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近尾洲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近尾洲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近尾洲鎮

所屬地區: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

近尾洲鎮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下轄鎮,地處衡陽市西南部,東與栗江鎮接壤,南與常寧市的江河鄉和柏坊鎮隔河相望,西鄰祁東縣的糧市鎮,北接茅市鎮, 行政區域面積83.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近尾洲鎮戶籍人口有31278人。 1961年3月,從栗江公社劃出分別成立蒸市公社和卿雲公社,屬栗江區。1984年2月,公社改鄉。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卿雲鄉併入蒸市鎮,更名為近尾洲鎮。 截至2020年6月,近尾洲鎮下轄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2011年,近尾洲鎮全鎮財政總收入1097萬元,總支出1097萬元,比上年增長18%。人均財政收入354.13元,比上年增長13%。2018年,近尾洲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1]

位置境域

近尾洲鎮地處衡陽市西南部,東與栗江鎮接壤,南與常寧市的江河鄉柏坊鎮隔河相望,西鄰祁東縣的糧市鎮,北接茅市鎮, 行政區域面積83.7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末,近尾洲鎮有耕地面積2.39萬畝,農作物面積4.98萬畝。

人口

2011年末,近尾洲鎮轄區總人口3.098萬,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21人,城鎮化率9.4%。總人口中,男性16108人,占52%;女性14869人,占48%。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0906人,占99.77%;另有土家族壯族、瑤族、侗族族等少數民族7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6.3‰,人口自然增長率4.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68人。 2017年末,近尾洲鎮常住人口有24285人。 截至2018年末,近尾洲鎮戶籍人口有3127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近尾洲鎮全鎮財政總收入1097萬元,總支出1097萬元,比上年增長18%。人均財政收入354.13元,比上年增長13%。 2018年,近尾洲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農業

2005年,近尾洲鎮糧食播種面積75.4萬畝,總產達34.42萬噸,比上年增加1.11萬噸,增長3%;其中水稻播種面積69.05萬畝,總產33.89萬噸,畝平490公斤,在播種面積基本持平的情況下,總產比上年增加0.96萬噸,增長2.92%,糧食的商品率及轉化率由上年的45.41%,提高到47.36%,項目區糧食的投入產出比由上年的1:14.37上升到1:15.58,糧食總產值達60726萬元,比上年增加2615萬元,增長4.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327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增長12%。 2011年,近尾洲鎮農業總產值7454萬元,占生產總值的49.1%,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4200噸,人均458.4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花生、豆類、湘蓮。2011年,油菜種植7100畝,產量1130噸,蔬菜4510畝,產量45100噸,花生1500畝,產量294噸,豆類920畝,產量184噸,湘蓮1218畝。 畜牧業以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8451頭,年末存欄6540頭,牛飼養量1620頭,存欄1440頭;家禽飼養量437900羽;畜牧業總產值286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38.4%。水產養殖以水魚、蝦、大閘蟹為主。2011年,產水魚0.8萬隻,蝦26.5噸,大閘蟹3萬隻,淡水養殖1080畝,產量530噸;漁業總產值55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近尾洲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400人;小學11所,在校學生208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學生86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057萬元,比上年增長12%。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100%,比上年增長13%。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近尾洲鎮有鎮文化站、廣播站各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8處,另有15處在建,各類圖書室36個,藏書4餘萬冊。1996年,建成近尾洲鎮有線電視台,後改稱近尾洲鎮廣播電視站,2010年,劃撥歸湖南網絡有限公司管理,2011年,有線用戶1200戶,入戶率2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近尾洲鎮有體育場5個,標準運動場2個,安裝了3套健身器材,建有4條健身路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占總人口的0.6%,人均壽命74歲。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近尾洲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8個,其中鄉鎮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27所;床位32張,2011年末,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96萬人次。農合參保率92%。

社會保障

2011年,近尾洲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4戶,人數126人,支出31.18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206元,比上年增長35%;醫療救助7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31人次,共支出4.3萬元,比上年增長5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501戶,人數1055人,支出96.2萬元,比上年增長14%,月人均76元,比上年增長1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5.9萬元,比上年增長12.2%。社會福利費用15.3萬元,比上年增長76%;敬老院1家,床位4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40人。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萬元,使45人(次)困難群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32萬元,比上年增長15%;基金支出合計62萬元,比上年增長5%。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7萬人,參保率90%。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