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船營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船營區位於吉林省的中東部,吉林市中西部。是吉林市黨政機關所在地,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旅遊中心。東北與昌邑區接壤,西與永吉縣毗鄰,南與豐滿區隔江相望。全區總面積711平方千米。總人口45.19萬(2007年)。轄11個街道、3個鎮、1個鄉:德勝街道、南京街道、大東街道、青島街道、向陽街道、北極街道、致和街道、長春路街道、臨江街道、北山街道、黃旗屯街道、大綏河鎮、搜登站鎮、越北鎮、歡喜鄉。區政府駐德勝街道松江中路87號。

地處長白山余脈,第二松花江繞區而東,北靠炮台山、望雲山、玄天嶺。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少雨乾燥、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冬季漫長而寒冷。年平均溫度攝氏4.9度,全年降雨量約700毫米。沈(陽)吉(林)、龍(潭山)豐(滿)鐵路、長吉高速、302國道過境。名勝古蹟有北山公園、西團山等。松花江[1]與松江路並連構成著名的江堤雪柳風景。

歷史沿革

明清兩代在此設船廠和水師營而得名。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和宣德七年(1432年),明政府三次於此造船,始稱船廠;順治十三年(1656年),清政府在此建廠造船,後又設水師營訓練水軍。康熙十二年(1673年)建城,設將軍衙,成為當時中國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船廠從此稱吉林烏拉。

1929年置吉林市政籌備處,設船營區,區治在伊通街34號。1936年4月1日正式設吉林市時,始用船營區名。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船營區人民政府。1951年與德勝區合併為第三區,1955年復置船營區,1958年改公社,1962年再復船營區。

1992年2月10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92]14號):將船營區的江南街道、豐滿街道劃歸豐滿區管轄,將原郊區的歡喜鄉,沙河子鄉的曉光、春光、育林、南三道、沙河子村,九站鄉的張久、煙達木村,孤店子鎮的大紅土、小紅土村和昌邑區吉林大街以西、岔路鄉以南的南京街道辦事處和站前街道辦事處的四個委劃歸船營區管轄,船營區人民政府駐伊通街。(3月4日實施)

1997年,船營區面積298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12個街道、1個鎮、2個鄉:大東街道、南京街道、向陽街道、青島街道、河南街道(與青島街道合署辦公)、北極街道、致和街道、德勝街道、臨江街道、長春路街道、黃旗屯街道、北山街道、左家鎮、歡喜鄉、沙河子鄉。區政府駐伊通路。

2000年1月1日,將船營區的左家鎮劃歸昌邑區管轄,將永吉縣的大綏河鎮、搜登站鎮、太平鄉劃歸船營區管轄。至此,船營區轄13個街道、2個鎮、3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全區總人口人,其中:西大街道16433人、德勝街道21249人、南京街道30357人、大東街道25221人、青島街道23431人、河南街道12486人、向陽街道43065人、北極街道30089人、致和街道27403人、長春路街道31009人、臨江街道32214人、北山街道33860人、黃旗屯街道33174人、大綏河鎮23531人、搜登站鎮28271人、歡喜鄉26241人、沙河子鄉25425人、太平鄉15912人。

2003年,船營區轄:大東街道、南京街道、向陽街道、德勝街道、西大街道、臨江街道、長春路街道、黃旗屯街道、北山街道、青島街道、河南街道、北極街道、致和街道、大綏河鎮、搜登站鎮、越北鎮、歡喜鄉、太平鄉。

2005年10月中旬,撤銷太平鄉,併入搜登站鎮。

2007年末,船營區總面積710.81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31.5平方千米。總人口45.1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4.9萬人。轄11個街道、3個鎮、1個鄉,70個行政村、58個社區。

視頻

船營區 相關視頻

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特殊的愛」
吉林市船營區大綏河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