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超無畏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超無畏艦英語:Super Dreadnoughts)是20世紀初期戰艦的一種發展型,戰列艦的主炮口徑增加到13.5-15英寸,射擊距離增加至數十公里,導致重量增大同時射程出現在視線極限以外,於是主炮塔都從船艦側邊改為布置在艦體水平縱向中軸線上,炮塔數量減少,艦橋高度增高以增加視線距離,並搭配有通訊系統以配合航空機觀察作戰,排水量也超過2萬5000,具以上特徵的被稱為超無畏艦或後無畏艦,其中不少後來參與了二戰,但遇上了武器本質質變發展的潮流,許多大艦巨炮主義的超無畏艦最終在航母艦載機和潛艇攻擊下不堪一擊[1]

1916年,英德海軍之間爆發了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日德蘭海戰。發現無畏艦有其受限和缺失,根據這次教訓主要海軍國改進了無畏艦的設計:增大主炮口徑,改進炮塔、火藥庫等部位的防護,加厚重要部位的裝甲,減少或取消非重要部位的裝甲,導致一系列設計思維的變化,誕生了超無畏艦。但是各國競相無止境加大戰艦的競賽導致國庫空虛壓縮了內政預算,超無畏艦也間接導致了華盛頓海軍條約和海軍假日時代到來。

條約限制

在戰爭期間,各海軍強國都設計了規模和火力更強大的戰列艦,主炮口徑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於戰列艦的建造和維護費用極其高昂,這種耗費高昂的軍備競賽在戰爭結束後顯然不再是必需的了。1922年華盛頓會議期間,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五個海軍強國簽訂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噸位(35,000噸)和主炮口徑(不得超過16英寸),並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海軍的主力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噸位比例為10:10:6:3.5:3.5。

1930年簽訂的《限制和削減海軍軍備條約》(倫敦海軍條約)對此進行了補充規定。從1922年到1936年的15年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時代(Navy Holiday),各國的大型戰列艦建造計劃都被終止或取消,代之以對已有的戰列艦的進行更新和改造[2]

視頻

超無畏艦 相關視頻

無畏艦與超無畏艦 巨艦大炮主義的新時代與終結
屹立不倒 — 超無畏戰列艦「德克薩斯」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