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蔡冠卿知饒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送蔡冠卿知饒州》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的詩

《送蔡冠卿知饒州》宋代詩人蘇軾的詩詞作品之一。

蘇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蘇軾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更可貴的是,蘇軾對社會的批判並未局限於新政,也未局限於眼前,他對封建社會中由來已久的弊政、陋習進行抨擊,體現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識。[1]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送蔡冠卿知饒州[2]

名 句;吾觀蔡子與人游

創作年代;宋代

作 者;蘇軾

詩詞正文

《送蔡冠卿知饒州》

吾觀蔡子與人游,掀豗笑語無不可。

平時倜儻不驚俗,臨事迂闊乃過我。

橫前坑阱眾所畏,布路金珠誰不裹。

爾來變化驚何速,昔號剛強今亦頗。

鄰君獨守廷尉法,晚歲卻理鄱陽柁。

莫嗟天驥逐羸牛,欲試良玉須猛火。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3]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蘇軾的詩現存約兩千七百餘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4]

視頻

《百家講壇》 蘇軾(一)人見人愛蘇東坡

參考資料

  1. 蘇軾 頭條百科
  2. [1] 詩詞文句網
  3. 蘇軾簡介 古詩文網
  4. 蘇軾生平簡介 古詩文網


世事徐觀真夢寐,人生不信長轗軻。

知君決獄有陰功,他日老人酬魏顆。