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Su-33戰鬥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苏-33)
前往: 導覽搜尋

Su-33戰鬥機(又稱為蘇愷33戰鬥機,簡稱蘇-33,俄文:Су-33,拉丁字母轉寫Su-33)是一架由俄羅斯蘇霍伊公司所開發生產的單座多用途艦載機。由於Su-33是由Su-27戰鬥機所衍生出來的艦載機種之一,因此延續了Su-27的北約代號,被稱為側衛D型(Flanker-D)。蘇-33於1987年8月17日首次飛行。在戰機世代上為第四代戰機。

Su-33主要部署於俄軍唯一的現役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1]上,由於庫茲涅佐夫號採用滑跳甲板而非與美國航艦一樣使用彈射器,故需要依賴本身動力起飛,起飛時不能滿載油彈(為了避免飛離甲板的瞬間機身過重翻覆)是Su-33的致命缺陷,故無法跟美國海軍戰鬥機一樣能執行遠洋作戰。目前因為印度海軍從俄國引入了封存狀態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所以只會購買米格-29K艦載機,而俄軍在未來也打算以新建造的米格-29KR取代俄軍的Su-33,這批早期Su-33也因為缺乏升級,逐漸無法適應現代化戰爭所以被俄羅斯退役。

測試機

Su-33原本軍方代號為Su-27K(K指海軍型),蘇霍伊開發代號 T-10K。第一架原型機 T-10K-1 (編號藍色 37)由Viktor Pugachyov駕駛,於1987年8月17日在烏克蘭尼特卡(NITKA)基地進行首飛。第二次試飛為同年12月22日,同樣在 NITKA基地進行。NITKA基地是蘇聯艦載機試驗平台所在,包括Su-27K及MiG-29K等艦載機都在此處進行滑躍板起飛驗證,飛行員同樣會在此地練習着艦降落練習。

正式量產

1990年代由於蘇聯解體,繼承蘇聯的俄羅斯初期財政拮据,Su-27K量產型訂單被降至24架。此時因為俄羅斯無法支撐航空母艦的花費,已生產的數架Su-27SK只能充當陸基戰機使用。

1995年12月至1996年3月之間,庫茲涅佐夫號前往地中海執行遠航訓練時,艦上搭載兩架Su-25UTG、9架K-27和13架Su-27K。然而其正式服役是在1998年8月31日,由第279艦載戰鬥機團操作並正式更名為為Su-33。俄羅斯海軍目前仍有19架Su-33正在服役,目前已經規劃由MiG-29K取代[2]。因為無法自俄羅斯手中購買,中國並不知道俄羅斯版本Su-33的詳細資訊。中國人於是借道從烏克蘭取得一架原型機從頭開始重新研究,隨後推出了自己規格的產品殲-15,使得雖然俄羅斯將不再延續Su-33的地位,但是中國海軍則會以自行改造的仿製品繼續研製此系列。


視頻

Su-33戰鬥機 相關視頻

DCS世界 蘇-33戰鬥機宣傳片
蘇-33戰鬥機,現為俄羅斯海軍的主力戰鬥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