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記我的母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記我的母親

來自 豆瓣電影 的圖片

中文名:我的母親手記

外文名:わが母の記

其他譯名:記我的母親,

母親愛的手札,我的母親

類 型:劇情,家庭

製片地區:日本

拍攝地點:伊豆市

沼津市東京都

發行公司:松竹株式會社

導 演:原田真人

主 演:役所廣司、

樹木希林、宮崎葵

片 長:118 分鐘

上映時間:2012年4月28日

對白語言:日語

色 彩:彩色

主要獎項:第36屆日本

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我的母親手記》是松竹映畫於2012年出品的一部劇情電影。由原田真人執導,役所廣司樹木希林宮崎葵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2年4月28日在日本本土上映。 影片改編自日本作家井上靖於1964年發表的半自傳同名小說。故事講述了因身患痴呆症而逐漸喪失對兒子的記憶、但卻一直掛念着兒子的母親與雖從小沒有在母親身邊長大,但在長大後卻要重拾母子情的兒子之間的感人故事 。 [1]

我的母親手記劇情簡介

1959年,已是功成名就的小說家伊上洪作剛剛探望過生活在湯島老家的雙親,返回位於東京妻兒環繞的家中。此時妻子美津、長女郁子、次女紀子正馬不停蹄地在伊上最新的小說上蓋章,這或許是所有暢銷書作家的家人必做的重要工作。只是在忙碌的家人中間,獨獨不見小女兒琴子的身影。對於這個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連晚飯時間都不下樓的女兒,洪作心中充滿不滿。深夜,洪作的老父親隼人訃告傳來,不久前的探望竟成了永別。

父親去世後,洪作的二妹桑子悉心照料着年邁的母親八重,然而無情的時光正一天天銷蝕着八重的記憶。1963年,八重生日的這天,伊上家族齊聚川奈酒店慶祝,洪作的大妹志賀子也隨同丈夫明夫出席。無奈親族聚首的喜悅與歡樂,似乎無法再感染記憶日漸稀薄的老母親了。

轉眼來到了1966年,年老健忘的八重變得越來越不被家人待見。婚後帶着小寶寶滿心喜悅回到故鄉的郁子,最終以吵鬧收場;因車禍被迫在家療養的明夫又遭到八重的痛罵。迫不得已,洪作只得暫時將母親接到自己的寓所,誰知母親隨口而出的玩笑又令琴子勃然大怒。之後八重變本加厲,轉而指責起洪作教育子女的方法來。家裡的矛盾不斷升級,連一向輔佐父親搜集材料的乖乖女紀子也首次對洪作和家人們大發雷霆。在琴子的提議下,洪作將母親送往位於輕井澤的別墅,由專人照料。

1969年,伊上家族重新聚首,琴子已成為專業的攝影師,紀子也獲得父親的應允即將前往夏威夷留學。八重則日夜顛倒,再也分不清身邊的親人了。此次聚首勾起了洪作隱藏多年的心結,當年他從5歲的時候便被送往伊豆深山中,由曾祖父的小妾阿縫撫養,長達八年之久。在這次阿縫去世五十周年法會期間,八重囁嚅着被阿縫奪走了兒子。母親這番話觸痛了洪作的神經,他憤怒地質問母親,卻發現母子間那深埋心中且綿亘多年不曾顯露的情感 。

我的母親手記音樂原聲

曲目 專輯資料 わが母の記~メインテーマ~ 永遠の旅ーエンディング

幼き日のおもいで 消えた記憶に殘る息子への愛 舍てられた私、傷のかけら 50年の時を隔てて 海辺の散歩 執筆中 湯ヶ島の清流 ボケは面白いだら

姨舍山 Reminiscence 祖母と孫ー沼津の山道 琴子、父への反撃 母の背中 心が通う瞬間

老いの季節 伊上家検印三姉妹 發行日期:2012年4月18日

我的母親手記幕後花絮

原田真人和井上靖畢業於同一所高中,當然兩人相差了許多世代。 役所廣司精準地再現了井上靖為人父母的嚴格作風,連井上子女都感嘆好可怕,好象父親又回來了一樣。 樹木希林在一檔廣播節目中也扮演着老年痴呆的角色。

松田聖子還為影片創作並演唱了印象歌《涙のしずく》。 現場拍攝時,南果步拜託宮崎葵活躍氣氛。於是小葵便經常拿着點心給大家吃,邊吃邊一起編東西。 首映式上,首次與原田真人合作的宮崎葵透露,在開拍之前她將這個消息告訴給相熟的演員朋友,結果對方回了一句可要命嘍,意指原田導演的要求十分嚴格。

《我的母親手記》還受邀參加歐洲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該地以溫泉而聞名,原田順勢拿同期上映的《羅馬浴場》抓哏。 宮崎葵和役所廣司上一部合作的影片是2000年青山真治執導的《人造天堂》,距該片已有12年。 原作中伊上洪作有兩兒兩女,原田在改編時參照《李爾王》的設定改成了三個女兒。

原田將木村綠子比作小津安二郎作品中的杉村春子,原本打算讓綠子出演洪作的妻子,後因日程的關係則改演洪作的妹妹志賀子。 影片攝於靜岡縣伊豆市、沼津市和井上靖位於東京都世田谷區的住宅中,井上的家人提供了大量的家族照片作為參考。 影片中一段關於棄老的情節在最初劇本中是不存在的,井上曾寫過題為《姨舍》的短篇小說,據說小津導演也曾讀過這篇作品。因此這段情節的加入算是對兩位大師的致敬。

我的母親手記獲獎記錄

2013年 日本電影學院獎 最佳女主角 獲獎 樹木希林 最佳影片 提名 全體劇組 最佳導演 原田真人 最佳編劇 原田真人 最佳男主角 役所廣司 最佳女配角 宮崎葵 最佳電影配樂 Harumi Fuki 最佳攝影 蘆澤明子 最佳燈光 Hidenori Nagata 最佳美術 山崎秀滿 最佳錄音 Masahito Yano 最佳剪輯 原田遊人

2011年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評審團特別大獎 獲獎 全體劇組

我的母親手記幕後製作

原著小說

被日本民眾稱為國民作家的井上靖(《敦煌》、《孔子》等的作者)在步入老年之際(68歲),以自己的母親八重生命最後的十年為聚焦點,創作了自傳體小說《我母親的記錄》(わが母の記),這部自傳體的小說分「花之下」、「月之光」、「雪之面」三部。在小說中,井上靖描繪了母親在89歲去世前約10年間,主人公陪伴母親度過的護理生活,井上靖將他自己幼時的記憶、少小離家對親生母親的複雜感情全部表達在小說的文字間。

作者井上靖於1907年生於北海道旭川町的一個軍醫家庭。儘管雙親健在,又有弟妹,但他5歲時便一人遠離父母,與祖母一起在一個倉庫中度過了幼年時代。少年時,由於父親擔任軍醫,工作地點經常調動,井上靖獨自一人離開父母度過了中學時代。日本文藝評論家福田宏年認為,從井上靖幼年和少年時的獨特生活經歷中可以找到他後來成為作家的理由,思念母親的情懷是其文學中的重要元素。

改編緣由 影片的導演原田真人在50歲時到了《我母親的記錄》這部自傳體的小說,產生了將其搬上銀幕的想法。因為原田真人在井上靖先生的作品裡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並希望通過影片反映當代社會非常現實的養老問題。而為了籌劃拍攝這部影片,花費了原田真人近10年的時間 。

演員方面 因年幼「被母親拋棄」而在心中留下心靈創傷的作家伊上洪作,由演技早已爐火純青、不着痕跡的原田組老盟友役所廣司飾演;由於老年痴呆而漸漸喪失記憶的老母親八重,則由在《惡人》、《奇蹟》等作品中展現了令人嘆服演技的老演員樹木希林擔任。除了這對超實力派「母子」的對決外。三國連太郎、南果步、宮崎葵、三浦貴大等老中青三代演員也參與其中,為這部電影組成了一支實力強勁的演員陣容 。

我的母親手記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台灣 Taiwan 2012年11月2日 中國香港 Hong Kong 2012年11月22日 加拿大 Canada 2011年8月27日 韓國 South Korea 2011年10月14日 美國 USA 2012年3月23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12年6月30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12年7月7日

票房信息

《我的母親手記》於2012年4月28日在日本國內的223塊銀幕上同時公映,首映前兩日總共動員約10.87萬人入場觀看,取得票房收入為1億1859萬9200日元,首周的票房便初登場排名第五位,觀影觀眾的滿意度排名第二位。

我的母親手記影片評價

母子羈絆與家族之愛是日本電影恆久不變的主題,從小津安二郎到山田洋次,而原田真人也從這些前輩手中接過接力棒,將這部構思長達10年的作品搬上銀幕,欲言又止,愛恨交織,伊上家三代人長達10年的情感糾葛呈現世人面前,訴說着從生命之初便未曾且難以割捨的情感。

從直面高中少女援交的《澀谷24小時》到揭露銀行不正當融資行為的《金融腐蝕列島》,從再現聯合赤軍與警察最大規模抗爭的《突入!淺間山莊事件》到描寫日航事故的《飛越巔峰》,原田真人從來不憚碰觸和揭露日本社會最敏感的題材,這也使他常常被歸為社會派導演。而《自由戀愛》和《初秋》等作品又淋漓展現了原田導演復古、懷舊與溫柔的一面,其風格幾於小津一脈相承。因此由原田真人來執導這部帶有濃郁昭和之風的家庭劇可謂恰如其分 。(時光網評)

影片代表了一種對老人的贍養問題體貼的,並帶有古怪樂觀態度的檢討。(《Variety》雜誌評)

這部作品見證了昭和時代的存在,讚頌了家族成員間的牽絆之情對個人的撫慰 。(映畫官網評)

電影對於人物的塑造非常立體飽滿,諸多看似隨意卻充滿內涵的精妙對話,都顯示出原著作家井上靖的細緻觀察和優美文筆。由原田真人進行的電影改編,鏡頭對於人情和風物的展現極具功底,表現力克制而精確,堪稱是一次電影與文學成功搭配的絕佳範例。就像是一門傳統而精湛的日式料理手藝一般,62歲的原田真人也讓人安心地感到:小津安二郎、市川昆等已故日本電影大師的技藝得到了傳承 。(時光網評)

參考來源

  1. 記我的母親, 豆瓣電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