舌淡脈濡。治宜健脾和胃,方用六君子湯加味。

中醫辨證論治

1、肝風痰濁

治法 滌痰熄風,開竅定癇

方藥 定癇丸加減

2、脾虛痰盛

治法 健脾和胃,化痰降逆

方藥 六君子湯加味。

3、心血不足

治法 益氣養血,寧心安神

方藥 酸棗仁湯加減

4、肝腎陽虛

治法 滋補肝腎,潛陽安神

方藥 右歸丸加減

飲食療法

(1)天麻陳皮粥:天麻、陳皮各1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粥成加入白糖適量調勻,分2次服。適用於風痰阻閉型。 (2)杞子燉羊腦:枸杞子30克,羊腦1副,放燉盅內加適量水,隔水燉,鹽調味服。適用於心腎虧虛型。 (3)絲瓜飲:老絲瓜1段,杏仁12克,陳皮10克,水煎服。適用於痰火內盛型。

預防調護

避免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不宜偏食辛辣、油膩食物,宜戒煙酒。 不宜從事高空、水上、駕駛等工作,以免發生意外。 發作時應除去假牙,保護舌頭,保持呼吸道通暢,以免窒息。

醫案

癲癇(來源,大醫精成網《陽作仁·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癒癇證,23年未復發》)

患者,**,男,11歲,1985歲7月18日19點30分診,患兒在吃飯時突然昏仆,口吐白涎沫,發出一種呼嚕呼嚕的聲響,雙目上視,四肢抽搐,數分鐘後緩慢甦醒。

病史:患者在二歲多時發作過,五歲時又發作,以後每年發作二、三次。西醫診斷為:癲癇。

【查】:舌質淡,苔白膩,脈弦滑。

【證屬】:脾虛濕困,風痰閉阻。

【治宜】:健脾袪濕,化痰熄風

【方用】:半夏白朮天麻湯。

【處方】:清半夏10克,白朮(土炒)10克,天麻8克,茯苓(打碎)10克,橘紅6克,甘草5克,大棗(去核)3枚,生薑2片。

【用法】:冷水浸泡半小時,煎沸後文火半小時即可,第二煎沸後半小時,二次合併約300CC。分4~5次服完,一天一劑。

【效果】:上方連續服用25劑。至今23年,未再發作,從初中、高中到大學本科畢業現已工作十餘年一切完全正常。

【體會】:半夏白朮天麻湯為:清·程國彭《醫學心悟》方,用治風痰上擾之眩暈,頭痛,胸膈痞滿等證。本案癇證與半夏白朮天麻湯所治,主症不同,但其病

因同為脾虛濕困,風痰閉阻,故用健脾袪濕,化痰熄風之法,使風熄痰消,脾健濕袪,癇證自俞。[1]

視頻

參考文獻

  1. 每天學中醫——癇證,騰訊,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