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薄皮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薄皮木

薄皮木,為茜草科灌木,高0.2-1米或稍過之;小枝纖細,灰色至淡褐色,被微柔毛,表皮薄,常片狀剝落。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薄皮木
  • 拉丁學名:Leptodermis oblonga Bunge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目:茜草目
  • 科:茜草科
  • 屬:野丁香屬
  • 種:薄皮木

形態特徵

葉紙質,披針形或長圓形,有時橢圓形或近卵形,長通常0.7-2.5厘米,很少達3厘米,寬0.3-1厘米或稍過之,頂端漸尖或短漸尖,稍鈍頭,基部漸狹或有時短尖,上面粗糙,下面被短柔毛或近無毛;側脈每邊約3條,下面明顯,網狀小脈兩面不明顯;葉柄短,通常不超過3毫米;托葉長約1.5毫米,基部闊三角形,頂端驟尖,尖頭硬。花無梗,常3-7朵簇生枝頂,很少在小枝上部腋生;小苞片透明,卵形,長約3毫米,外面被柔毛,約2/3至1/2合生,裂片近三角形,頂端有硬尖頭,與萼近等長;萼裂片闊卵形,長約1.3-1.5毫米,頂端鈍,邊緣密生緣毛;花冠淡紫紅色,漏斗狀,長11-14毫米,有時可達20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冠管狹長,下部常彎曲,裂片狹三角形或披針形,長約2-4毫米,頂端內彎;短柱花雄蕊微伸出,花葯線形,長柱花內藏,花葯線狀長圓形;花柱具4-5個線形柱頭裂片,長柱花微伸出,短柱花內藏。蒴果長5-6毫米,種子有網狀、與種皮分離的假種皮。花期6-8月,果期10月。

物種區別

本種葉和花的大小常有變異,因此,H. Winkl. 將葉和花較大的類型建立一變種var. leptophylla H. Winkl. 似無必要。此外,產於日本的 L. pulchelta Yatabe 與上述變種幾無區別,因此也很可能應歸併於本種。本種葉和花的大小常有變異,因此,H. Winkl. 將葉和花較大的類型建立一變種var. leptophylla H. Winkl. 似無必要。此外,產於日本的 L. pulchelta Yatabe 與上述變種幾無區別,因此也很可能應歸併於本種。

生長環境

喜光,也耐半陰。喜溫暖濕潤氣候,亦較耐寒、耐旱。性喜溫濕,多生於陰坡或半陰坡。在北京附近的山區多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與其伴生的有荊條(Vitexnegundo)、絨毛繡線菊(Spiraeadasyantha),螞蚱腿子(Myripnoisdioica),河蒴蕘花(Wikstroemiachamaedaphne),小葉鼠李(Rhamnusparvifolia),多花胡枝子(Lespedezafloribunda)及草本的野青茅(Calamagrostisarundinacea)黃背茅(Themedatriandraar.japonica)、大油芒(Spodio–pogonsibiricus)等,形成灌草叢植被。

北京地區5月上旬返青,6-8月開花10月下旬枯黃。在秦嶺,多生於海拔540-1600m的山坡灌叢、草地及水溝旁,花期5-6月,果期8-9月。在西藏零星見於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和藏東三江峽谷南段,海拔高度多為3000-4000m。在河谷坡地有時可成為建群種,形成薄皮木群系。與其伴生的灌木有小角柱花(Ceratostigmaminus),翅果蓼(Parapteropyromtibeticum),小葉枸子(Cotoneasterrophyllus),禾草還有固沙草(Orinusthoroldii)、長芒草(stipabungeana)等。分布區生境乾暖,土壤貧瘠,多礫石。薄皮木根系發育快,入土深度達1-1.5m,與其伴生植物形成根網,吸收貧瘠土壤中的水分與養分。抗旱能力較強。

分布範圍

產我國華北,西至陝西漢中(?)南至河南北部,尤以河北最常見。生于山坡、路邊等向陽處,亦見於灌叢中。模式標本產北京或其鄰近地區。 中國河北、山西、陝西、湖北、四川、雲南等地.產中國河北、山西、陝西、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園林用途本種株形矮小,夏秋開花,可於草坪、路邊、牆隅、假山旁及林緣叢植觀賞,或於疏林下片植。

價值薄皮木的嫩枝葉牛,羊均喜採食,老葉乾枯後,也採食,為中低等飼用植物。由於其適應能力強,薄皮木形成建群種或優勢種後,一些禾本科牧草也隨之生長發育起來,因此,整個群落的飼用價值提高(表164一1)。從薄皮木的化學成分看,其枝葉粗蛋白質含量不高,但粗脂肪含量較高,能為高海拔地區的牲畜提供較多的能量。其氨基酸含量均較低。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