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舌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舌診是觀察舌頭的色澤、形態的變化來輔助診斷及鑑別的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舌診,診斷學名詞。為望診重點內容之一。觀指標。

舌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氣所生。臟腑通過經脈與舌相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客系,手少陰之別系舌本,足少陰之脈挾舌本,足厥陰之脈絡舌本,足太陰之脈連舌本,散舌下,故臟腑病變,可在舌質和舌苔上反映出來,舌診主要診察舌質和舌苔的形態、色澤、潤燥等,以此判斷疾病的性質、病勢的淺深、氣血的盛衰、津液的盈虧及臟腑的虛實等。[1]

簡介

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質可辨臟腑的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進行舌診時應將舌質和舌苔辨證結合,一般情況下二者反映病變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現象出現,這就需要綜合分析,全面衡量,參考其他證候,做出正確的判斷。

主病及相關研究:正常舌象: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舌面鋪有薄薄的、顆粒均勻、乾濕適中的白苔,常描寫為「淡紅舌、薄白苔」。

觀舌,主要是觀察舌質和舌苔兩個方面的變化。舌質,又稱舌體,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舌苔,是舌體上附着的一層苔狀物,由胃氣所生。所謂「胃中生氣」是指脾健運化,胃主受納(即認為是人體消化機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則舌上可現一層薄潤的舌苔。機體在疾病病理變化過程中,陰陽的盛衰,氣血的調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變化中,察舌苔的變化,即可知臟腑盛衰(內臟器官病變)、病邪凶吉進退(疾病嚴重程度)。

診舌的注意事項:

1.光線影響

光線的強弱與色調,對顏色的影響極大。望舌應以白天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線為佳,如在夜間或暗處,用日光燈為好,光線要直接照射到舌面,避免面對有色的門窗。

2.飲食或藥品影響

飲食及藥物可使舌象發生變化,過冷過熱的飲食及刺激性食物可使舌色發生改變。過食肥甘之品及服大量鎮靜劑,可使舌苔厚膩。

3.口腔對舌象的影響

牙齒殘缺,可造成同側舌苔偏厚,鑲牙可以使舌邊留有齒痕,睡覺時張口呼吸者,可以使舌苔增厚等,臨床上應仔細甄別,以免誤診。

舌面見多少不等,深淺不一,形狀各異的裂紋,稱裂紋舌。

主病及相關研究:裂紋舌多為陰虛熱盛之證。

裂紋舌主病:

(1)熱盛傷陰,多為紅絳舌有裂紋;

(2)血虛不潤,多為淡白舌有裂紋,

(3)脾虛濕浸,多舌質淡白胖嫩,邊有齒痕,又有裂紋。治宜滋補陰精,益氣生津;補脾滲濕;補陰瀉火;清熱潤燥。

另外,裂紋舌指舌質之裂紋,也指舌苔之裂紋;在辯證時,應從苔的干潤來辨,若因干而裂,為外感疾病熱灼津傷,燥熱嚴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為氣虛所致。

現代研究認為舌上淺裂紋主要是由於舌粘膜萎縮,使舌的縱紋或橫紋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紋則為較嚴重的舌萎縮性病變,使舌上皮層失去正常結構,部分乳頭變扁平而融合,部分則萎縮斷裂形成裂紋,在其下可見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縮現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質本》認為平人之舌無紋,有紋為血衰,裂紋多少深淺,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橫裂紋為素體陰虧,如冰片紋,多為老年陰虛

——舌絳無苔或有橫直紋而短小者,為陰虛液涸

——舌見裂、斷紋如人字,川字,屬胃燥液枯而實熱內逼。

——舌紅見人字紋,乃邪初入心。或陰證誤用涼藥

——舌紅而裂,大渴引飲者為上消

——紅赤苔膩厚而裂紋,為臟腑實熱

——無苔無點而赤裂,為陰虛火炎

——舌絳乾燥裂紋,為邪熱入或陰液大傷

——但裂不光,為胃陰不足,痰熱凝結

——若舌絳而邊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為陰液大虧,心火上熾

——舌黃有虎斑紋者。為氣血兩播

——舌紅潤而有黑紋,為厥陽之寒證

——下後反見人字紋者,為腎氣凌心

——中有襲紋者,多屬胃氣中虛

——淡白舌有發紋滿布者,為脾虛濕侯,舌紅露黑紋數條而苔滑者,為水乘火位之寒證

——舌現藍紋,在傷寒為胃氣衰微,在雜病為寒積滯宮中

——裂紋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為心經邪熱塑盛。

——由於裂紋舌兼證較多,在臨床疾病的病種中較少見,具體可參考各兼證。

有此類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較複雜,治療宜按辨證施藥。[next]

胖大舌

舌體虛浮胖大,或邊有齒痕,色淡而嫩的稱胖大舌。主病及相關研究:胖大舌亦有古籍將其與腫脹舌合論。實則,大舌是由脾之陽氣虛衰,或兼寒濕而致舌體胖大,虛浮,嫩軟色淡,常有也痕,屬虛,當與腫脹舌區別而論。

齒痕舌

舌體的邊緣見牙齒的痕跡,即為齒痕舌。

主病及相關研究:齒痕舌多因舌體胖大而受齒緣壓迫所致,故齒痕舌常與胖大舌同見,多屬脾虛,主虛證。若舌質淡白而濕潤,所為脾虛而寒濕壅盛。

齒痕舌的成因,多由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阻於舌而古體胖大,受齒列擠壓而形成因痕,故齒痕常與胖嫩舌同見,一方面由於舌體水腫,屬脾之陽虛而濕盛,另一方面由於舌體肌肉鬆弛,張口不足,屬脾之氣虛。

薄白苔

鋪於舌面,顆粒均勻。干潤適中。

主病及相關研究:

薄白苔,舌色淡紅清潤,為正常情況下最常見之舌苔,當為「胃中生氣所現」。

薄白苔的形成,主要由於口腔咀嚼、吞咽與唾液。飲食的綜合作用,使舌粘膜絲狀乳頭間的物質與角化上皮不斷被清除脫落,使舌苔僅有薄白一層。

但當風寒、風濕、寒濕等六淫之邪(六淫包括:風、寒、暑、濕、燥、火),病尚在表(表淺或初期),還未里傳(加重或發展),且病邪(病情)較輕,臟腑之氣(內臟功能)未傷時,舌苔多見薄白苔。故有「薄白苔主表」之說。

視頻

舌診 相關視頻

中醫教你如何看 「舌診」
基礎學舌診第五課:辯舌指南之舌神與舌色(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