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老號運載火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老號運載火箭(朝鮮語:나로호/羅老號,Naro-1/2/3)又名KSLV-I(Korea Space Launch Vehicle-I),為韓國第一種運載火箭。因在韓國南部全羅南道高興郡外羅老島羅老宇航中心發射而得名[1]

概述

羅老號為兩級火箭,第一級由俄羅斯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研究和生產中心製造,推力170噸。第二級火箭為固態燃料火箭,由韓國製造,推力8噸。火箭總重140噸,長33米,直徑2.9米。 衛星部分和發射設備由中國供應商生產。

歷史

1992年,韓國研發並通過海外發射場發射了數枚火箭,如KSR-1和KSR-2探空火箭。2000年,韓國在俄羅斯幫助下開始建造羅老宇航中心,該發射場位於高興郡,離首爾485公里。2002年11月28日,發射場成功發射了重6噸的液體探空火箭KSR-3。同年,韓國宣布將在KSR-3基礎上研發一種衛星運載器,2005年前完成。運載火箭將全部採用本土技術,採用KSR-3的122噸煤油液氧發動機。2005年,當局宣布第一級採用俄羅斯的RD-151發動機。發動機項目也隨着俄羅斯的安加拉運載火箭一起因資金短缺而一再拖延。

2004年10月26日,韓國代表團訪問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研究和生產中心時,雙方簽署協議,共同建造發射小型運載火箭的發射場。協議還規定俄方製造火箭第一級,韓方製造火箭第二級。而韓國方面為了簽署這份協議而加入了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俄羅斯宇航局審核全部文檔和協議並批准。從2002年計劃啟動到2008年10月羅老號最終出現在羅老宇航中心,韓國已耗費約5000億韓元(4.88億美元)的經費。該火箭原定於2007年10月發射,但由於技術原因10度推遲發射。

第一次發射

羅老號於當地時間2009年8月25日下午5時(北京時間下午4時)發射升空。但「羅老」號的二次分離晚於預定設計,未能將搭載的科學技術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約70分鐘後,韓國當局宣布火箭未能進入預定軌道,發射「部分失敗」。韓國自主研發的第二級推進火箭發生故障,衛星整流罩未能張開,導致整體質量過大墜回地球。該火箭搭載的衛星殘骸已在澳大利亞北部城市達爾文的郊外被發現。

第二次發射

羅老號於當地時間2010年6月10日下午5時01分(北京時間下午4時01分)再次發射。火箭在飛到70千米高空後和地面失去聯繫,隨後證實火箭在該高度脫離軌道墜毀。這是羅老號第二次發射失敗。韓國方面宣布將繼續發射,直到成功為止。

由於發射失敗的原因是發射後第137秒運載火箭發生爆炸墜毀,而這正好發生在俄羅斯專家研製的一級液體發動機工作期間,它本應工作232秒。據此韓專家稱「火箭爆炸時刻正好是俄專家設計的第一級發動機在工作,事故原因不言而喻」,俄方反駁稱「原因可能是韓國製造的第二級發動機提前點火造成的,上次失敗的原因就在韓方。」

第三次發射

羅老號的第三次發射預計於2012年10月進行。原計劃於2012年10月26日下午3時30分至7時第三次發射的「羅老」號火箭,因為26日上午在發射準備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原定於當天進行的發射被延期。之後,「羅老」號定於11月29日下午發射,並在28日進行了發射演練。但在發射前,「羅老」號的發射計劃被迫取消。

2013年1月29日,韓國將進行羅老號最終預備發射演練,屆時將確定30日是否進行火箭發射。當地時間1月30日16:00(北京時間15:00),羅老號火箭發射升空[2]

視頻

羅老號運載火箭 相關視頻

韓國羅老號運載火箭即將發射
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發射升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