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納稅申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納稅申報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納稅申報是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履行納稅義務和扣繳稅款義務的法定手續,也是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額和應扣繳稅款的法律依據。

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確定的納稅期限內,向主管地方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手續,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規定的其它納稅資料。

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對納稅申報作了如下規定:

第二十五條納稅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納稅人報送的其他納稅資料。

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如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以及稅務機關根據實際需要要求扣繳義務人報送的其他有關資料。

第二十六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直接到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也可以按照規定採取郵寄、數據電文或者其他方式辦理上述申報、報送事項。

第二十七條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經稅務機關核准,可以延期申報。

經核准延期辦理前款規定的申報、報送事項的,應當在納稅期內按照上期實際繳納的稅額或者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預繳稅款,並在核准的延期內辦理稅款結算。

違反納稅申報規定的法律責任:

(一)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或者扣繳義務人、代征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國家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由國家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一般納稅人不按規定申報並核算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和應納稅額的,除按前款規定處罰外,在一定期限內取消進項稅額抵扣資格和專用發票使用權,其應納增值稅,一律按銷售額和規定的稅計算徵稅。

申報對象

下列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代征人應當按期向主管國家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委託代徵稅款報告。

(一)依法已向國家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

包括:

1、各項收入均應當納稅的納稅人;

2、全部或部份產品、項目或者稅種享受減稅、免稅照顧的納稅人;

3、當期營業額未達起征點或沒有營業收入的納稅人;

4、實行定期定額納稅的納稅人;

5、應當向國家稅務機關繳納企業所得稅以及其他稅種的納稅人。

(二)按規定不需向國家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以及應當辦理而未辦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

(三)扣繳義務人和國家稅務機關確定的委託代征人。

申報方式

主管稅務機關現場申報:企業可以在納稅申報期限內,通過預約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的業務,然後準備好企業基本資料及填好相關紙質資料,到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現場申報。

郵寄申報:納稅人採取郵寄方式辦理納稅申報的,應當使用統一的納稅申報專用信封,並以郵政部門收據作為申報憑據。郵寄申報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

數據電文申報:數據電文申報是指稅務機關確定的電話語音、電子數據交換和網絡傳輸等電子方式。

隨着稅收征管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完善,採用信息化、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已成為趨勢,網上申報的方式成為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企業可以在納稅申報期限內,通過登錄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的官方網站進行網上的納稅申報。

申報期限

一、增值稅、消費稅的申報期限

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個月。納稅人的具體納稅期限,由主管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大小分別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可以按次納稅。

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以1個月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5日、10日或者15日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於次月1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個季度為一期納稅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

新辦企業第一次納稅申報的所屬期為稅務登記辦理完畢的次月。

二、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期限

(一)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月或分季預繳。月份或季度終了後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5個月內彙算清繳並申報。

(二)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預繳。季度終了後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申報,5個月內彙算清繳。

三、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

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期限扣繳義務人每月所扣繳的稅款,自行申報納稅的納稅人每月應納的稅款,都應當在次月15日內申報並繳納。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分季度預繳,季度終了後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彙算清繳。

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按年計算,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在一年內分次取得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在取得每次所得後的15日內申報並預繳稅款,年度終了後3個月內彙算清繳。

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人,在年度終了後30日內申報納稅

四、其它稅種

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在納稅人申報增值稅的同時進行申報。其它稅種分別按法定期限申報納稅。

五、順期及延期

納稅人辦理納稅申報的期限最後一日,如遇公休、節假日的,可以順延。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代征人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委託代徵稅款報告表確有困難,需要延期的,應當在規定的申報期限內向主管國家稅務機關提出書面延期申請,經主管國家稅務機關核准,在核准的期限內辦理。

申報材料

納稅人現場辦理納稅申報時,應當如實填寫納稅申報表,並根據不同的情況相應報送下列有關證件、資料:

1、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材料;

2、與納稅有關的合同、協議書及憑證;

3、稅控裝置的電子報稅資料;

4、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和異地完稅憑證;

5、境內或者境外公證機構出具的有關證明文件;

6、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納稅申報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稅種、稅目,應納稅項目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項目,計稅依據,扣除項目及標準,適用稅率或者單位稅額,應退稅項目及稅額、應減免稅項目及稅額,應納稅額或者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額,稅款所屬期限、延期繳納稅款、欠稅、滯納金等;

7、扣繳義務人辦理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時,應當如實填寫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並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的合法憑證以及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8、稅務機關規定應當報送的其他有關證件、資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