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豔粉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豔粉蝶

圖片來自台灣蝴蝶圖鑑

優越斑粉蝶(學名:Delias hyparete,英文俗名:Painted Jezebel,別名:紅紋粉蝶、紅緣粉蝶、紅緣斑粉蝶)在台灣又名白豔粉蝶,是屬於粉蝶科的一種蝴蝶,是斑粉蝶屬的一種。廣泛分佈於東洋界,包括喜馬拉雅山脈華南東南亞一帶之中至低海拔地區。模式產地為印尼爪哇島[1]。中型粉蝶。軀體大部分呈白色,僅胸部及腹部前半部略帶灰色。雄蝶翅背面底色白色,前翅翅頂及後翅外緣有黑褐色斑紋。翅腹面底色白色,翅脈上覆黑褐色鱗;前翅由翅基沿前緣至翅頂附近有黑邊。後翅外緣有一列鑲黑邊的紅紋,翅面基部黃色。雌蝶翅背面黑褐色斑紋較雄蝶發達,翅脈上覆黑褐色鱗。

成蟲全年可見,飛行緩慢,愛訪花。幼蟲寄主為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植物[2]

分佈地區

中國(廣西廣東雲南)、台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不丹印度孟加拉[3]。在臺灣主要棲息在有其寄主植物生長的山坡地。一年多代,成蝶飛翔方式優雅緩慢,好訪花。幼蟲有聚集性,取食桑寄生科植物。

形態

幼蟲剛孵化時體色爲黃色,有黃色毛。成蟲前翅前緣長33-36毫米。頭、胸、腹均呈白色,僅胸部及腹部前半部略帶灰色。雄蝶翅背面底色白色,前翅翅頂及後翅外緣有黑褐色斑紋。翅腹面底色亦為白色,翅脈上覆黑褐色鱗,尤以後翅為然;前翅由翅基沿前緣至翅頂附近有黑邊,翅基有一黑褐色條紋。後翅外緣有一列鑲黑邊的紅紋,翅面基半部呈黃色。

雌雄斑紋相似,雄蝶翅膀背面白色部分較大,翅脈兩旁無黑色鱗分佈;雌蝶則相反,後翅外緣黑褐色斑紋較雄蝶鮮明,翅脈上覆黑褐色鱗使翅脈呈黑色[2]

生長習性

幼期

幼蟲的寄主為桑寄生科鈍果寄生屬大葉桑寄生T. liquidambaricolus)及忍冬葉桑寄生(T. lonicerifolius)、五蕊寄生屬五蕊寄生D. pentandra)及檀香科寄生藤屬寄生藤D. frutescens)等植物。幼蟲在中海拔山區的夏,秋季可以正常生長,但冬季及早春時,幼蟲常會脫皮失敗或是死於前蛹期,即便順利化蛹者也不易羽化,無法正常發育的主因可能是受到氣溫過低影響。化蛹時多半會爬離寄主植物,蛹化於枝條下方或葉下表。

桑寄生科的植物多寄生金縷梅科茶科薔薇科殼斗科等植物上,少數的荒廢果園、茶樹園裡偶爾能發現幾叢桑寄生,冬季樹木落葉後,不落葉的桑寄生會特別顯眼[4][5]

成蟲

一年多代。全年四季可見。出沒於海拔0-1000米地區的常綠闊葉林。飛行緩慢,常在花叢上覓食。卵是聚產,雌蝶在葉片上隨機散產卵粒,直立躺或半傾倒者皆有,有時雌蝶會邊走邊產,留下一排左右交錯的卵粒。雌蝶產卵偏好植株較小的桑寄生,又以枝條末梢尚未成熟革質的葉片較受青睞[2][5]

  • 周堯. 中國蝴蝶原色圖鑑. 中國: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10-01: 116. ISBN 9787534923043 (中文(繁體)‎). 

參考文獻

  1. Linnaeus, 1758.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Secundum Cla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monymis, Locis. Tomis I. 10th Edition Syst. Nat. (Edn 10) 1 : 469
  2. 2.0 2.1 2.2 徐堉峰. 臺灣蝴蝶圖鑑.上【弄蝶、鳳蝶、粉蝶】.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年2月10日: 288-289. ISBN 9789861776705 (中文(繁體)‎). 
  3. Chou, 1994. Monografia Rhopalocerorum Sinensium 1: 234-235 ()
  4. Corbet & Pendlebury, 1992. The butterflies of the Malay Peninsula. Fourth Edition revised by J. N. Eliot with plates by Bernard D'Abrera Butterflies Malay Peninsula (4th edn)
  5. 5.0 5.1 呂至堅、陳建仁. 蝴蝶生活史圖鑑. 台灣: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4年3月23日: 155, 157. ISBN 9789861777849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