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讀碑窠石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讀碑窠石圖》屬於宋代名畫之一。

中國宋朝延續300多年,北宋統一消除了封建割據造成的分裂和隔閡,在一段時期內社會保持着相對安定局面,商業手工業迅速發展,城市布局打破坊和市的嚴格界限[1],出現空前未有的繁榮,其繪畫在隋唐五代的基礎上繼續得到發展。民間繪畫、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彼此間又互相影響、吸收、滲透,構成宋代繪畫豐富多彩的面貌[2]

基本情況

此圖置境幽婁,氣象蕭瑟,是對荒蕪日久之名勝的描繪。坡陀下古奇木仄參差,蒼乾瘦枝虬屈俯仰,藤葛攀援。背景空無一物,杳冥深遠,寓無限悲涼於其中。平台上有一大碑佇立,龜座龍額,很是莊偉。碑前一人戴竺騎騾,仰觀碑文。旁有一童子,持杖而立。此圖畫樹石先勾後染,清澹明潤,饒有韻致。據碑側王曉人物,李成樹石「疑書一行」歷來被認為是李成的作品,但近年美術史家及鑑賞家們又據南宋周密霎煙過眼錄一書所記當時閱李成觀碑圖已僅存半幅之事,推測此幅全境應是在原本未散夫前摹出。周文所記補人物者為王崇:而此幅作王曉,似有不合,但據現今幅式及雙拼絹的情況看,周文記人物已佚,應是指右邊拼接之一絹已失,周亦當未見右幅上的疑書,而他之所以知是王崇補人物,或是出於傳聞﹝且王崇亦不見於其它著錄﹞誤記。此圖文經大觀錄墨緣匯觀等書著錄。

歷史背景

宋代繪畫進入手工業商業行列,與更多的群眾建立較為密切的聯繫。一批技藝精湛的職業畫家,將作品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售,汴京及臨安都有紙畫行業。汴京大相國寺每月開放5次廟會,百貨雲集,其中就有售賣書籍和圖畫的攤店;南宋臨安夜市也有細畫扇面、梅竹扇面出售[3];汴京、臨安等地的酒樓也以懸掛字畫美化店堂,作為吸引顧客的手段。市民遇有喜慶宴會,所需要的屏風、畫帳、書畫陳設等都可以租賃。適應年節的需要,歲末時又有門神、鍾馗等節令畫售賣,為市甚盛[4]

北宋時,汴京善畫「照盆孩兒」的畫家劉宗道[5],每創新稿必畫出幾百幅在市場一次售出,以防別人仿製;專畫樓閣建築的趙樓台;畫嬰兒的杜孩兒,也在汴京享有盛名。吳興籍軍人燕文貴常到汴京州橋一帶賣畫。山西絳州楊威,善畫村田樂[6],每有汴京販畫商人買畫,他即囑其如到畫院門前去賣,可得高價。社會對繪畫的需求和民間職業畫家創作的活躍,是推動宋代繪畫發展的重要因素。宋代由於手工業的發達,促成了雕版印刷的發展與普及,出現了汴京、臨安、平陽、成都、建陽等雕版中心,不少書籍及佛經都附有版畫插圖,現存宋金雕印的彌勒像、陀羅尼經咒、《佛國禪師文殊指南圖贊》、《趙城藏》等,可見其繪刻之精美。

視頻

讀碑窠石圖 相關視頻

宋代繪畫藝術048
理學精神,影響了宋代繪畫

參考文獻

  1. 品讀北宋文化:打破坊市制 形成開放型城市新格局,搜狐,2016-07-13
  2. 宋代繪畫,華人環球網,2017-06-12
  3. 空前繁華的南宋臨安夜市,網易,2020-03-17
  4. 宋代書畫市場:誰來畫?誰買單,芝麻開門收藏鑑定交易網,2018-05-24
  5. 劉宗道,博雅文化旅遊網
  6. 村田樂——中國繪畫中的鄉村休閒生活(二) ,搜狐,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