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還舊居》是晉宋之際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一首五言詩。[1]

《還舊居》
晉宋之際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一首五言詩

此詩敘寫舊居房屋的變遷、人事的推移,描繪了一幅蕭瑟衰敗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因環境、體衰而產生的歲月易逝、人生無常的悲慨之情。全詩格調淒涼哀怨。

此詩約作於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陶淵明四十八歲;一說作於十三年(417年),陶淵明五十三歲。陶淵明始居柴桑,約四十一歲時遷居於上京。在上京居六年,又遷居南村。詩人居上京時。尚常往來於柴桑之間,所以此詩說「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然遷至南村後,已多年未回柴桑。這次回到闊別已久的柴桑故地,見物是人非,大有滄桑之悲。在感慨萬千之中,尤覺歲月易逝,人生無常,於是寫下這首淒涼哀怨的詩歌。

目錄

作品原文

《還舊居》[2]

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今日始復來,惻愴多所悲。

阡陌不移舊,邑屋或時非。履歷周故居,鄰老罕復遺。

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

詞句注釋

⑴舊居:指陶淵明故居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

⑵疇(chóu)昔:往昔,從前。疇:發語助詞,無義。家上京:詩人大約在義熙元年(405),即由彭澤歸田那一年,從舊居柴桑遷往上京居住。上京:地名,當距柴桑舊居不遠。

⑶六載:即詩人在上京居住的時間。一本作「十載」。去還歸:謂常來常往。指經常回柴桑探望。

⑷今日:指寫此詩的時間,始復來:詩人由上京遷居南村後,已多年(約為七年)未回柴桑舊居,所以稱這次返回為「始復來」。

⑸惻(cè)愴(chuàng):淒傷悲痛。

⑹阡(qiān)陌:本指田間小道,此處指邑中街道,南北為阡,東西為陌。不移舊:沒有改變原先的樣子。

⑺邑(yì)屋:邑指縣城。上京里在柴桑城外近鎮內,故稱民屋為邑屋。或時非:有的與從前不同。

⑻履(lǚ)歷:所經過之處,周:全,遍。

⑼鄰老:鄰居家的老人。罕復遺:很少有還活着的。

⑽往跡:過去的蹤跡。

⑾有處:意為某些地方。有,或也,此處轉為「某」的意思。依依:依戀不舍的樣子。

⑿流幻:流動變幻,指人生漂流動盪,蹤跡不定。百年中:即指人的一生。

⒀寒暑日相推:寒來暑往,日月相互交替,形容歲月流逝得很快。

⒁大化盡:指生命結束。大化:原指人生的變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後遂以「大化」作為生命的代稱。

⒂氣力:指體力。不及:不待。衰:衰竭。古人以五十歲為入衰之年。《禮記·王制》:「五十始衰。」詩人此時已五十餘歲。這兩句是說,我常擔心死亡到來,還沒等我體力完全衰竭。

⒃撥置:猶棄置,放在一邊。撥,拂開。

⒄觴(shāng):古代一種酒器。揮:一飲而盡的動作。

白話譯文

從前居住在上京,離別六年常來歸。

今日重來舊居處,悽愴哀痛多傷悲。

東西街道仍原樣,有些房舍已坍頹。

故居周圍走訪遍,鄰里老人少存遺。

漫步探尋前蹤跡,某處令我情戀依。

百年只是變幻影,寒來暑往歲月催。

常憂生命到盡頭,身體氣力未盡衰。

丟開不去多思念,姑且痛飲舉起杯。

作品鑑賞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蕭瑟衰敗的舊居景象,基調淒涼哀怨。房屋的變遷,人事的推移,直接的原因是社會的動盪,而又像是生命枯榮變幻的必然。全詩以「一觴聊可揮」做結,看似要以及時行樂來驅散心中的「惻愴」和「所悲」,但是詩人的「及時行樂」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是其人生智慧的表現形式:縱浪於「自然」之中,身心達到適意之境。陶淵明的生活建立在田園生活的「自然」的基礎之上,他解決人生問題的智慧也是由此生髮出來。

陶淵明在回舊居之前已經歷了辭官歸田後的六年躬耕生活,可以說歷盡艱難困苦,而今體力漸衰,迫使他不得不回到老家。眼前破落的故里,又增添了詩人的惻愴之情。潯陽(今江西九江)為京都建康(今江蘇南京)與西境重鎮江陵(今湖北荊州)之樞紐。在過去十年中,桓玄篡亂,盧循起義,潯陽地區及左近都有激戰。社會動盪與戰亂,使潯陽日益凋敝。這首詩表面上似乎是專因環境、體衰而悲慨,但如果聯繫「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八首》之五)來看,那就會令人感到陶淵明可能有更多而未明言的悲哀。詩的最後兩句「撥置且莫念,一觴聊可揮」,便透露了這一消息。

名家點評

現代文物收藏鑑賞家、天津佛教協會原名譽會長龔望《陶淵明集評議》:俯仰感慨之狀如見,久客天涯者讀之,不勝歸心勃勃……至此惟有掃愁之帚耳。

作者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3]

飲酒詩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毀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

詠懷詩

陶淵明的詠懷詩以《雜詩》十二首,《讀山海經》十三首為代表。《雜詩》十二首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可見詩人內心無限深廣的憂憤情緒。《讀山海經》十三首借吟詠《山海經》中的奇異事物表達了同樣的內容,如第十首借歌頌精衛、刑天的「猛志固常在」來抒發和表明自己濟世志向永不熄滅。

田園詩

陶淵明的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作為一個文人士大夫,這樣的思想感情,這樣的內容,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的社會裡顯得特別可貴。陶淵明的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頓狀況的,可使讀者間接地了解到當時農民階級的悲慘生活。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樸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闢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在他的田園詩中,隨處可見的是他對污濁現實的厭煩和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因為有實際勞動經驗,所以他的詩中洋溢着勞動者的喜悅,表現出只有勞動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也正是他的田園詩的進步之處。

陶淵明的田園隱逸詩,對唐宋詩人有很大的影響。杜甫詩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宋代詩人蘇東坡對陶潛有很高的評價:「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蘇東坡更作《和陶止酒》、 《和陶連雨獨飲二首》,《和陶勸農六首》、《和陶九日閒居》、《和陶擬古九首》、《和陶雜詩十一 首》、《和陶贈羊長吏》、《和陶停雲四首》、《和陶形贈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劉柴桑》、《和陶酬劉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詩,可見陶淵明蘇東坡影響之深。

散文辭賦

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有賴於他的散文和辭賦的,實不下於他的詩歌。特別是《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和《歸去來兮辭》,這三篇最見其性情和思想,也最著名。

《五柳先生傳》採用正史紀傳體的形式,並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跡而重在表現生活情趣,帶有自敘情懷的特點,這種寫法是陶淵明首創。《歸去來兮辭》是一篇脫離仕途回歸田園的宣言。文中不乏華彩的段落,其跌宕的節奏,舒暢的聲吻,將詩人欣喜若狂的情狀呈現在讀者面前。歐陽修曾評價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片而已。」《桃花源記》應當強調的是,陶淵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獨特之處:在桃花源生活的是一群普通的人,一群躲避戰亂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純。陶淵明在歸隱之初想到的還是個人的進退清濁,寫《桃花源記》時已不限於個人,而是想到整個社會的出路和廣大人民的幸福。能夠邁出這一步與多年的躬耕和貧困生活有關。雖然桃花源只是一個空想,但能提出這個空想是十分可貴的。

視頻

戴建業:在直面慘澹人生這件事上,我真的很服陶淵明

參考資料

  1. 《還舊居》 古詩文網
  2. 《還舊居》 古詩文網
  3. 出仕·歸隱:陶淵明的糾結 搜狐網 ,發布時間; 2017-05-21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