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蔡世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蔡世遠(1682年-21733年年),字聞之,號梁村。清漳浦縣人。因世居漳浦梁山,學者稱之為「梁山先生」。

蔡世遠生於世代書香之家,是宋代理學家蔡元鼎的後裔;祖父蔡而熤,是明代重臣、著名學者黃道周的學生;父親蔡璧,拔貢生,任羅源縣教諭,後受福建巡撫張伯行之聘主持福州鰲峰書院

主要作品有《漳州府志》《二希堂文集》《鰲峰學約》、《朱子家禮輯要》等。其遺著有:清高宗作序的《二希堂文集》15卷,《鰲峰學約》、《朱子家禮輯要》各一卷,所編的《性理精要》、《歷代名臣言行錄》,考定的《古文雅正》、《漢魏六朝四唐詩》各若干卷。他的另一貢獻為纂修《漳州府志》,以正統儒家觀點評騭人物。

基本信息

                本 名         蔡世遠                 出生時間         康熙21年(1682.4.18)
                  別   稱          清朝梁山先生                    去世時間           雍正11年(1733.2.22)
                字 號         聞之,梁村                 出生地         漳浦縣
                  所處時代          清朝                   主要成就           學者,教育家

人物話題

人物生平

蔡世遠從小接受家訓,努力學習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的遺著,還廣泛學習各種經書,講求經世之學。他以古代名人為學習榜樣,認為學問起碼要近似南宋的真希文(真德秀),事業要近似北宋的范希文(范仲淹),因而以「二希」作為自己的堂號。

  •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蔡世遠中舉人,翌年,受福建巡撫張伯行的聘請,到鰲峰書院校訂先儒的著作。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中進士,選庶吉士。他深得相國李光地的賞識,在李光地的啟迪下,精研程朱理學
  •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蔡世遠乞假回鄉省親,翌年,父親去世,在家守喪。
  •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四月,應漳州知府魏荔彤的聘請,主修《漳州府志》,翌年正月,基本完成編纂,並為其寫序。這時,相國李光地充任編纂《性理精義》總裁,遂推薦蔡世遠擔任分修。
  •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性理精義》編纂完成,蔡世遠不願以編輯敘勞,告別李光地,回鄉服侍母親。
  • 不久,福建巡撫呂猶龍得知蔡世遠為人正派,學問淵博,聘他到省城主持鰲峰書院,繼承其父蔡璧的講席,他主持書院期間,為福建培養眾多有成之士。後丁母憂,歸家守喪,期滿後,曾應漳浦縣知縣汪紳文之聘,講學於漳浦縣學宮,士子爭先恐後地前往聽講。
  • 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選拔精通經術,學行兼優的學者,任諸
  • 皇子侍讀,蔡世遠奉特詔入京,授翰林編修,入直尚書房,侍諸皇子讀書。不久,升翰林侍講。
  • 雍正四年(1726年),遷詹事府左庶子,再升為翰林侍講學士。
  • 雍正五年(1727年),升詹事府少詹事,又晉升內閣學士兼禮部右侍郎。
  • 雍正六年(1728年),轉禮部左侍郎,任經筵講官。雍正皇帝稱讚他講學用心得體,盡心盡職:「談經禁近,朕心飫講論之勤;晉秩容台,邦禮藉寅清之重」。
  • 雍正八年(1730年),科臣彈劾蔡世遠長子蔡長漢違犯條例,私給船照。雍正皇帝將劾疏傳示蔡世遠,世遠奏辨說:「兒子蔡長漢現在京邸,此事應是族人或戚屬所為,請敕鞫治」。後經部議,蔡世遠以「失察」,被降職一級調用。翌年,雍正皇帝下了溫諭,特令官復原職。
  • 雍正十二年(1734年),蔡世遠卒於任所,終年53歲。
  • 乾隆二年(1737年)贈禮部尚書,賜祭葬,諡文勤,後又追贈太傅。

人物思想

蔡世遠是清代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學識淵博,尤精於性理之學。他繼承二程和朱子之學,又深研周敦頤、張載的學說,是清代閩學派的主幹。

世宗在為他作的《制詞》中說,他「研究於天人、性命,砥礪乎理學、文章」,「克探濂、洛、關、閩之蘊」。他和李光地兩人實系宋代楊時、朱熹的理學傳人。在理論上,他主張把「敦本立誠」作為「力行」的原則;在學習方法上,以「循序體察」作為「致知」的途徑。

人物軼事

蔡世遠雖身居高位,但謙恭自持,淡泊為懷,所得俸祿,多半贊助族親和故舊,「妻、子僅免寒飢,敝衣粗食,視窶人或甚焉。」他在京城的起居室只設一架床、一張帳,遇有好友到來,就讓出自己的床鋪,自己睡在後夾室里。當夏秋時節,「蟻虻噆膚,竟夕不安」。有一次,陶太常進入世遠的臥房為其妻子診病,看到掛的是補過的舊蚊帳,蓋的是補過的粗布被,不禁嘆息。世遠身後,除幾襲舊衣外,幾乎一無所有,家屬無力發喪,世宗特賜銀500兩,諸皇子也賻贈銀300兩,靈柩才得歸葬福建漳浦原籍。

人物評價

  • 方苞為其撰寫《禮部侍郎蔡公墓志銘》,銘中寫道:「其材天植,其學不迷,其志不欺,其數非奇,而不竟其所施。匪予之私,眾心所淒」。
  • 乾隆皇帝稱其為「聞之先生」,親自為其文集寫序言。

後世紀念

美麗漳浦,一座千年古縣,「一村兩帝師、叔侄皆名臣」 的故事在這裡廣為傳頌。戲中所講的兩位帝師--蔡世遠和蔡新叔侄二人,分別是乾隆和嘉慶的老師,身後均被冊封為太傅並賜諡號,詔令入祀賢良祠。[1]

相關視頻

  • 標題:兩帝師蔡新蔡世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