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菏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菏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原圖鏈接來自 新能源網 的圖片

菏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地處菏澤市區西部,轄萬福辦事處、呂陵鎮、馬嶺崗鎮,面積236平方公里、人口24.8萬。2008年1月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更多的是着眼於產業發展規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對於「高新區」的介入甚至都細化到了產業的指導目錄,也就是說,哪個地方的高新區應重點發展何種產業,都有着明確的規定。

園區概況

菏澤高新區前身是菏澤牡丹工業園區,於2001年底開始規劃建設,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8年1月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此後相繼被批准為第一批省級生物高技術產業基地,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山東省知識產權園區,山東省優質中成藥及抗生素藥品生產基地,山東省創新藥物(菏澤)孵化基地,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醫藥)示範基地,山東省新型工業化(生物醫藥產業)示範基地和國家第一批10個知識產權集群化管理試點區之一。

201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8億元,增長9.5%;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2.1億元,增長5.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7.5億元,增長11.7%;實現利潤69億元,增長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3.5億元,增長16.3%。

高新區發展歷程

高新區發端於1988年國務院啟動的「火炬計劃」,所以有的高新區起名為「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間,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和對內改革的基本國策,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源、資金和廉價勞動力推動的粗放式增長模式。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於是1988年6月,總設計師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

「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該計劃的兩項核心內容就是「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創辦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北京誕生[2],當時名稱為「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簡稱北京試驗區。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關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國已有156家高新區。

視頻

菏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相關視頻

菏澤市陸港產業新城規劃座談會召開
國務院關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