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是江蘇省委、省政府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省內全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江蘇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內循環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蘇州宿遷兩市最重要的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第一個「走出去」項目。

工業園是最早在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的產業園區類型[1],稱謂各異,例如美國的工業園和英國的企業區(enterprise zone)。建設這類實體的目的在於吸引新工業的投資,緩解工業對中心城市的壓力和對環境的污染。

較早的工業園曾定義為:在興建工廠之前,由一個獨立組織的規劃提供一組適用的工業建築(用地),輔之以基礎設施和綠色空間,如公共道路、植物園、娛樂場所、停車場等,且包括各類設施之間的地帶。

園區介紹

蘇州宿遷工業園區規劃總面積13.6平方公里,位於宿遷市中心城區西部,東到為民河,西到九支渠,北到皂河灌溉總渠,南到古城路和西湖西路。其中,以通湖大道為界,以東為現代新城示範區,以西為工業區。

經濟發展

開發建設啟動以來,蘇州宿遷工業園區始終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兩市市委市政府始終不變的傾力支持,得到了蘇州工業園區不遺餘力的真誠幫助。15年來,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借鑑、吸收、運用蘇州工業園區成功經驗為工作主線,緊緊圍繞建設「蘇北一流工業園區」的總目標,埋頭苦幹、只爭朝夕,初步形成了設施、功能比較完善的發展形態和空間,連續11年位列全省共建園區考核第一,實現「十一連冠」。

2012年3月18日,蘇州宿遷工業園區在全省共建園區中首家獲批省級開發區;同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 「省先進開發區」;12月,獲評省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基地。2012年5月10日,宿遷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學習蘇宿園區,推進提檔升級」大會,在全市推廣園區的先進理念和成功做法。2016年,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成功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2019年,蘇州宿遷工業園區獲評全國模範勞動關係和諧工業園區、兩岸中小企業合作示範園區。

2020年,蘇州宿遷工業園區獲批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安全社區、國家健康社區、全國模範職工之家、蘇州自貿片區聯動創新區。2021年,蘇州宿遷工業園區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發展目標

充分發揮蘇州、宿遷兩地優勢,推進產業梯度轉移,通過實施先進制造業、服務業等城市功能的綜合開發,把蘇州宿遷工業園區建設成為產業轉移的集聚區、外向帶動的先導區、機制創新的試驗區、現代新城的示範區,積極創新開發機制,拓展南北合作領域,努力為南北合作、實現區域共同發展探索經驗、作出示範。

工業園區規劃

工業園區是劃定一定範圍的土地,並先行予以規劃,以專供工業設施設置、使用的地區。作為工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工業園區在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刺激地區經濟發展,向社區提供各種效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工業園區的規劃[2]與建設必須改變過去單一的經濟目標,創造一種新的科學的生態理念,將生產與環保、生態與消費有機結合起來。

視頻

蘇州宿遷工業園區 相關視頻

蘇州工業園區: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蘇州工業園區規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