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說說永樂大帝朱棣為何抗父命而重用太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永樂大帝

來自網絡的圖片

說說永樂大帝朱棣為何抗父命而重用太監?朱棣的帝王形象,在有些人眼中,比起他老子朱元璋還更勝一籌,於是給他戴上了一頂永樂大帝的高帽。[1]

查考史實,這位大帝北征蒙古,南滅越南,萬國來朝,威風八面,武功確實不輸老爹。而在陰險毒辣、多疑嗜殺、羞辱文人等方面,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諸如對特務與宦官的態度。

朱元璋喜歡使用特務,朱棣更加喜歡。朱元璋後期廢除了錦衣衛,而朱棣又恢復了,且擴充了這支隊伍。

提及錦衣衛歷史,很多人都清楚,它最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創立,原屬皇家衛隊,後擴展為國家特務部隊。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朱元璋發現錦衣衛某些軍官越權和濫權行為泛起,擔心危及皇權,對太子朱標這個接班人產生不利,於是下令解散這支惡貫滿盈的部隊。永樂元年即公元1403年,搶班奪權的朱棣即位次年就恢復了錦衣衛,並徵調了他信任的許多軍官做指揮使,擴大了錦衣衛權限。這些指揮使擁有各種秘密調查之權,可以拘捕和處罰一切向皇帝朱棣挑戰之嫌犯。

永樂初年,死灰復燃的錦衣衛為殺威建文舊臣,樹立永樂威權,立下汗馬功勞。

但朱棣還嫌不夠,為了加大對大明臣民的控制,錦衣衛之外,後又加上了東廠。

這就需要重用提撥另一類奴才:宦官。

我們知道,明太祖朱元璋不喜歡宦官,在位期間將宦官邊緣化,防範太監干政,但他兒子明成祖朱棣卻特別喜歡用太監。

明朝正是從朱棣起開始大量啟用宦官。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朱棣正式「開廠」,專由太監負責。所謂「東廠」,就是個特殊的調查機構,全稱「東事緝廠」,意為專為皇帝緝拿欽犯,不受刑部等國家司法機關轄制。籍此,宦官權力與日劇增。

關於宦官,太祖朱元璋本來有祖制:「內臣不許讀書識字」。成祖朱棣卻一反其制,聽憑太監們「學文化」,後來在內廷設內書堂,派大學士專門教小內侍們書寫。這些小太監就這樣茁壯成長,日後欺士盜名,以皇權名義,犯科作奸。所以,明朝中後期太監之禍日烈、積重難返,一直伴隨至明亡,不能不說始作俑者即成祖朱棣。

為什麼朱棣比他老爹還喜歡特務、而且重用老爹不屑的太監?

說明他的權力欲和霸道心不遜老爹,但政治能力不如老爹。據稱廢相之後的朱元璋,每天可以處理上千份文件,不知疲倦,而朱棣呢,沒有秘書幫忙,根本做不成什麼像樣的報告,這就是他成立內閣的重要原因。

而太監呢,是「心有餘力不足"的君主另一類幫手。

朱棣權力欲超強,戰鬥力也較強,但治國理政卻相對遜色。所以,善假於物,用好奴才就是他的棋局重要一招。

朱棣認為,宦官作為皇帝的私人僕役,直接聽命於皇帝,對皇帝絕對忠誠,可以皇帝做任何事。所以,他給宦官們的信任大於士大夫。永樂時期,朱棣心腹有許多宦官,其中還有幾個是胡人,朱棣用之不綴。那些人給朱棣執行很多不同尋常的任務。不僅刺探各種不同人物的情報,而且被任命為特派員甚至全權大使,為皇帝尋寶,執行外交使命。

有人美化朱棣,說他搞特務政治,為治官員不害百姓,這是瞪眼說瞎話。

誠然,特務們確實揭露了某些貪污腐敗分子、及其與皇帝權力鬥爭的對手。比如,朱棣利用錦衣衛暗中監視他的異母弟寧王朱權,甚至他還刺探他的長子朱高熾,即後來的洪熙帝。還有,利用特色也抓了些他認為的貪官廣西布政司參議吳翔、山東布政司參政何潒等人。但他這樣做,並非為蒼生,而是為了鞏固個人極權。歷史上,凡是暴君,是不會將任何生命放在眼裡,何況草民草民。

民間史料《洪洞大槐樹移民志》顯示,在靖難之役期間,朱棣大肆屠殺平民,殺的河北河南交接的某一地方,只剩兩戶倖存者了。在山東交戰區臨清縣及其周邊,還出現了一個方圓千里的無人區。此外很多地方,都有朱棣屠殺平民的記載。

殺官員,殺百姓,殺奴僕。奪得皇位的朱棣,將建文帝宮中的宮人、女官、太監被殺戮幾盡。對於建文忠臣的妻女,朱棣竟把她們送進妓院、軍營,讓人輪姦。被摧殘至死後,朱棣仍不放過,下聖諭將屍體餵狗吃。在活剮三千宮女事件中,行刑時朱棣親臨刑場監刑,經常還親自操刀,殘殺宮女。一位河北籍宮女受刑時斥罵朱棣:「你年老陽衰,我們宮人與宦者相悅,又有何罪!」意思是說,你自己不中用,我們和太監好,有什麼罪!朱棣更加惱怒,作圖遍示內宮,極盡羞辱。

可見嗜殺成性的朱棣,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亂臣賊子的壓力,身體不行的壓力,沒文化被讀書人看不起的壓力,統統在登基後顯露無遺。他要用瘋狂的權力欲和征服欲擺脫這些壓力,他掌控一切,不能讓人有一絲質疑和冒犯。

雖然坐上皇位,看似天下之主,可天下人不一定認同。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朱棣一邊令人修史,一邊大開殺戒,將那些不順從自己的士大夫,一個個的押赴刑場,用最殘忍手段一個個處死。朱棣一生無改嗜殺氣度,其所作所為令身邊奴僕膽戰心驚,據說一位在身邊伏侍他二十年的老太監,看過主子無數次慘酷殺人。但後來朱棣殺人殺到變態地步,也不免令其膽寒,從而因恐作病。

重用宦官的朱棣,主要目的就是強化監控。即便士人口服,也未必心服。所以必須加強監查力度。於是永樂帝時期,宦官對皇帝的安全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用好這些身邊特務,既可以隨時掌握士人動態,又可及時打壓,瓦解他們的士氣。可以說,這是永樂打造的明朝專制主義的一種最可鄙形式。

殘暴不遜老爹的朱棣,在疑心方面更不遜老爹,朱棣可以說他是歷史上著名的多疑之君,加不加之一都可以。他所始終信任的人基本沒有。

我們舉個例子。

禮部侍郎胡濙號稱朱棣所信任的人之一。但從他們君臣之間相處之道,我們或許能夠看出多疑的朱棣帝王心術。

胡濙本來是建文二年中的進士,被授予兵部給事中之職,應該算是建文帝的舊臣。但在朱棣當皇上以後,他不僅沒受牽連,還很快就被提拔為「戶科都給事中」。很多人推測,很可能胡濙在當「兵部給事中」的時候,就已經投靠了朱棣,經常給朱棣通風報信,算是朱棣的心腹了。

胡濙有多受朱棣信任,從兩個事可以看出來。

一是他曾經受命監督皇太子朱高熾。朱高熾長的很胖,腿腳還不好,朱棣本就不喜歡他,再加上次子朱高煦經常在一旁煽風點火講皇太子的壞話,朱棣就產生了懷疑。有一次朱棣對胡濙說:「人言東宮多失德」,讓胡濙暗中調查。幸好皇太子尾巴夾的緊,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幹事,感動了胡濙,他認為並無此事,「以皇太子誠敬曉謹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釋」。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胡濙受命尋找建文帝。朱棣讓他以尋訪仙人張三丰為名,走遍天下州郡,秘密查找建文帝的下落。這既是一項最隱秘的工作,也是一項苦差事,胡濙常常化裝成百姓,秘密打聽消息,一去就是14年。後來回來歇了三年,又被派出去找了4年。一直到了永樂21年,一天晚上,朱棣已經就寢,胡濙找上門來,二人深談至半夜,胡濙「漏下四鼓乃出」。二人的談話內容雖然秘不可知,但據《明史·胡濙傳》記載,「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估計是胡濙帶來了建文帝的確切消息,朱棣終於放心了。

尋找建文帝、監督皇太子這樣隱秘的事都交給胡濙,可見他是朱棣最信任的人之一,這一點恐怕連胡濙自己都是這樣認為的。但事實是這樣嗎?

還是讓史實說話吧。史料記載,一次胡濙回京向朱棣匯報尋找建文帝的情況,把所見所聞向皇帝詳細匯報。匯報完之後,胡濙準備起身告辭,朱棣突然問他:都匯報完了?胡濙說:是啊?朱棣接着問道:你還曾經請一個土司寫過一封信吧?

聞聽此言,胡濙大驚失色,他驚的倒不是他曾與土司來往,而是朱棣是如何知道此事的。他常年奔波在外,去的都是窮鄉僻壤,做的事又非常隱秘,很多時候連個僕人也不能帶,知道的人鳳毛麟角。可是朱棣竟對自己的行蹤了如指掌,可見胡濙在出巡暗訪的同時,朱棣還派了人監視、跟蹤胡濙,只不過胡濙被蒙在鼓裡罷了。朱棣這句話其實是在警告胡濙,你的行動我一清二楚,給我放老實點。

朱棣這句話讓胡濙驚出一身冷汗,又讓他心裡涼了半截。他含辛茹苦二十餘年,甚至連母親病故也沒能回家,竟然還得不到皇帝的完全信任,能不心涼嗎?但是,坐在皇帝的寶座上的朱棣,權力欲達到了變態程度,會絕對信任哪一個臣子呢?

你涼任你涼,老子就是誰都不信,誓死駕馭一切——這就是愛用宦官的永樂大帝本質。[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