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經行失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經行失眠
行經失眠
原圖鏈接

別   稱 :經行不寐

就診科室 :中西醫結合科

多發群體 :育齡期婦女

常見病因 :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肝火旺所致

常見症狀 :經前或經行則失眠

甚至通宵不寐,經期過後則恢復正常

經行失眠,中醫病證名,是指每遇經前或經行失眠不安,經後睡眠正常者,亦名經行不寐。見於育齡期婦女。經行失眠屬中醫的經行前後諸證。本病若治療不當,失眠逐漸嚴重,甚至徹夜不眠可發展為精神異常。 [1]

病因病機

多因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肝火旺所致。 [2]

臨床表現

經前或經行則失眠,甚至通宵不寐,經期過後則恢復正常。 [3]

診斷

1.陰虛火旺:經行或經前失眠心煩,經量多,色紅,先期,口乾咽燥。苔薄,舌尖紅,脈細數。

2.心肝火旺:經前徹夜不寐,心煩易怒,頭痛頭脹,乳脹經多。苔黃,舌尖紅,脈弦。

3.心脾失養:經行或經後失眠,或徹夜不寐,頭暈目眩,心悸健忘,神疲乏力。苔薄,舌淡,脈細弱。 [4]

辨證施治

行經失眠概述
原圖鏈接

(二)內治法

陰虛火旺

證候:失眠心煩經量多色紅先期口乾咽燥苔薄舌尖紅脈細數。治則:養陰清火寧神。

(1)主方:天王補心丹加減。方藥:黨參、玄參、丹參、茯神、遠志、五味子、當歸、天冬、麥冬、酸棗仁、生地、柏子仁。 經量多者,加旱蓮草;心煩者,加生山梔、八月札;熱盛傷陰者,加川連、阿膠(烊沖)、雞子黃(沖)。

(2)中成藥:天王補心丹每日2次,吞服。大補陰丸每日2次,吞服。蘆根30克,水煎代茶。

心肝火旺

行經失眠
原圖鏈接

證候:徹夜不寐心煩易怒頭痛頭脹乳脹經多。苔黃,舌尖紅,脈弦。治則:清肝瀉火安神。

(1)主方:龍膽瀉肝湯加減。方藥:龍膽草、生山梔、赤芍、丹皮、澤瀉、茯苓、夜交藤、遠志、川連、丹參。 心悸乳脹者,加麥冬、鬱金、磁石(先煎)、酸棗仁;頭痛頭脹者,加鈎藤、菊花。

(2)中成藥:龍膽瀉肝丸每日2次,吞服。酸棗仁丸每晚4粒,臨睡時吞服。燈心草、鬱金、丹參、甘草,水煎,代茶。

心脾失養

行經失眠治療
原圖鏈接

證候:失眠,或徹夜不寐頭暈目眩心悸健忘神疲乏力。苔薄,舌淡,脈細弱。治則:健脾養心寧神。

(1)主方:歸脾湯加減。方藥:黨參、黃芪、白朮、茯神、酸棗仁、夜交藤、當歸、遠志肉、木香、砂仁(後下)、龍眼肉。 經血多者,加阿膠(烊沖)、生蒲黃(包煎);腰酸耳鳴者,加川斷、桑寄生、紫石英、巴戟天。

(2)中成藥:歸脾丸每日2次,吞服。龍眼肉7~9隻,睡前1小時服。

(二)外治法

耳穴埋藏取神門、心、交感穴,經前3~5天。用耳針或磁石埋藏。

(三)其他 1.中藥宜在經前3~5天服,頭煎宜在睡前2小時服。

2.保持心情愉快,儘量避免不愉快情緒。

3.飲食清淡可口,易於消化,忌服膏粱厚味之品。適當安排勞逸時間,避免過度勞累,影響睡眠。 [5]

參考資料

  • 丁樹棟,管恩蘭. 分型辨治經行情誌異常合併失眠. 《 cnki 》 , 2015
  • 羅本華,羅梅桂,王燕等. 臍內環針與安定片對PCPA失眠大鼠神經行為學影響的對照研究. 《 大眾科技 》 , 2016
  • 李紅斌,楊改琴,吳晨燕. 趙惠馨兩經三行法為主治療失眠臨床經驗總結. 《 安徽中醫臨床雜誌 》 , 2002
  • 梁小利,王紅艷,劉月,曹冰等. 中醫五行音樂對圍絕經期失眠症患者的應用研究. 《 cnki 》 , 2016
  • 張業,趙欣紀,楊新年. 眠安湯對失眠大鼠行為學及下丘腦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 《 現代中醫藥 》 , 2015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