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艷芳照相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艷芳照相館是廣州一家老字號照相館,由三水人黃躍雲、劉骨泉合資於1912年創辦,在廣州牌子最老。20年代馳名省港澳。由於該館所在的中山五路地處市內最繁華的商業區,自然占盡天時地利,營業額始終執同行牛耳。孫中山魯迅等許多名人都曾在這裡照相。魯迅照片至今尚存於魯迅紀念館。該店攝影師潘聯銳1947年時成為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會員。

相館簡介

約100年前,艷芳照相館在繁華熱鬧的中山五路正式開業。

這裡會聚了一批技藝高超的攝影師,他們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廣州近代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

在20世紀風雷激盪的歲月里,這間照相館曾為不少如雷貫耳的風雲人物留下動人的瞬間。

即便大家未必都知道這段歷史,但在老一輩廣州人的記憶中,也一定清楚地記得——它曾是廣州市內最大最火的照相館,引領攝影業的潮流。能去那裡拍照,是一件令人興奮期待的事。

歲月荏苒。現在,艷芳照相館搬去了朝天路。隱沒在尋常巷陌間,多少顯得有點落寞。

然而,繁華褪去是經典。

拭去歷史的煙塵,你會發現,這間百年照相館沉積的熠熠光芒,是這座變遷的都市深沉的記憶。

歷史沿革

艷芳照相館成立於1912年,地址靠近財廳前,即如今的新民路口。它的創辦人是三水人黃躍雲和劉骨泉。

已無法得知,他們當年為何創辦這間照相館,又為何取名「艷芳」,但可以猜測得到,他們有着干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因為,「艷芳」最初的名字叫:「省港艷芳照相館」[1]。如他們所願,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艷芳」蜚聲粵港兩地。

蜚聲粵港兩地

「艷芳」在上世紀20年代已頗具規模。據老員工回憶,當時照相館鋪面較寬闊,樓底高六至七米,兩旁陳列着巨幅放大照片。櫃檯後有一個「通天」取光的天井,裡面有水池、假石山小景,極為雅致。

照相室在二樓,有客廳、大型的玻璃影樓和工場。影樓背景是多幅大畫,既有室內堂景,又有室外園林景,十分齊備。採用室內堂景時,配以地毯、高背椅、茶几、時鐘、水煙筒、盆花等道具,高貴典雅。布置室外景時,則前有木、樹頭、垂柳、湖水,後有寶塔、卉,還鋪上染成綠色的人造草地,或擺些低矮的樹樁、仿製的石台、石凳作為配襯,十分别致。

由於這裡布置齊備,技術精湛,在廣州很快便聲名鵲起。經濟寬裕的市民,紛紛來這裡拍照,海外歸僑回國團聚時,也要來這裡拍一張全家福。

受邀拍攝孫中山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艷芳」的攝影師常被邀請外拍,留下大量有歷史價值的紀實照片。最出名的莫過於1923年8月11日,孫中山、宋慶齡在永豐艦(後改名中山艦)上與官兵的紀念合影。

當時,孫中山重返廣州,重組軍政府,對自己曾浴血奮戰的永豐艦印象尤深。就在一年前,陳炯明發動武裝叛變,孫中山正是在這艘軍艦上指揮海軍官兵進行討伐。在這張照片上,孫中山和宋慶齡站在眾多官兵中間,想必是令人難忘的一刻。「艷芳」攝影師還為孫中山拍攝了一張大半身像,並放大。後來,這張照片懸掛在「艷芳」大廳[2],供人們瞻仰。

魯迅許廣平留影

1927年,魯迅先生南下中山大學任教。其間,他遊覽羊城風光,並照了兩次相,一次在西關圖明館,另一次便是在艷芳照相館。在《魯迅日記》里,對這件事有確切記載:「九月十一日,晴,下午蔣徑三來,同往艷芳照相,並邀廣平。」

這張經典的照片,後來被擺放在照相館的櫥窗里。照片中魯迅先生身穿長衫,閒適地坐在椅子上,臉頰瘦削,雙眼安然注視着前方。齊耳短髮的許廣平,站在他的身後,端莊而安靜。至今,在不少關於魯迅的書籍刊物和各地魯迅紀念館,都可以看到這張照片。

拍攝重要新聞照

李濟深上個世紀20年代後期曾主持粵政,他也常到「艷芳」拍攝照片。他曾贈「艷芳」一個條幅:「其如視諸斯乎」,此條幅直到建國後還一直掛在「艷芳」二樓廳堂。

由於「艷芳」名聲大,當時發行量最大的《廣州民國日報》曾特邀「艷芳」攝影師拍攝重要的新聞照片,供該報使用,為廣州記錄了一幕幕真實鮮活的歷史圖景。

《廣州民國日報》在1926年2月18日~22日,連續五天,在該報顯眼的版面,刊出「贈像志謝函」,對「艷芳」讚譽有加:「艷芳照相館研究影相精益求精,以故近來營業情形發達,凡本市各機關或團體攝影,多由該館承辦……」

視頻

艷芳照相館 相關視頻

艷芳照相館
去廣州玩復古 艷芳照相館懷舊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