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聯珠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聯珠鎮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是墨江縣委、政府所在地,是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發展中心,國道213線和省道0538線穿鎮而過。東部與龍壩鄉和元江縣接壤,南面與雅邑鄉相鄰,西面與通關鎮、景星鄉隔江相望,北面與新安鄉、元江縣羊岔街鄉相鄰。海拔為680-2278米,政府駐地海拔為1282米,屬於典型的立體氣候。聯珠鎮下轄32個村民委員會,全鎮常住人口61469人(2017年),哈尼族、漢族、彝族拉祜族、回族等24種民族雜居,行政區域面積681平方千米。 [1]

中文名稱: 聯珠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

電話區號: 0879

郵政區碼: 654800

地理位置: 雲南省南部普洱中南瀾滄江中下游

面 積: 681平方千米

人 口: 61469人(2017年)

氣候條件: 立體氣候

車牌代碼: 雲J

建制沿革

原名玖聯鎮、他郎寨,明嘉靖十二年(1533)後為恭順州治駐地,清雍正十年(1732)設他郎廳,為廳治所在地。民國初期設鎮稱聯珠鎮,民國21年(1932)屬墨江縣第一區。

1954年,撤銷聯珠區,其轄地分別劃歸碧溪、漣漪區及新成立的玖聯鎮。1997年1月,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墨江縣玖聯鎮和聯合鄉,合併成立聯珠鎮。

行政區劃

聯珠鎮36個村委會(其中有4個社區:紫金社區、天溪社區、回歸社區、新發社區),504個村(居)民小組(其中居民小組99個)。下轄碧溪、克曼、南北、癸能、曼平、臥龍、新聯、象鼻、者鐵、快發、玉碧、桑田、賴蚌、埔佐、章差、會亮、回歸、新發、班中、勇溪、棲馬、馬路、壩洛、連路、五素、愧竜、仁里、義勇、路水、班茅、高寨、瓦房、碧連、新聯、曼嘎等村。

人口、民族

聯珠鎮,常住人口61469人(2017年),哈尼族、漢族、彝族、拉祜族、回族等24種民族雜居。

自然資源

聯珠鎮國土面積681平方千米。木本植物112個科、350屬、698種,有禿杉、雲南紅豆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滇南蓮蕨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紅椿等10餘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野生動物繁多,有蟒蛇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原雞、白鷳、鷓鴣、眼鏡蛇、穿山甲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可食野菜野花種類很多,成規模可提供一定商品量的水果有柿子、芭蕉、核桃。有動、植物藥材上千種,其中黃草、龍膽草、蜈蚣等產量較大,蜈蚣為雲南省所稀有。

經濟概況

2007年聯珠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達23391萬元,人均生產總值2886元,財政收入714.3萬元,財政支出1244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90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56元,糧食總產量為1989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367公斤,非公經濟收入14720萬元,上繳利稅603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

聯珠鎮有3所初級中學,179名教職工,2500名在校生;有30所小學,360名教職工,4753名在校生。至2006年末,共投入教育教學資金1402萬元,教學條件逐年得到改善,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加強,教育教學水平逐年提高,全面推進了素質教育。

基礎設施

至2006年底,聯珠鎮的農田、水利、電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較大改善,基本實現了農業人口人均一畝高穩產農田地。全鎮通路率達88.28%,通水率達81.25%,通電率達92.97%,水利化程度達23.5%。建成農村沼氣池4303口;節柴改灶8454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