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葫蘆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葫蘆笙,是拉祜僳僳哈尼納西普米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彝語稱布若、昂。拉祜族[1]語稱若、若果篳。佤語稱拜、拜桂、恩拜因 、唔變。僳僳語稱瑪紐、阿普篳。哈尼語稱拉結、報扎。納西語稱妞篾、貝批又。流行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保山地區、臨滄地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怒江僳僳族自治州、麗江地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貴州省畢節地區、安順地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等地。

簡介

葫蘆笙有五、六、七管三種。或木製笙管已腐朽不存,制笙斗的形制略有差異。李家山二十四號墓出土的兩支銅斗,上端均鑄一立牛為飾,造型生動形象,通高分別為26和28.2厘米。銅葫蘆笙系仿天然葫蘆匏形用青銅鑄造笙斗,另插竹木製笙嘴吹奏。主要用於伴奏舞蹈。如開化銅鼓面部主暈圖象中有匏笙舞,畫面上八人中有一人邊吹葫蘆笙邊舞,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胴部畫面、舞俑、樂舞銅飾物和房屋模型中也屢見吹奏葫蘆笙的形象(《中國音樂史圖鑑》Ⅱ—48至Ⅱ—51)。

文獻記述葫蘆笙始於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載唐大中(847—859)年間,「夷部樂……有葫蘆笙」。唐代樊綽《蠻書》載南詔「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新唐書·南詔傳》:「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盞對釂[2]。」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葫蘆笙兩江峒中樂。」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葫蘆竹,攢竹於瓢,吹之鳴鳴然」。

葫蘆為笙斗,細端穿孔接一長管為吹口,接管長25厘米左右。笙管黃枯竹製,有四至八管不等,長9— 90、管徑1—1.5厘米,環列並微穿葫蘆腹部,以蠟固定。每管靠近葫蘆處開一按音孔,下端透空為底部按音孔,插入葫蘆內的管上嵌有長2厘米、寬0.2厘米的竹製或銅製簧片。

葫蘆笙與笙

葫蘆笙為笙演變的最原始的型態之一,即使用葫蘆製作笙斗的笙,簧片構造合現今的笙不大一樣,音色有別於一般的笙苗數四到十二不等,按孔發音,笙苗底部穿出葫蘆制的笙斗外,開有底孔,按住底孔可發出上滑音大約兩度到三度 合奏少用,常見於雲南少數民族

視頻

葫蘆笙 相關視頻

雲南民族傳統文化《吹葫蘆笙》

參考文獻

  1. 葫蘆笙,拉祜族的吉祥物,第一星座網,2015-04-29
  2. 探秘麗江老君山的「玩葫蘆」高手 ,搜狐,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