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把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把子(學名:Nandina domestica)別名:南天竺,天燭子,紅枸子,鑽石黃,天竹,蘭竹;.屬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南天竹為暖溫帶樹種,能耐寒,耐霜雪,枝葉扶疏,經久不落,紅果纍纍如珊瑚成穗。當寒風凜冽、百花凋殘之際,南天竹葉綠果紅,令人喜愛。是我國南方常見的木本花卉種類。由於其植株優美,果實鮮艷,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常常出現在園林應用中。也常被用以製作盆景或盆栽來裝飾窗台、門廳、會場等。果實、根、葉供藥用。其根、葉可人藥,有強筋活絡、消炎解毒等功效,果實為鎮咳藥材。全株有毒,主要含天竹鹼、天竹苷等,誤食後,容易引起全身抽搐、痙攣、昏迷等中毒症狀。

中文學名: 南天竹
拉丁學名: Nandina domestica
別 稱 : 南天竺,紅杷子,天燭子,紅枸子,鑽石黃,天竹,蘭竹
界 : 植物界
門 : 被子植物門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目 : 毛茛目
科 : 小檗科
屬 : 南天竹屬
種 : 南天竹

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莖常叢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無毛,幼枝常為紅色,老後呈灰色。

葉互生,集生於莖的上部,三回羽狀複葉,長30-50厘米;

二至三回羽片對生;小葉薄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10厘米,寬0.5-2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冬季變紅色,背面葉脈隆起,兩面無毛;

近無柄。圓錐花序直立,長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

直徑6-7毫米;萼片多輪,外輪萼片卵狀三角形,長1-2毫米,

向內各輪漸大,最內輪萼片卵狀長圓形,長2-4毫米;花瓣長圓形,

長約4.2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圓鈍;雄蕊6,長約3.5毫米,花絲短,

花葯縱裂,藥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果柄長4-8毫米;漿果球形,直徑5-8毫米,熟時鮮紅色,稀橙紅色。種子扁圓形。

花期3-6月,果期5-11月。[1]

地理分布

產於中國長江流域及陝西河南潢川卜塔集鎮 河北山東湖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國外日本印度也有種植。

生長環境

南天竹性喜溫暖及濕潤的環境,比較耐陰。也耐寒。容易養護。

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對水分要求不甚嚴格,既能耐濕也能耐旱。比較喜肥,可多施磷、鉀肥。

幾種比較常見的南天竹品種:

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

南天竹可以用種子來進行繁殖,秋天採摘下南天竹的種子,採摘下來立即就可以種植。

將種子播種之後覆蓋草木灰和細膩的泥土。

年的時候幼苗生長得比較慢,要做好日常護理,鬆土除草、施用一些比較清淡的肥料。

培育三年即可進行移植,移植比較適合在春天下雨之後進行,要帶土挖起幼苗,這樣移植南天竹的成活率會比較高。

分株繁殖

我們在用分株的方法來繁殖南天竹時,適合在春天或者秋天進行。

將南天竹整株挖出來,把根部的泥土抖掉,挑選根部結合處比較窄小的地方剪斷,可以將其分成兩三株,

還要剪去一些比較大的葉子,這樣就可以將分好的植株栽植進泥土中, [2] 一般情況下我們將其培養一兩年之後就可以開花結果。

扦插繁殖

南天竹還可以使用扦插的方法來進行繁殖。扦插活動主要是在春天和夏天進行。

我們首先要選取一株已經生長了一年的南天竹,截取一段大約十五厘米長的枝條,

直接就可以種植到泥土中,我們最好選取比較濕潤、肥沃的砂質土壤。

栽植後要注意對插條的蔭蔽,還要覆蓋上塑料布來進行保濕,生根之前千萬不要鬆土和施肥。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山坡、平地排水良好的中性及微鹼性土壤也可栽植。

還可利用邊角隙地栽培。栽前整成120~150厘米寬的低床或高床。  

田間管理

南天竹適宜用微酸性土壤,可按沙質土5份、腐葉土4份,糞土1份的比例調製。

栽前,先將盆底排水小孔用碎瓦片蓋好,加層木炭更好,有利於排水和殺菌。

濕度管理

喜歡濕潤或半燥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50~70%

,空氣相對濕度過低時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由於它原產於亞熱帶地區,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8℃以下停止生長。   

光照管理

對光線適應能力較強。

放在室內養護時,儘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採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後(一個月左右),

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肥水管理

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

修剪

各生育期修剪要求:

1、營養生長期:在苗木定干整形基礎上,

以整形培養樹冠為主,定植後第一、第二年繼續培養主枝和選留副主枝,配置側枝,

使樹形緊湊,枝葉茂盛。每年培養3~4次梢,儘快形成樹冠,並及時摘除花蕾。

2、 生長結果期:繼續培養樹冠,適量結果。

每年促發2~3次新梢,枝梢疏密排勻,儘快形成緊湊樹冠。植株的中上部晝不結果或少結果,修剪以抹芽控梢為主。

3、 盛果期:樹高一般控制在250cm以下,樹冠開張,外圍凹凸,

枝梢生長健壯,綠葉層厚度要100cm以上,通風透光,立體結果。

控制行間交叉,樹冠覆蓋率75%~85%。修剪因樹制宜,刪密留疏,去弱留強;剪上留下,剪外留內;多花樹多剪,少花樹輕剪。

4、 衰老期:進行回縮修剪,採用更新或疏刪老結果枝群,

逼發內膛或下部的新結果枝群,保持萌櫱,刪密留疏 ,排列均稱,多花多剪,弱樹適當強剪。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紅把子是著名的觀葉觀果品種,葉色富有變化,枝葉扶疏

亭亭玉立,花期為3-6月,小花簇成圓錐花序直立,有芳香味,花開時淡雅清香,

果期從5月持續到11月,有的品種經冬不凋,綴滿枝頭,傲霜鬥雪,鮮紅奪目,

極具觀賞價值,尤其是在園林布景上,經常將南天竹和假山怪石栽植在一起。

猶如立體圖畫,蔚然成趣,是傳統園林的最常見的配景植物。

除了園林造景和鮮切花插花,最多的還是製作成盆景觀賞

紅把子盆景製作最常見的為提根式、叢林式、附石式、象形式等造型,南天竹被列為盆景 「十八學士」之一,歷來受到眾多盆友們的喜愛。

藥用價值

紅把子的莖、根、葉、果實均可入藥。

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可治療感冒、百日咳、目赤腫痛、瘰癧、尿血。用量:15-25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果實斂肺止咳,清肝明目。治久咳、氣喘、瘧疾。

用量:10-15克。外用適量,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塗。根祛風、清熱,除濕、化痰。

治風熱頭痛,肺熱咳嗽、濕熱黃疸、風濕痹痛。鮮品50-100克;或浸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