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芝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芝英鎮位於永康市中部,距市區12.5公里,是永康農村一大集鎮。芝英鎮人多地少,種植業以糧食為主,兼種蔬菜、瓜果、茶葉、油菜,有少量的珍珠養殖。畜牧業較興旺,主要有豬、牛、羊、雞、鵝、鴨、兔、蜂。隔塘村是永康灰鵝的傳統養地。副業較發達,下徐店粉干、上徐店索麵、芝英冰模和鐵皮箱、前舒酒麴、亳塘竹編等傳統副業,較有名氣[1]

鄉鎮簡介

芝英鎮,是浙江省永康市工業重鎮,一批批能工巧匠經過幾年人的磨鍊,許多由小敲小打起家的手工業已發展成為鄉企業和二輕骨幹企業。已擁有實力較強的棉紡、鋁錠、銅帶、銅鋁製品、農機、衡器、鑄造、鑄鋼、五金、電動工具、電器、模具等骨幹行業。

鎮名來歷

芝英原名大田裡,為應氏世居地,後因族屬繁衍更村名為諸應。南宋時,已是「居民錯雜」之地。明代,因緊依村旁的應氏祖山「塋產芝草」,乃更名其村曰芝英。清代屬遊仙鄉,民國20年(1931)始建芝英鎮。解放初,分為芝英、油川、西盧、堰頭、橫沿、前俞、溪岸等,1955年堰頭鄉劃入城區。1958年公社化後,屬芝英公社所屬溪岸、黃店、油川3個管理區,1961年10月為芝英區的芝英、溪岸、油川、黃店4個公社,1984年改為芝英鎮、溪岸鄉、油川鄉、堰頭鄉,1992年4月溪岸鄉、油川鄉、堰頭鄉併入芝英鎮。

徵德堂: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應氏大祠堂,堂號為「徵德堂」。

義莊:義莊建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兩年後完工。道光元年(1821)開始運作,辦理贍賑業務,周濟宗親。由於制度設計得好,義莊自行運作,延續了116年。直到1937年抗戰爆發,祖國大陸與台灣交通阻隔,才停止慈善工作。這期間,林氏家族已由第一代林平侯傳至第四代林爾嘉。 立於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的《林氏義莊碑記》,碑文很長,對義莊制度有非常詳細的規定。碑文首先說,林平侯願將自己在台灣淡水的水田四十三甲八分四厘二毫(每甲約等於內地十一畝三分,合計相當於五百畝)充作本族義田。林氏子孫不得視之為祖產。為了杜絕後患,請地方官為該義田另立永澤堂作為戶名,登記註冊。這些義田都是上好良田,罕遭旱澇侵害,每年的收入相當穩定。扣除賦稅及損耗,一般每年實收租谷一千六百石(每石120斤。古代制度,1石等於10斗,等於100升,等於1000合)。租谷在淡水變賣成銀圓,每年分兩次會票到內地永澤堂,再由管理人員隨時買米,按月分發給族人。 義田的管理人員設2名,均舉族中有德有才,或殷實可托的人士擔任。一名在淡水,專管收租及匯銀到內地等事宜;一名在楊厝,管買米、給米、置業等事宜。他們也有工資。義莊的賬目要登載清楚,接受族人查核,監督。 根據七房橋的實際情況,他提出了一個建立「錢氏懷海義莊」的辦法,來解決佃戶和地主之間的矛盾。 這樣的義莊制度,得到縣知事的贊同。這對太平天國之後安定農村和克服農業生產的困難都有好處。興辦義莊的辦法很快傳了出去。不到一年盪口也建成了黃石弄義莊和華繹之義莊。不到3年,無錫、蘇州、崑山、常熟、太倉甚至崇明也都紛紛成立了義莊。義莊成了江南鄉間最有力的經濟組織,安定了農村,發展了農村經濟,在江南興辦小學成了風尚。 宋皇祜元年(1049),江蘇蘇州范仲淹首創義莊。其後,江蘇金壇縣張氏、新淦郭氏、莆田陳氏都相繼設義莊。元代設立義莊者不多。明代義莊增加,安徽、廣東、廣西、陝西、直隸都有設立義莊記載。至清代,設義莊者激劇增多。民間時期,義莊建置仍在擴大[2]

視頻

芝英鎮 相關視頻

美麗永康市-芝英鎮
永康市芝英鎮介紹

參考文獻

  1. 永康芝英鎮,浙江城鎮網,2017-09-05
  2. 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浙江芝英鎮,新浪博客,201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