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磁山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磁山遺址是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的代表性遺存,距今約7300年,位於河北省武安市西南20公里的磁山村東南,南洺河北岸台地上,距太行山東麓約9公里,占地近14萬平方米。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磁山遺址於1972年當地興修水利時發現。1976年至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這裡進行了三次發掘,發掘面積達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至2米,一些窖穴深達6-7米。遺址房屋主要為圓形半地穴式的。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骨器、動物骨骸、糧食窖藏等。

狗和豬是遺址人們馴養的主要動物,雞可能是家養的。

考古學家在88個灰坑中發現了十餘萬斤的糧食,專家一開始鑑定為粟,但這一鑑定結果未得到廣泛認可。後呂厚遠等重新鑑定了標本,發現這些窖穴樣品中的糧食中,早期農作物全部是黍[1],年代距今約10000—8700年前;而粟則在距今約8700—7500年期間少量出現。

磁山遺址的發現,將華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年代上推了1000多年,對中國史前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考古發掘

1972年發現的磁山文化遺址,總面積近14萬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在這裡進行了三次發掘,至1978年底,發掘面積達6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至2米,不少窖穴深達6至7米。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動物骨骸、植物標本等約6000餘種,為尋找中國更早的農業、畜牧業、制陶業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貴的線索。如果說,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許多地方還是鴻蒙未開的話,而這裡的人們已經種植穀物,飼養家禽,製作生產、生活用具,燒制陶器,進入了人類最早的文明。

中國已故著名考古專家夏鼐先生指出:「磁山文化遺址的發現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為研究和探索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提供了豐富、寶貴的地下實物資料[2]

在遺址發現了兩座房基址,均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遺址器物中,有一燒土塊,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紋,說明在7300年前這一帶即編制葦席,由此也可想像葦席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極大便利,考古學家稱此器物為全國之最。

遺址特點

磁山遺址發現的房子為橢圓形和圓形兩種。半地穴,深約 1.2米,長3米,寬2米。前有一坡道或台階。房內堆積很多,蘆葦壓印的燒土地當是房子牆壁或屋頂的遺存。窖穴有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和不規則等幾種,以長方形為最多。

有的窖穴底部有一塊大礪石,周圍散布很多石塊、石片、殘石器和石器成品,可能是當時石器加工場所。有的底部發現在石磨盤和石磨棒旁放一陶罐。糧食窖穴形狀多長方形,深度在3~6米之間,底部有腐朽的粟灰堆積,厚度一般在0.5~2.5米之間。

視頻

磁山遺址 相關視頻

磁山遺址中的陶器
彭林教授.磁山遺址與農業起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