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禹會村遺址位於中國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秦集鎮禹會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左傳·哀公七年》和《漢書》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禹會」由此得名。禹會村遺址位於塗山南麓,淮河東岸,呈南北狹長形分布,總面積至少有5O萬平方米,淮河大堤和206國道從遺址中穿過。禹會村遺址於1980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被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於2006年對其進行試掘。2007~2011年,連續進行了五次規模性發掘,發現了大型祭祀遺址和大型簡易工棚遺址,出土遺物以陶器為主,其次為石器中的磨石,罕見骨器,未見蚌器。發掘表面,該遺址不是長期定居的聚落遺址,而是大量人群短期聚集從事祭祀活動的遺址。禹會村遺址是目前在淮河流域發現的最大的較單純的龍山文化遺址,所反映的文化特徵具有明顯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龍山文化特徵,體現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碰撞、交融的文化現象。這些發現佐證了《左傳》的記載。

目錄

基本內容

禹會村遺址又名禹墟,位於塗山南麓,蚌埠市禹會區秦集鎮禹會村。面積約60萬平方米,是一處較大的龍山文化時期遺址。

禹會村遺址地表遺存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陶器以夾砂紅褐陶為主,另有少量器物為夾穀殼、蚌末陶;陶器陶胎厚重、火候低;器形有等,足有側三角形扁足、「鬼臉」式空足和尖錐足等。陶器的紋飾以素麵為主,有少量劃紋、弦紋、繩紋和捺窩紋[1]。根據遺址分布特點和採集的標本分析,禹會村遺址是淮河岸邊的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晚期的一處較大的古人類聚落遺址。根據C14測定為距今約4100年,與傳說中的大禹時代基本相符。禹會村的村名在《漢書》中就有記載,一直延續至今,可見村名存在之悠久。禹墟的稱謂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的「禹墟在(塗)山西南」中得到確指,這正與蚌埠西南郊禹會村的禹墟相吻合。1981年發現禹會村有龍山時期的文化遺址,這片遺址從淮河東岸大堤下一直延續到村中,初步勘探出整個遺址區規模約有60萬平方米。這裡已經發掘出土大量鬼臉式鼎足陶器碎片、動物牙齒、碳粒物、石鏃和耕作石器工具等,根據已出土的文物推斷,禹墟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禹墟的發掘被列入「國家文明探源」課題的一個子課題。經國家文物局、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課題組批准的禹墟考古發掘工程,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懷研究員率隊具體實施發掘以來,禹墟陸續出土的文物已引起舉世關注,遺址被專程來禹墟遺址實地考察的國內考古界十多位專家確認為龍山文化晚期,特別是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實驗室通過碳14測定王吉懷試掘時出土的木炭等標本,進而得出該標本準確年代為公元前2350至2190年的結論,使禹墟遺址的斷代有了科學依據,同時也驗證出土文物與大禹時代相吻合。據傳說,4100多年前,大禹在這裡會諸侯,娶塗山氏女為妻,三過家門而不入。根據現有的考古材料推斷,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國古代國家(夏王朝)形成關鍵時期,當處於龍山文化中晚期。這也正是「探源工程」所要考證的問題。

2001年7月,蚌埠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於2006年實地勘察和鑽探後,又於2007年至2011年先後進行了5次規模性發掘,揭露面積8000多平方米。遺址全面揭露出一處面積為2500多平方米的大型祭祀台基以及大型祭祀溝、祭祀坑和大型簡易式工棚建築等[2]。並出土了大量相同時期且具有不同地區考古學文化特點的陶器,地域範圍涵蓋了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等地,凸顯了各地文化交匯於此的文化現象。禹會村遺址考古發掘獲得的重大學術成果,對解讀《左傳》:「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史記》:「夏之興焉以塗山」等歷史記載提供了強力支撐,為解讀淮河流域文明化進程提供了有力佐證,對研究古淮夷文化、大禹治水以及夏王朝的建立等一系列歷史學和考古學問題都具有重大意義,在中國考古史上占據很重要的地位。2013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禹會村遺址 相關視頻

走讀蚌博(6):禹會村遺址之大禹治水
蚌埠禹會村遺址—龍山文化遺存保護修繕項目開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