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概況 )原圖鏈接來自 萍鄉城事網 的圖片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1995年升級為省級開發區,2010年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開發區由某一個地方政府規劃一個專門的區域,成立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投入資金進行開發區的載體建設。開發區也具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性質,開發區的主要管理人員經常是當地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層人員來兼任或專職。

「經濟技術開發區[1]」既着眼於產業發展的規律又着眼於區域發展規律。特別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不同的產業之間如何互補,突出產業的集聚優勢,政府都要發揮較大的作用。能夠進入園區的企業享有一定的優惠政策,比如優惠提供工業用地和稅收減免。

目錄

園區介紹

轄區總面積57.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6平方公里,下轄29個行政村(居委會),常住人口近20萬。轄區內有高等本科院校1所、中等職業技校2所、中小學16所,各類企業近4000家。萍鄉市人民政府新行政服務中心、金融商務區、安源大劇院等均座落在萍鄉經開區,320與319國道在轄區內縱橫交匯,G60滬昆高速入口、S89上蓮高速入口、滬昆高鐵萍鄉北站均設在境內,距長沙黃花機場僅105公里,是中部地區極具投資潛力的國家級經開區,已逐步建成為萍鄉新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

經濟發展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萍鄉經開區水、電、路、氣、通訊等「五網」設施已實現園區全覆蓋,初步形成「三軸三心」的城市功能分區,金融商務區、奧體中心、中環北路、翠湖公園、碧桂園天璽灣、恆大地產、佳禾文化廣場、市人民醫院等重大城市基礎設施相繼建成,區內教育、文化、娛樂、衛生等公共配套設施日益完善。

園區產業集聚效應凸顯,重點打造電子信息為首位產業、先進裝備製造、食品、新材料為主攻產業的「1+3」產業布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1家,國家級「星創天地」1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中心13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6家,省級科技協同創新體4家,省級創新團隊1家。新規劃建設2000餘畝的新三板產業園和2000餘畝的周江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將進一步提升工業項目平台承載力,區域產業集群特色鮮明,已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循環化改造園區。

榮譽和目標

萍鄉經開區先後獲得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國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國家新材料產業化示範基地」、「國家勞動關係和諧工業園區」、「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國家知識產權融資質押試點園區」、「國家循環改造重點支持園區」等國家級榮譽,連續九年榮獲江西省先進工業園區和工業崛起獎。

2018年,在國家商務部對全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綜合排名位居第84位,首次進入全國百強經開區行列。萍鄉經開區已經成為萍鄉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贛西經濟轉型崛起的主戰場、高新技術產業的示範區、改革創新與先行先試的試驗區,正在朝「千億園區、百強經開」的目標奮力邁進。

開發區發展趨勢

自1984年設立首批開發區以來,中國開發區從沿海到內地,類型不斷拓展,數量逐步增多,成為推動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與之同時開發區的發展邏輯也在不斷更新。

開發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承擔着引進外資,發展先進技術的任務。進入新常態和新技術革命[2]時代後,開發區的價值定位也隨之發生改變。根據開發區發展的最新趨勢,我們總結了未來開發區應扮演的五種角色,做產業升級推動者、做前沿科技轉化者、做城市發展引領者、做人才創業支持者、做新興資本管理者,不同開發區應結合新的發展格局和戰略機遇,結合各自的能級、區位和上位要求等,重塑自己的發展定位。

視頻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相關視頻

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2016年招商推介片
《今日贛鄱》欄目組走進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

參考文獻

  1. 經濟開發區要如何轉型升級 ,搜狐,2018-11-08
  2. 新技術革命,開啟文明新時代,中國經濟網,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