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格-9戰鬥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格-9戰鬥機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研發的第一代噴射戰鬥機,第一架原型機於1946年4月首度試飛。

米格-9的設計是雙發動機,中單翼,水平尾翼的位置位於機背上方,高於機翼。由於蘇聯在噴射發動機的研發受到德國入侵而中斷,因此戰後的進度比起德國,英國與美國來說較為落後。這架飛機使用擄獲自德國的BMW 003發動機[1],機首進氣,發動機安裝在機身下方,可是排氣口位於機身中段偏後的部位,和現在常見位於機尾的排氣口有很大的差別。

米格-9由1946年開始生產並且進入蘇聯空軍服役,一共生產610架。除了自己使用以外,還有少量外銷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由於當時中華民國空軍不斷空襲中國大陸的上海等城市,故由1950年11月起蘇聯空軍派出4個師的米格-9駐防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但不久就被米格-15取代,1951年這些米格-9飛機全部移交解放軍。

但本機因為航程較短,主要用來訓練飛行員熟習噴射戰鬥機的操作,解放軍使用至1956年,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北京小湯山航空博物館各收藏了一架。

研製背景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研製噴氣式飛機,其中,戰鬥機是重中之重。但在是否直接仿製德國的Me262或He162噴氣機的問題上,設計師之間發生了爭論。因為這時,蘇軍已經繳獲了相當數量的德國飛機和發動機的整機和部件,可以拼裝一定數量的飛機,繳獲的技術資料和工裝也足夠開始仿製生產,但這樣將扼殺蘇聯自己的設計。最後,在雅可夫列夫等人的堅持下,決定自己研製。

除了面子問題,還有一個實際問題:德國設計的工藝要求太高,在德國備件耗盡後,蘇聯的工藝水平不足以自己大批製造,仿製也難以保證質量。由於蘇聯自己研製的噴氣發動機在進度上趕不及,高層決定先用繳獲的德國Jumo或BMW噴氣發動機,然後設法從英國進口「尼恩」和「德溫特」發動機,在40年代末或50年代初過渡到蘇聯自己的噴氣發動機。高層同時決定,米高揚和蘇霍伊用BMW003(蘇聯編號RD-20)集中於研製雙發戰鬥機,雅可夫列夫和拉沃奇金用Jumo004(蘇聯編號RD-10)集中於研製單發戰鬥機。

技術特點

米高揚飛機設計局的噴氣式戰鬥機的初始設計方案和德國的梅塞施米特Me262如出一轍,採用當時噴氣戰鬥機的主流布局。但是這個布局的迎風面積大,阻力大,沉重的發動機遠離機身軸線,橫滾時的轉動慣量大,機動性不好,單發失效後偏航力矩也大。風洞試驗表明,在發動機推力有限的情況下,這樣的噴氣戰鬥機的速度潛力不大。

首先將噴氣戰鬥機投入戰場的德國當然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二戰後期德國秘密武器盛行期間,以設計Fw190戰鬥機著稱的KurtTank設計了Ta183噴氣戰鬥機,採用機身發動機、頭部進氣的布局[2],在氣動設計上解決了很多Me262的問題。除了頭部進氣,Ta183還採用了先進的後掠翼。關於米格和當時蘇聯其他第一代噴氣戰鬥機採用頭部進氣是否受德國影響的問題,東西方一直存在爭論。蘇軍繳獲了Ta183和大批技術資料,但KurtTank和他的手下都逃到美英軍占領區,向西方盟國投降了。不管是異曲同工還是照抄不誤,一般認為戰後初期東西方很大一批噴氣戰鬥機都受到Ta183的影響,包括多種米格戰鬥機、美國的F-84、F-86、法國的「暴風」、「神秘」等,儘管這些飛機中的每一個的具體技術實現都和Ta183有很大的不同。

1945年夏,米高揚毅然下令中止翼下雙發的布局,而是採用頭部進氣的雙發設計,也就是說,兩台發動機並排安裝在前機身內。發動機前置的頭部進氣儘管看起來臃腫、醜陋,風洞試驗表明,這個新布局的阻力大大減小。新飛機開始被稱為伊-300,後來正式命名為米格-9。

視頻

米格-9戰鬥機 相關視頻

空中大戰:再現戰鬥機,同米格戰機的空中格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