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制公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制公約》(法語:Convention du Mètre,英語:Metre Convention),為法、俄、德等17個國家於1875年5月20日簽署的一項國際公約[1]。依該公約成立了旨在協調國際計量和協調米制發展的國際計量組織,同時也設立了監督該組織運行的機構體系。最初,米制僅涉及質量和長度單位,但1921年的第6屆國際計量大會對其進行了修訂,將任務擴展到所有物理量的測量。在1960年的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更新了米制公約框架下舊有的單位制體系,改為「國際單位制」(SI)。

依米制公約,國際計量組織包含3個層次的機構設置:

國際計量大會(法語:Conférence générale des poids et mesures,簡稱CGPM):是米制公約的最高組織形式,通常每4年在巴黎召開一次會議,由米制公約各成員國和附屬成員代表參加[2]

國際計量委員會(法語:Comité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簡稱CIPM):是該組織的領導和監督機構,由來自18個不同成員國的18名計量專家組成。

國際計量局(法語: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簡稱BIPM):廣義指米制公約所建立的國際計量組織;狹義指該國際組織的局址或秘書處,坐落於法國塞夫勒,保存着國際千克原器,負責國際計量組織的日常運行。國際計量局的組織結構包括:局長,物理計量、時間電離輻射、化學四個科研處,以及局長辦公室、國際聯絡與合作部、綜合服務部三個職能部門,2017年擁有來自多個國家的70餘名工作人員。來自英國國家物理研究院(NPL)的馬丁·米爾頓(Martin J.T. Milton)博士自2013年1月1日起任國際計量局局長。

該公約的成員國被限定為法國的邦交國,但是1999年,為那些希望參與CIPM互認協議(CIPM-MRA)而無法以成員國身份加入國際計量局的國家和經濟體設立了附屬成員的類別。

背景

法國大革命前,雖然有俄羅斯等少數國家使用他國的計量系統,但其他的歐洲各國都使用着不同的計量單位。法國大革命初期,法國國民制憲議會決定統一法國的度量衡,而且他們決定放棄標準化既有計量系統,而是利用自然界的量創造一套全新計量單位。1795年4月7日,法國通過的相關法案對新的計量體系進行了定義,米制單位誕生。1799年,法國政府公告使用米制系統。

19世紀初開始,米制被歐洲各國和天文物理等國際組織相繼採用或推薦採用,米制在世界上的影響迅速擴大。1817年,荷蘭開始採用米制單位,1850年至1870年間,又有一些國家陸續接受了米制單位,包括西班牙、很多南美洲共和國、意大利德國等。1863年,萬國郵政聯盟開始使用克來表示信件重量。法國政府於1870年8月、1872年9月兩次召開由採用米制國家代表參加的「國際米制委員會」會議。

視頻

米制公約 相關視頻

國際單位制的重大變革,人類文明的關鍵節點,你的體重也會有變化
解構自然-國際單位制

參考文獻

  1. 《米制公約》的簽署 ,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2. 圖說: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第四日  ,搜狐,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