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米海爾·普塞洛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米海爾·普塞洛斯米海爾·普塞洛斯(希臘語:Μιχαὴλ Ψελλός,羅馬化:Michaēl Psellos)是一名拜占庭帝國的僧侶、學者、作家、哲學家、政治家和歷史學家。他出生於1017年或1018年,儘管也有說法認為普塞洛斯直到1096年才去世,但通說一般認為其卒於1078年,基督教基督教哲學家。

在天主教,聖公會[1]和東正教中,有些信徒會將聖人[2]的名字作為自己兒女的名字;有些則會在受洗後,領受聖人的名字。此舉期望藉所屬之聖人,能為帶有自己名字的信徒祝福和禱告。有些聖人會有紀念日,紀念日的命名也會冠以聖人的名字。

簡介

關於普塞洛斯一生的訊息主要源自他自己的作品,其著作中包含了大量的自傳章節。普塞洛斯可能出生於君士坦丁堡,他的家人則來自尼科米底亞,而依據他自己的說法,普塞洛斯的祖先中包含了擔任執政官和貴族的菁英成員。他的洗禮名叫君士坦丁,米海爾為他晚年進入修道院時選擇的修道名,普塞洛斯的稱呼(即口吃者)則可能是因他個人語言缺陷而起的名字。

普塞洛斯早年在君士坦丁堡接受教育,大約在其十歲時,他被派到首都以外的地區擔任一名地方法官的秘書,以幫助家人為妹妹籌集出嫁的彩禮,在他的妹妹死後,普塞洛斯放棄了秘書一職,回到君士坦丁堡繼續他的學業,在其從學於約翰·毛羅普斯的期間,遇見了日後的普世牧首君士坦丁·萊喬德斯與君士坦丁堡的約翰八世,以及後來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世。有一段時間,他再度前往首都外的行省工作,擔任地方法官的職位。他於公元1042年前其返回君士坦丁堡,並在朝廷中得到一份擔任基層官員的機會,成為帝國內閣中的秘書。從那時起,開啟了他在宮廷內平步青雲的政治生涯。此後普塞洛斯成為君士坦丁九世朝中一位富有影響力的政治顧問(任期1042年-1055年)。同時,他也擔任君士坦丁堡大學的領銜教授,並擁有「哲學家之首」的榮譽稱號。

儘管普塞洛斯身居學術的領導地位且能力卓越,但他的拉丁語知識卻仍顯不足,如犯下把西塞羅和凱撒兩者混為一談的謬誤。這項錯誤被認為是一個經典的案例,用以說明拜占庭帝國如何在中世紀鼎盛時期幾乎失去它與名義上號稱的羅馬帝國在根源上的聯繫。

在君士坦丁九世的統治末期,出於某種原因,普塞洛斯發現自己陷入政治壓力之下,最終他為此決定離開朝廷,於公元1054年退隱至比提尼亞奧林帕斯山的奧林帕斯修道院。然而,在君士坦丁九世駕崩後不久,繼任的狄奧多拉女皇便將普塞洛斯召回朝中。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一直活躍在政壇,擔任過數屆皇帝的高級政治顧問。他在公元1057年米海爾六世到伊薩克一世的權力過渡中起了決定性的政治作用,之後是伊薩克一世至君士坦丁十世,以及羅曼努斯四世到米海爾七世。由於普塞洛斯在君士坦丁十世統治期間曾擔任過其子米海爾七世的私人教師,並且在幫助米海爾七世對抗其對手兼繼父羅曼努斯四世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普塞洛斯可能期望在他的輔政下,成為米海爾七世朝中一名更具影響力的帝師和顧問。然而,米海爾七世似乎對於關照自己的導師普塞洛斯並不感興趣,在公元1070年代中期以後,便沒有更多關於普塞洛斯在朝廷上出現的紀錄。部分學者因此認為,在公元1070年的某個時間點,普塞洛斯不得不再次回到修道院。根據普塞洛斯之後的歷史學者約翰·佐納拉斯的言論,大多數學者認為普塞洛斯於公元1078年米海爾七世退位後不久便已去世,儘管也有一些學者提出普塞洛斯應逝世於較晚的年份。而眾所皆知,保加利亞的狄奧菲拉科托斯(Theophylaktos of Bulgaria)在普塞洛斯死後寫了一封信安慰他的兄弟,他說:「您的兄弟並沒有死,但是他已經離開了神,從痛苦和疾病中解脫」。

視頻

米海爾·普塞洛斯 相關視頻

三教簡史之基督伊斯蘭
歷史上的阿拉伯帝國:穆罕默德創建了伊斯蘭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