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社會地理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社會地理學(social geography)是研究各種社會集團的區域分布、空間利用類型及其地域類型形成過程的學科。社會集團具有不同的類型,起源於特定的物質文化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代表了不同的社會集團對不同自然環境的反應,具有一定的空間分布。居住在世界上的人們有不同的方式生活,他們的民族祖先、文化習俗宗教信仰語言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等都有很大差異,因而可以劃分成不同的社會集團。而社會集團不論大小都占有地球表面的一部分,都在不同程度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形成不同的空間布局。

起源

社會地理學主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發展起來,但它起源於20世紀初。法國人文地理學者維達爾·白蘭士曾以可能論的觀點為社會地理學初步奠定了理論基礎[1]

早期的社會地理學包括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和城市地理學等方面的內容,曾進行了農村和城鎮的區域分析、城市化趨向、城市網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他們還研究過遊牧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等社會集團的地理分布及其與環境的關係,聚落的分布和類型及其與地理條件的關係,並涉及文化地理學的一些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範圍的社會變化十分劇烈,使得社會地理學更加重視解決社會實際問題,諸如繪製人口、年齡。性別差異的地理分布圖;考察農村人口的文化背景,探索語言、宗教等文化現象的分布和變遷;對種族歧視、階級衝突、貧富不均、犯罪及文化娛樂等問題也有所研究。

由於能運用更為精確的地圖和計量手段,在工作方法上有所革新,試圖對解決的實際問題提供數字分析。60年代以來,在瑞典學者T.哈格斯特朗和其他地理學者倡導下,社會地理學還探討社會和文化現象的發展規律,說明它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所進行的擴散和傳播。由於社會地理學強調社會因素對形成區域特徵的作用,50年代即對模式發生興趣,認為區域特徵以一定的生活模式(或稱生存形式)作為具體表現,通過模式可以確立世界各地的人文景象,比較各個區域的人文差異。60年代地理數量方法的應用,大大推動了社會、文化現象時空擴散的研究。如社會區域分析在城市生態研究中採用因素分析法等。

發展趨勢

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基礎的地球系統科學,跨越一系列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將全球尺度和區域尺度研究相融合。地理學傳統的地球整體觀被賦予全新的內涵,地理學雖然包括了自然社會兩方面的內容,但要實現跨學科的綜合集成卻面臨着新的挑戰。各國地理學家都在不斷追求,以期使地理學的研究水平逐步提高,為建立現代地理學而努力[2]。從發展看,現代地理學有一些明顯的動態和趨勢。

視頻

社會地理學 相關視頻

歷史與社會 地理微課
《經濟地理與企業興衰》地理學、社會學

參考文獻

  1. 歷史社會地理研究芻議,豆瓣 , 2008-7-3
  2. 中國地理學:讓人欣喜讓人憂,中國網 , 20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