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碘蒸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碘蒸氣就是升華後的,有毒性,遇冷易凝華成固態碘。固體碘是紫黑色,碘蒸氣是深紫色。元素周期表53號元素碘,單質碘呈紫黑色晶體,易升華,升華後易凝華。有毒性和腐蝕性

碘具有較高的蒸氣壓,在微熱下即升華,純碘蒸氣呈深藍色,若含有空氣則呈紫紅色,並有刺激性氣味。

  • 特   點:遇冷易凝華成固態碘
  • 形   成:升華後的碘
  • 性   質:有毒性
  • 顏   色;純碘蒸氣呈深藍色,若含有空氣則呈紫紅色
  • 氣   味:刺激性氣味

碘蒸汽信息

碘蒸氣就是升華後的碘,有毒性,遇冷易凝華成固態碘。大量的碘蒸汽對人來說,是有毒的,碘蒸氣會劇烈地刺激眼、鼻粘膜,嚴重時會使人中毒致死。碘具有較高的蒸氣壓,在微熱下即升華,純碘蒸氣呈深藍色,若含有空氣則呈紫紅色,並有刺激性氣味

碘中毒

碘為紫黑色結晶,常溫下能升華、蒸發而放出碘蒸氣碘蒸氣,常見中毒為吸入大量碘蒸氣或服碘劑引起。口服中毒碘劑有碘結晶、碘酊、盧戈氏液(含碘5%)、碘化鉀(含碘化鉀10%)、碘甘油(含碘3%)等。小兒碘中毒(iodinepoisoning)多因誤服或用量過大所致;小兒誤服碘酊3~4ml可致死亡;曾見7歲小孩因用碘酊塗治髮癬引起過敏性休克致死。

毒理

碘具有比更強的對皮膚、粘膜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吸入時主要損傷呼吸道,導致支氣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腫。口服對消化道有強烈腐蝕作用。吸收後作用於組織蛋白引起各組織器官損害,尤以腎臟損害為甚。口服致死量2~3g。

參考文章詳讀

含碘製劑如碘酊、複方碘溶液碘喉片碘甘油等為醫療中應用較廣的藥物,碘酊是家庭中常備的消毒藥品。小兒碘中毒多因誤服或用量過大所致,曾有人將碘酊誤作為止咳糖漿,而給小兒服用。少數病兒對碘過敏,治療劑量也發生嚴重反應。小兒誤服碘酊3~4mL即可致死亡。

小兒誤服較高濃度的碘劑,對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吸收後與組織中蛋白反應引起全身中毒病狀。小兒誤服後口腔內有碘味,口腔、食道和胃部有燒灼熱和疼痛,口腔和咽喉部有水腫,呈棕色,病癒後可引起食管和胃的疤痕和狹窄。病兒還出現頭暈、頭痛、口渴、噁心、嘔吐、腹瀉、發熱等症狀,糞便中可帶血。中毒嚴重的小兒面色蒼白、呼吸急促、紫紺、四肢震顫、意識模糊、定向力喪失、感覺障礙、言語雜亂,甚至昏迷、休克,或有中毒性腎炎,出現血尿、蛋白尿,嚴重者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過敏的病兒可引起過敏性休克。由於碘製劑的腐蝕性強,可引起喉頭水腫,甚至窒息,重症還可出現精神症狀、昏迷,如不能及時搶救,可引起大腦嚴重缺氧,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因此我們要將碘製劑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不讓小兒隨便拿到,特別是碘喉片要教育小兒不宜多服,另外碘酊要與止咳糖漿分開放置,並標明名稱,防止將碘酊誤作止咳糖漿給小兒服用,以防中毒。如服用了較大量碘製劑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治療,可減輕症狀。碘中毒的症狀和碘中毒後應該怎麼辦?

搶救治療碘中毒立即口服大量澱粉(如米湯、面、粥、山芋、麵包等),使之吸收碘並與之反應呈藍色,然後催吐排出:洗胃可用1~10%的澱粉液(米湯亦可)或1%硫代硫酸鈉溶液。一直到洗出液無藍色為止。洗胃後用硫酸鈉導瀉。內服生蛋清、牛奶、食用植物油以保護胃粘膜。喉頭水腫嚴重時可致呼吸道梗阻而窒息,必須立即作氣管切開。碘過敏反應引起的血管神經性水腫也可以導致喉部阻塞,應把氣管切開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口服碘製劑中毒的小兒應立即給小兒口服大量澱粉食物,如米湯、藕粉、麵條、稀飯、麵包、餅乾等,然後催吐,再用1%~10%的澱粉液或米湯洗胃,也可用1%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直到洗出液體無藍色為止。洗胃後導瀉,口服米湯、生蛋清、牛奶、植物油等以保護胃粘膜。重度喉頭水腫應給氧,引起窒息時立即切開氣管,人工呼吸。同時還要注意對症處理。

碘「過多」一般是指一次或多次攝入量大大超過人體的安全範圍上限,但不一定有明顯危害表現。碘「中毒」是指碘攝入量不僅大大超過安全範圍的上限而且具有不同類型的中毒症狀出現。當每日攝入的碘量超過1000微克,而且連續數周才可能發生碘過多。每日通過碘鹽攝入碘約200微克,這個量對人體是安全的。發生碘中毒的事故過去也有報道,主要有幾個原因:如短時間內吃大量碘劑;服用碘劑是在體內排泄比較慢的品種;不同的人對碘的耐受力不同,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往往是對碘比較敏感的個體。[1]

視頻

碘蒸氣的升華 澄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