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議會大廈 (墨爾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議會大廈

圖片來自havecamerawilltravel

議會大廈(Parliament House)是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的重要歷史建築。議會大廈位於墨爾本市中心東部的東墨爾本區,司布林街。

大樓興建於1855年,從1856年到1900年是維多利亞的殖民地議會駐地,1901年到1927年是澳大利亞議會駐地,1927年至今恢復為維多利亞州議會駐地,因此也稱作維多利亞議會大廈墨爾本議會大廈

建築歷史

1851年,隨着英帝國在澳洲的幾個較大的殖民地開始醞釀責任政府自治,維多利亞副督查理·拉托貝命令殖民地測繪官羅伯特·霍兜為將來的殖民地立法機構選址建造廳舍。霍兜在他為墨爾本市中心規劃的方格的正東側的山丘上選擇了一塊土地。在當時,墨爾本的建築很少有超過兩層的,因此建在山丘上的議會廳舍可以有俯瞰府城之勢。在接下去舉行的設計競賽,約翰·奈特的設計獲得第一名,但政府還是決定使用政府建築師查理·帕司理的設計(其助手彼得·科爾),但具體建造由奈特負責。[1] 帕斯利的設計基本使用了羅曼復興式風格

大樓在1855年12月開工,大樓的第一期工程在1856年竣工,但直到1929年才完成最近一期工程(原設計的部分至今仍未建造)。1856年完成的部分包括為議會兩院(分別是維多利亞立法院(眾議院)和維多利亞立法局(參議院))所建的議事廳。當時兩院廳舍還分處道路兩側,中間是市中心要道博克街的東段。1860年完成了議會圖書館,1879年則完成了兩院之間的大廳(現稱女王廳)和門廳,終於將兩側的建築連接起來。19世紀80年代,由於維多利亞的淘金潮造成了殖民地的空前繁榮,政府決定在大樓門前加蓋古典主義式樣的柱廊,1892年建成,這就是現在看到的司布林街上的宏偉正立面。1893年完成了北翼建築,1929年完成了大樓後面的休息區。大樓的內部設計融入了當時的高新科技,包括1877年安裝的世界上第一套通知議員投票的電鈴系統。

雖然現在看到的大樓的建造歷經70多年,其中對原設計也多有改動,但現在的格局基本取得一致感。建築內房間的分配,特別是由正立面進入門廳,然後分中、左、右分別進入女王廳和兩院廳舍的設計,不但宏偉有序、符合邏輯,更反映了君主、參院、眾院三部合一組成議會的象徵意義。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佈局設計後來也被坎培拉的臨時議會大廈和新議會大廈延用。

帕司理和科爾的設計還包括了一個圓頂,但1891年開始的經濟衰退使這一部分工程被擱置。歷屆政府不時提議建造圓頂以完成建築的主體構造,但每次都被造價嚇退。最近一次提議是1992年,簡納德政府當選後設立委員會研究完成圓頂的方案。1996年州長簡納德和反對黨領袖布朗比達成共識,在世紀末之前完成圓頂,但最終由於工會拒絕保證工程中不舉行罷工,造成工程預算得不到保證,造成計劃又被擱置。

大廈列入維多利亞遺產名錄。2005年到2006年,議會大廈隆重慶祝了大廈落成造150年。[2]

歷史

1850年帝國議會通過《1850年澳洲諸地憲製法令》將維多利亞從新南威爾士分離,成立獨立的殖民地,並同時規定新成立的殖民地由一名副督治理,同時新南威爾士督撫升總督銜,直轄新南威爾士併兼巡維多利亞。同時法令還規定副督得設立立法局,其中三分之二議席選舉產生,三分之一由副督代表君主委任。1851年,在新南威爾士議會通過相應條例後,維多利亞議會宣告成立。1856年兩院廳舍建成後,維多利亞議會開始在議會大廈現址議事。

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由於《憲法》規定聯邦的正式首都必須在兩大城市悉尼墨爾本之外新建,因此在新的首都建成之前聯邦議會決定在墨爾本暫駐。維多利亞議會因此騰出議會大廈搬入皇家展覽館議事,而原殖民地議會大廈成為暫時的澳大利亞議會大廈。

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初年的許多重要政治事件都在此發生,包括1901年澳大利亞工黨聯邦黨團的成立會議,1909年自由貿易黨和保護主義黨的併入聯邦自由黨(現在的澳大利亞自由黨的前身之一),1916年澳大利亞工黨在徵兵問題上的重大分裂(包括將工黨籍總理開除黨籍)等。1927年,新首都堪培拉的議會大廈(現在的舊議會大廈)完工,聯邦議會告別墨爾本遷往新首都,維多利亞議會回遷議會大廈。

參考文獻

  1. History of Parliament House at Parliament of Victoria
  2. Celebrate 150 Years (archived website at Pand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