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血(學名: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var. heterophyllum Tsiang)又叫絡石、石龍藤,為夾竹桃科的常綠藤本,絡石原產中國山東、山西、河南、江蘇等地,在園林中多作地被。石血是一種常用中藥,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對小便白濁、喉痹腫塞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形態特徵

常綠木質藤本;莖皮褐色,嫩枝被黃色柔毛;莖和枝條以氣根攀援樹木、岩石或牆壁上。葉對生,具短柄,異形葉,通常披針形,長4~8厘米,寬0.5~3厘米,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葉面無毛,葉背被疏短柔毛;側脈兩面扁平。花白色;萼片長圓形,外面被疏柔毛;花冠高腳碟狀,花冠筒中部膨大,外面無毛,內面被柔毛;花葯內藏;子房2枚心皮離生;花盤比子房短。蓇葖雙生,線狀披針形,長達17厘米,寬0.8厘米;種子線狀披針形,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4厘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主要價值

【別名】絡石、石鯪(《本經》),鯪石、明石、懸石、雲花、雲珠、雲英、雲丹(《吳膂本萆》),石蹉、略石、領石、石龍蘼(《別錄》),耐冬(《唐本草》),絡石草(《近效方》),鬼系腰(《外科精要》),石薜荔(《醫學入門》),白花藤(《植物名實圖考》),爬山虎(《南京民間藥草》),過牆風(《廣西中獸醫藥植》),爬牆虎、鹿角草(《江蘇植藥志》),羊角藤(《廣西中藥志》),乳風繩(《浙江民間草藥》),石氣柑、萬字金銀(《四川中藥志》),沿壁藤、鐵線草、風藤、折骨草、交腳風(《湖南藥物志》),合掌藤、雙合草、剃頭草(《閩東本草》),石盤藤、過橋風(《江西草藥》),綠刺、酸樹芭、膏鏈、軟筋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1]

來源

為夾竹桃科植物絡石的莖、葉。秋季落葉前採收,曬乾。

性狀

乾燥的莖枝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1.5~5毫米,多分枝,彎曲,表面赤褐色或棕褐色,有縱細紋,散生攀援根或點狀突起的根痕,以節部為多,莖節略膨大。質堅韌,折斷面淡黃白色。葉片對生,多數已脫落,呈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有時稍卷折,淡綠色或暗綠色,厚紙質。氣弱,味微苦。以莖條均勻、帶葉者為佳。

化學成份

莖含牛蒡甙、絡石糖甙、羅漢松樹脂酚甙、降絡石糖甙、橡膠肌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加拿大麻糖等。

藥理作用

牛蒡甙可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使冷血及溫血動物產生驚厥,大劑量引起呼吸衰竭,並使小鼠皮膚發紅,腹瀉,對離體兔腸及子宮則抑制之。

炮製

用水洗去泥土,揀淨雜質,稍浸泡,潤透,切斷,曬乾。

性味

苦,涼。

①《別錄》:微寒,無毒。

②《藥性論》:甘,平。

③《綱目》:味甘微酸不苦。

④《江西草藥》:性平,味淡微澀。

歸經

入肝、腎經。

①《本草經疏》:足陽明,手、足少陰,足厥陰、少陽經。

②《得配本草》:入足厥陰經氣分。

功能主治

祛風,通絡,止血,消瘀。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癰腫,喉痹,吐血,跌打損傷,產後惡露不行。

①《本經》:主風熱死肌癰傷,口乾舌焦,癰腫不消,喉舌腫,水漿不下。

②《別錄》:主大驚入腹,除邪氣,養腎,主腰髖痛,堅筋骨,利關節。

③《藥性論》:主治喉痹。

④《唐本草》:療產後血結。蝮蛇瘡,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心悶;刀斧傷諸瘡,封之。

⑤《本草拾遺》:煮汁服之,主一切風。

⑥《中國藥植志》:祛風止痛,通絡消腫。適用於關節痛,肌肉痹痛,腰膝酸痛等症;也能消散諸瘡,去咽喉腫痛。

⑦《中國藥植圖鑑》:預防流產。

⑧《江西草藥》:祛風活絡,涼血止血。治關節炎,肺結核,吐血,外傷出血,風火牙痛,瘰癧,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浸酒或入散劑。外用:研末調敷或搗汁洗。

注意

①《本草經集注》:杜仲、牡丹為之使。惡鐵落,畏菖蒲、貝母。

②《藥性論》:惡鐵精。殺殷孽毒。

③《本草經疏》:陰髒人畏寒易泄者勿服。

【附方】

①治筋骨痛:絡石藤一至二兩。浸酒服。(《湖南藥物志》)

②治關節炎:絡石藤、五加根皮各一兩,牛膝根五錢。水煎服,白酒引。

③治肺結核:絡石藤一兩,地菍一兩,豬肺四兩。同燉,服湯食肺,每日一劑。

④治吐血:絡石藤葉一兩,雪見草、烏韭各五錢。水煎服。(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藥》)

⑤治腫瘍毒氣凝聚作痛:鬼系腰一兩(洗淨曬乾),皂角刺一兩(銼,新瓦上炒黃),瓜蔞大者一個(杵,炒,用仁),甘草節五分,沒藥、明乳香各三錢(另研)。上每服一兩,水酒各半煎。潰後慎之。(《外科精要》止痛靈寶散)

⑥治喉痹咽塞,喘息不通,須臾欲絕:絡石草二兩。切,以水一大升半,煮取一大盞,去滓,細細吃。(《近效方》)

⑦治外傷出血:絡石藤適量。曬乾研末。撒敷,外加包紮。(《江西草藥》)

【各家論述】

①《綱目》:絡石,氣味平和,其功主筋骨關節風熱癰腫,變白耐老,即醫家鮮知用者,豈以其近賤而忽之耶。服之當浸酒耳。

②《得配本草》:絡石,配射干、山梔,治毒氣攻喉。配參、苓、龍骨,治白濁已甚。

③《要藥分劑》:絡石之功,專於舒筋活絡。凡病人筋脈拘攣,不易伸屈者,服之無不獲效,不可忽之也。

④《本草正義》:絡石氣味,《本經》謂之苦溫,蓋以功能通經絡活血而言之,故以為溫。然《本經》主治,純是熱症,則非溫熱可知,故《別錄》改作微寒,而《御覽》引李當之說,且以為大寒也。此物善走經脈,通達肢節,《本經》主風熱死肌,《別錄》養腎,主腰髖痛,堅筋,利關節,皆即此義。其治癰腫、喉舌腫,口乾舌焦,皆苦寒泄降之功用也。《別錄》謂其除邪氣,則以邪熱而言。凡《本經》、《別錄》邪氣二字,所賅最廣,其實各有所主,並非泛辭,讀者當以意逆之,自能悟到,不可混作一例看。惟大驚入腹四字,則不甚可解,當付闕疑。蘇恭謂療產後血結大良,蓋以瘀露不通而言,苦泄破瘀,且善通絡,是以主之。又謂主蝮蛇瘡毒心悶,則清熱泄降,固解毒之良藥。又謂刀斧傷瘡,敷之立瘥,則又外治活血之神丹矣。藏器謂主一切風,即《本經》治風熱死肌,《別錄》利關節之義。今用以舒節活絡,宣通痹痛甚驗。

【備註】除上述品種外,尚有以桑科植物薜荔的不育幼枝作絡石藤使用。其莖枝較夾竹桃科絡石藤為細,葉互生,橢圓形,先端鈍圓,棕綠色或黃褐色,革質。味淡。參見薜荔條。又絡石在少數地區亦作石南藤使用。參見石南藤條。

【摘錄】《*辭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